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琅琊新闻网讯秋雨洗尘,翰墨生香。9月27日上午,作为第二十一届临沂书圣文化节的精彩配套活动“翰墨薪传·书法寻根之旅”大型公益文化体验活动,在秋日的烟雨朦胧中温情上演。此次活动由王羲之故居保护中心与琅琊新闻网联合推出,30余名幸运网友与书法爱好者共同参与,打造了
烟雨润书魂,墨香更动人!
“翰墨薪传·书法寻根之旅”秋雨中温情上演
琅琊新闻网讯秋雨洗尘,翰墨生香。9月27日上午,作为第二十一届临沂书圣文化节的精彩配套活动“翰墨薪传·书法寻根之旅”大型公益文化体验活动,在秋日的烟雨朦胧中温情上演。此次活动由王羲之故居保护中心与琅琊新闻网联合推出,30余名幸运网友与书法爱好者共同参与,打造了一场直面传统文化根脉的沉浸式文化盛宴。
对话千年:名家领航,在笔墨间感悟文化传承
秋雨淅沥,润泽千年古苑。27日上午一大早,网友们就冒雨来到了王羲之故居。活动从上午9:00正式开始。窗外雨声潺潺,室内墨香四溢。主办方特邀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知名书法家胡振久先生担任主讲嘉宾,带领大家进行了一场“千年笔墨对话”。胡振久先生将其深厚的创作积淀与教学经验融汇于讲座中,从基础的执笔姿势、运笔方法讲起,再深入到基本笔画的书写技巧,由浅入深地阐述了如何正确、高效地习练书法,还分享了艺术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在现场的实践环节,胡老师从运腕的力道到笔画的韵味,对每一位参与者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指导。大家铺开宣纸,凝神静气,依照老师的点拨认真临摹。这场与名家零距离的深度互动,将抽象的书法理论化为可触可感的亲身体验,让文化的传承在笔墨交融中悄然实现,每一笔都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
拜谒书圣:在祠殿厅堂间完成一场千年对话
上午10:20,进入本次活动中最为庄重的“拜谒书圣”环节。大家在讲解员引导下,步入肃穆的右军祠。众人身形端正,凝神静气,以左手压右手的庄重揖礼,向书圣虔诚致敬。这一揖,不仅是对一位伟大书法家的致敬,更是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的尊崇与归敬。随后,讲解员通过展厅内丰富的历史文物与详实的图文资料,为大家生动讲述了右军祠的历史与“书圣”的生平轶事,使这次拜谒超越形式,成为一次深刻的文化洗礼;在五贤祠展厅,参与者们系统了解了临沂历代先贤的卓越成就与深厚的地方文化积淀。整场活动,宛如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参与者们不仅在仪式上拜谒了书圣,更在历史的浸润中,完成了一次与传统文化的精神对接。
粉丝心声:这是一次走心又暖心的体验
此次活动中,有一位专程从日照赶来的传统文化爱好者。他叫张伟,也是本次活动的第一位报名者。“我昨天看了天气预报,了解到临沂今天有雨。为能准时参加,我昨晚就从日照打车来到了临沂……”他感慨道,“今天完整体验下来,感觉这一趟来得特别值,不虚此行!非常感谢主办方搭建这么好的平台。”在活动现场,马女士难掩激动:“我一直很喜欢书法,但很少有机会能这么近距离接受专业老师的指导。这次活动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感受到了主办方的用心和诚意!”网友们都纷纷表示,虽然今天的雨一直下个不停,但活动的效果远超预期,整场活动既有文化高度,又贴近大众体验,既高雅又接地气,让人意犹未尽。
温馨延续:现场颁授往届奖项 见证文化传承之心
本次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一个特别的环节,为今年7月琅琊新闻网组织的“游王羲之故居 品读书圣文化——打卡珍娜公主同款文化地标公益活动”中产生的“最佳文化传承奖”得主“汪姑娘”和“最佳上镜奖”得主程曌举行颁奖仪式。在墨香萦绕的琅琊书院内,两位获奖者在参加完上次的活动后,从数月前的线上互动走到线下,接受这份象征荣誉与认可的奖项。“最佳文化传承奖”获得者“汪姑娘”表示,能在这场深度的“书法寻根之旅”中接受颁奖意义非凡,也让她更坚定了传播传统文化的初心。这一安排不仅让荣誉归属更具仪式感,也生动展现了王羲之故居系列文化活动从吸引参与到深度浸润的良性循环,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成为书圣文化传播网络中的重要节点。琅琊新闻网作为主办方之一,始终致力于通过创新形式将高雅艺术融入市民生活。
翰墨薪传:文化服务永不停歇
此次活动的独特之处在于极致的沉浸感。窗外雨声潺潺,室内墨香四溢。参与者们凝神静气,提笔临摹,在静谧与专注中与千年前的书法精神展开对话。这场不期而至的秋雨,为整个活动增添了一份难得的诗意与深度。王羲之故居保护中心为营造沉浸式体验,提前布置场地,准备专属文房四宝。王羲之故居保护中心高丽表示:“我们不仅是邀请粉丝参与活动,更是迎接家人回家,共同感受书法文化的温度。”王羲之故居保护中心主任薛俊堂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此类合作,让王羲之故居宝贵的文化资源“活”起来,成为市民可感、可触、可参与的公共美育空间,让书圣文化的薪火永续相传。
记者手记:雨中共赴,于静谧中寻根。
清晨7点,整座城市便在绵绵秋雨中苏醒。雨水虽至,热情却未减半分。不到9点,大家便陆续抵达王羲之故居南门门外集合。雨中相逢,大家笑语寒暄,对活动的期待早已驱散了空气中的微凉。一位带着孩子赶来的家长对记者说:“答应孩子的事,风雨无阻。雨中的故居,反而更觉宁静深远,像是一场真正的穿越。”面对这场不期而至的秋雨,王羲之故居保护中心早已从容应对,将原计划在户外碑廊开展的活动,调整至室内。这贴心的安排,反而让这场“寻根之旅”拥有了独特的意境。正如古人所言“润物细无声”,书法之道,首在静心,贵在一个“润”字。主讲嘉宾胡老师不由地巧妙点化:“今日这场雨,正是天公作美,为我们营造了最天然的习书心境。”窗外的雨声成了最自然的伴奏,书法用墨的“干湿浓淡”之理,在这湿润的空气里显得格外生动可感。大家沉心静气,用手中的笔,与千年的文脉“对话”。这偶然的天气,意外成就了一场深度专注的精神之旅。这场雨,无疑是对活动组织的一次考验。但网友的坚持与投入,却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那深入人心的力量。这比任何晴空万里都更令人动容。雨水洗去了尘埃,也让文化的种子在心田里扎得更深。雨中的故居,洗砚池水愈丰,晋墨遗香更浓。这场秋雨,为这场“寻根之旅”留下了独一无二的记忆,真切地诠释了“翰墨薪传”风雨无阻的传承精神。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跃 张拓 武舒欣 陈牛
来源:琅琊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