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孙东旭恐怕怎么也想不到,当初在直播间里那几句看似强势的回应,不仅把自己从东方甄选CEO的位置上硬生生拽了下来,还亲手把曾经的下属董宇辉推向了一个连他自己都未曾企及的高峰。
孙东旭恐怕怎么也想不到,当初在直播间里那几句看似强势的回应,不仅把自己从东方甄选CEO的位置上硬生生拽了下来,还亲手把曾经的下属董宇辉推向了一个连他自己都未曾企及的高峰。
孙东旭和董宇辉的缘分,其实挺深的。
早在2016年,孙东旭还是西安新东方的校长,董宇辉就是他手下的一名英语老师。
后来孙东旭业绩出色,调回总部负责新东方在线,也没忘了这位有才华的老部下,亲自把他和石明等人招到了。
可以说,董宇辉是孙东旭一手提拔起来的“嫡系”。
新东方转型做直播带货,董宇辉也跟着孙东旭一头扎了进来。
起初,从老师到主播的转变让董宇辉极度不适,找不到工作的意义,甚至一度想离职。
当时还是孙东旭出面开导,才把他留了下来。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是留住了一名员工,事后看,是孙东旭无意中挽救了自己当时的职业生涯。
2022年6月9日,董宇辉凭借着“兵马俑”长相和满腹经纶的知识型带货风格,一夜之间火遍全网,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把东方甄选送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如果故事到这里,善待功臣,或许一切都会不一样。
但随着董宇辉的个人光环越来越亮,东方甄选内部的矛盾也开始显现。
很多团队成员觉得,所有的功劳都被董宇辉一个人占了,自己的努力被完全忽视。
这种情绪的最终爆发点,就是人尽皆知的“小作文”事件。
事情的导火索,是东方甄选小编在评论区“置顶”回复,强调之行的“小作文”是团队创作,并非董宇辉一人之功。
这一下点燃了粉丝们的怒火,认为公司在有意“去董宇辉化”。
真正让事态失控的,是时任CEO孙东旭在直播中的回应。
他不仅证实了文案是团队写的,还在镜头前表现出极度的不耐烦,甚至摔手机。
更致命的是,他直接曝光了董宇辉的收入,说“一年给董宇辉的待遇不止几千万”,试图以此证明公司没有亏待他,却反而激起了公众的强烈反感,认为这是在用薪酬打压功臣。
也正是在这次风波前,孙东旭接受采访时曾公开评价董宇辉,直言他“夸夸其谈可以,但扎扎实实做管理没戏”。
这句话,在当时可能只是一个管理者对下属的判断,但在“小作文”事件后,却成了他看走眼的最有力证据。
最终,这场公关灾难以孙东旭被免去CEO职务收场,而董宇辉也“被迫”离开东方甄选主号直播间。
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董宇辉的离开,就像抽走了东方甄选的灵魂。
主号直播间的流量断崖式下跌,在线人数从曾经的10万+,跌到万人在线都成了奢望,粉丝数量也持续流失。
反观董宇辉,带着被边缘化的主播团队,从零开始创办了“与辉同行”。
没有东方甄选的平台托举,没有俞敏洪的人脉加持,董宇辉再次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开播首月,“与辉同行”的销售额就接近9亿,把东方甄选主号远远甩在身后。
董宇辉和“与辉同行”的巨大成功,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东方甄选的窘境,也用最直接的结果,狠狠打了孙东旭那句“不适合做管理”的脸。
如今,孙东旭已淡出公众视野,开始了漫长的“休假”。
这场风波,与其说是董宇辉的“讨回公道”,不如说是一个警示:在一个团队里,如何平衡超级个体与平台的关系,如何尊重和善待真正的核心人才,才是决定一个企业能走多远的关键。
孙东旭,终究还是错看了那个曾经跟在他身后,满脸青涩的年轻人。
来源:葛泽昕昕昕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