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被陌生人绑定?民警教你30秒自查,速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7 23:45 1

摘要:近日,人民日报分享了一条超实用的自查方法,仅需30秒就能查询身份证是否被他人绑定微信支付账户。这条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广泛关注。

一个个莫名其妙的账户,可能正在用你的身份信息进行交易,而你却要为他们的行为承担责任。

近日,人民日报分享了一条超实用的自查方法,仅需30秒就能查询身份证是否被他人绑定微信支付账户。这条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广泛关注。

有网友反馈:“自己的身份证下面竟然多了几个莫名其妙的账户,幸亏提醒及时,已经解绑了!” 身份冒用并非遥远的故事,它可能正悄悄发生在每个普通人身上。

身份冒用触目惊心

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绑定的情况不容小觑。在现实生活中,身份证丢失或信息泄露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检察院公布的一起案件中,阿凤捡到小婷的身份证后,发现两人容貌相似,便顺势冒用了小婷的身份。

阿凤不仅用异地办证的方式办理了一张姓名和信息为“小婷”但照片为本人形象的身份证,还用这张身份证骗领了6张信用卡。直到案发,以小婷名义办理的银行卡还有一万余元人民币的欠款未还。

2025年7月,广西柳州市公安局城中分局查处了一起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案件。违法行为人韦某冒用他人身份证,顶替参加2025年柳州市公务员招录考试的体检复检,最终被处以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

快速自查实用指南

如何快速自查身份证是否被他人绑定?微信支付提供了便捷的查询通道。根据报道,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步骤:

1. 打开微信,进入“我”页面,点击“服务”(原“支付”);

2. 点击右上角“钱包”,下拉至底部“帮助中心”;

3. 选择“实名问题”,点击“查询名下账户”;

4. 输入姓名、身份证号,完成人脸识别;

5. 系统将列出所有绑定该身份证的微信支付账号,仔细核对是否有陌生号码。

若发现不认识的账号,应立即点击“清除”,解除绑定。专家建议定期(每3-6个月)复查,以及时发现新绑定账号,防范身份被冒用风险。

除了微信支付账户,还有多种身份冒用情况需要警惕。如需查询自己身份信息有没有被用来注册公司,可以在微信搜索“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点击“其他应用”中的“投资任职情况查询”进行核查。

担心被冒用入职公司?可下载“个人所得税”APP,在“个人中心”的“任职受雇信息”中查看。而要查名下有多少信用卡、是否被网贷,则可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查询。

信息冒用的多重风险

身份证被他人绑定可能带来多重风险。冒用者可能利用他人身份信息进行违法违规活动,而身份证持有人则可能因此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湖北省赤壁市检察院近期发现并纠正一起社区矫正对象出借身份证的违法情形。社区矫正对象陈某将自己的身份证借给哥哥使用,尽管他本人并未离开执行地,但这一行为严重影响了矫正监管效果,增加了脱管风险。

除了可能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外,身份信息被冒用还会给个人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当需要进行微信实名认证时,可能会出现“身份信息已被其他账号占用”的提示,导致认证失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这也是微信要求用户实名认证的法律依据。

防范措施与应对策略

防范身份信息被冒用,首先要妥善保管身份证件。身份证、银行卡、社保卡等个人证件最好单独存放,避免与手机、钱包等日常频繁取用的物品放在一起,减少丢失风险。

一旦身份证丢失,立即到派出所办理挂失申报手续。挂失记录可作为免责的重要证据,万一证件被他人冒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能有效厘清自身责任。

除了定期自查,还可以配合“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电话卡一证通查”,同步确认名下手机号安全。这样不仅能防范身份被冒用,还能避免因陌生账号违规导致支付功能受限或信用受损。

对于网络身份认证,国家已推出“网络身份证”措施。它采取网号、网证双重认证机制,相当于给个人身份信息穿了“隐身衣”。以后无需向不同平台反复证明“我就是我”,无需重复填写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

全球视野下的身份安全

身份信息冒用并非中国独有,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在立法会会议上表示,2025年1至7月,香港警方共接获546宗涉及伪造文件的案件,共拘捕337人。

针对制造及行使虚假香港身份证的跨境罪行,警方于8月联同入境处及内地相关执法部门采取联合行动,在两地共拘捕42人,并在深圳捣破一个伪造香港身份证制造场所。

香港警方2025年1至8月接获584宗涉及假冒政府人员的骗案,较去年同期减少10.2%,损失金额大幅下跌64.7%,反映各类防骗工作奏效。

这些数据表明,身份信息犯罪具有跨国特征,需要不同地区执法部门加强合作,共同打击。

除了可能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外,身份信息被冒用还会给个人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当需要进行微信实名认证时,可能会出现“身份信息已被其他账号占用”的提示,导致认证失败。

防范措施与应对策略

全球视野下的身份安全

防范措施与应对策略

全球视野下的身份安全

防范措施与应对策略

全球视野下的身份安全

防范措施与应对策略

全球视野下的身份安全

这些数据表明,身份信息犯罪具有跨国特征,需要不同地区执法部门加强合作,共同打击。

来源:主持人阿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