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仙霞新村街道,“霞蕴非遗”志愿品牌项目对传统皮影戏进行现代化创新改编,将非遗传承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用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政策、普及知识、凝聚共识,让古老艺术在社区“活”起来、“火”起来。
在仙霞新村街道,“霞蕴非遗”志愿品牌项目对传统皮影戏进行现代化创新改编,将非遗传承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用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政策、普及知识、凝聚共识,让古老艺术在社区“活”起来、“火”起来。
“以前觉得皮影戏离日常生活很远,没想到现在能通过它学消防、防诈骗,还能跟着一起画皮影、录配音,这种方式既有趣又实用!”家住威宁居民区的王阿姨,在参与完“霞蕴非遗”多次皮影戏创作后,难掩兴奋地说道。
传统皮影戏多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题材。仙霞新村街道自2024年起,推动“霞蕴非遗”项目打破这一局限,对传统皮影戏进行了现代化创新改编,将非遗传承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围绕居民实际需求与社区治理难点,推出多部主题皮影戏微剧目,让皮影戏成为政策宣传、文明倡导的新载体。
2024年,该项目聚焦“非机动车使用安全”与“红色教育”两大领域创作微剧目。非机动车使用安全主题选取“楼道堆物”“电瓶车违规充电”“火场逃生”等场景,通过生动剧情将安全知识融入日常生活,直观易懂、警示性强;红色教育主题则以“雷锋故事”“基层干部榜样”“小螺丝钉精神”为叙事核心,策划沉浸式党课,实现红色文化与非遗在社区的融合和传承。
今年,“霞蕴非遗”进一步拓展题材,连续推出以反诈宣传、文明养宠、燃气安全为主题的三部皮影戏新作,呼应现阶段社区治理重点。《反诈风云》改编自仙霞路派出所提供的真实案例,再现老年人陷入投资骗局,最终在多方介入下避免损失的故事,用身边故事有效提升老年群体的防骗意识;《文明养宠你我他》则链接专业宠物医生参与指导,把“牵绳、清便、办证、控噪”等养宠规范融入剧情,提升居民文明素养,推动化解邻里矛盾;《安全守护行动》则通过“志愿者—孩子—家庭”的宣传链,将燃气安全知识传进千家万户。
从策划、创作到展演,“霞蕴非遗”项目坚持社区居民和多元力量全过程参与。在内容策划阶段,居民区通过线上“社区云”议事厅、线下居民议事会等方式收集居民关心的话题,让剧本来源于真实需求;社会组织引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负责艺术指导,平面设计师、广告文案策划师则协助完成视觉与剧本创作,使传统皮影更贴合现代审美与传播规律。
居民不再只是观众,而是成为真正的“主创”。街坊邻居、社区民警、沿街商户,甚至小朋友们都加入其中,让皮影戏“讲出社区的声音”。大家共同绘制皮影角色、手工装订道具,踊跃参与配音录制,最终成品通过线下巡演和线上推送全面传播。
居民们在参与中提升了对社区的归属感,更在协作中增进了邻里情谊。正如一位参与多次活动的志愿者所说:“我们不只是排了一出戏,更学会了如何一起做事、互相支持。”
仙霞新村街道构建“皮影戏+”多元传播矩阵,实现“演一场、教一片、传开来”的立体效果。配合主题宣讲、线上短剧和线下体验等环节,“霞蕴非遗”项目从“文化展演”向“治理工具”深化。今年,这一系列走向市级平台,在上海市“学雷锋”主题示范活动中设立展区,受到广泛好评,努力成为推广社区治理经验的亮眼名片。
“社区是大家的社区,治理也需靠大家。文化是纽带,更是平台,我们在共同创作中达成共识,在互相协作中增进信任。”仙霞新村街道志愿者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霞蕴非遗”这类项目引入专业社会力量、志愿者团队等,进一步增强社区凝聚力、提升居民参与意识。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来源: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