摘要:“手打阴阳板,锣鼓闹喧天。木人耍杂技,大家都来看……”在河北吴桥杂技大世界,63岁的黄彦芬用一根“扁担”挑起整个舞台,幕布后,她十指翻飞,演绎着千古故事。
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方童张淑燕苏舟
视频制作:沧州广播电视台
“手打阴阳板,锣鼓闹喧天。木人耍杂技,大家都来看……”在河北吴桥杂技大世界,63岁的黄彦芬用一根“扁担”挑起整个舞台,幕布后,她十指翻飞,演绎着千古故事。
独台戏起源于唐朝,又名扁担戏、嘟打戏,是一种集戏曲、曲艺、口技、民间工艺于一体的艺术形式,2012年被列入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演出时,演员用一根扁担挑起乐器、道具、舞台等全部“家当”,就地搭起戏楼。表演者操纵手中的木偶,双脚控制锣鼓,连演带唱,热闹非凡。
“嘟打戏,搭戏台,一个扁担支起来。”这首流传在吴桥民间的儿歌,唱出了独台戏的独特演出形式。
黄彦芬出生于杂技世家,13岁时进入吴桥县青年评剧团学习戏曲,29岁时拜师学习独台戏表演。具有一定戏曲功底的她勤学苦练,很快掌握了独台戏表演技巧。
1993年,吴桥杂技大世界建成开放,她便进入景区独立演出。三十多年的坚守,她从青涩学徒成长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表演中,除了继承传统表演形式,黄彦芬大胆创新,将吴桥杂技元素融入表演,增强手上技巧功夫,提高表演难度,创作了《木人杂耍》《顶坛子》等特色节目,让表现形式更丰富。
幕布后,黄彦芬的双手仍在舞动。
锣鼓声声中,历史与现代在此刻相遇:木偶翻转,唱腔婉转,千古故事在方寸戏台上继续流传。
独台戏的扁担一头挑着千年传统,一头挑着创新未来。
人民网河北频道
沧州市委宣传部
沧州广播电视台
联合出品
来源:凌洁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