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高生到麻省理工计算机博士,他究竟是如何一路“逆袭”的?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6 20:38 2

摘要:彼时,国家正提倡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计算机在很多行业被广泛应用。计算机、外语和开车被公认为21世纪新型人才必须掌握的三项技能。因为经常打游戏的原因,计算机,周信静还算有点兴趣,于是在2009年,周信静被分流到了温州市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这一普通职业高中的计算机职

考不上重点高中,就只能被分流到职高。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职高生就是成绩差、低学历、没前途的代名词。

读了职高,人生多半是废了。

然而有这样一名职高生却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逆袭”,打碎了人们的传统认知。他就是被称为职高“逆袭王”的周信静

周信静,1993年出生在浙江温州一个小岛的贫寒家庭,初中时期的周信静对上学毫无兴趣,学习成绩经常经常垫底。

初中毕业就放弃升学开始打工,打工了一年体验到生活的艰辛,然后又想重新上学,然而以他的成绩想考入重点高中谈何容易?

彼时,国家正提倡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计算机在很多行业被广泛应用。计算机、外语和开车被公认为21世纪新型人才必须掌握的三项技能。因为经常打游戏的原因,计算机,周信静还算有点兴趣,于是在2009年,周信静被分流到了温州市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这一普通职业高中的计算机职专班学习。

在职高就读的前两年,周信静倍感迷茫,学习也不得要领。由于初中时沉迷游戏,各科底子都差,他想提高学习成绩,但却不知从何入手,完全就是那种“干着急使不上劲”的感觉。班主任注意到他的情况后,和他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鼓励他脚踏实地从最基础的初中课程开始恶补,只要肯努力,啥时候开始都不晚,职高照样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周信静将老师的这句话牢牢的记在了心底,在老师的启发下,他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句话作为今后鼓励自己刻苦学习的座右铭。

自此,周信静开始发奋图强,并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最终通过最后一年的努力,于2012年考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软件技术专业。

在校期间,他始终相信自己的学历绝不能仅仅止步于大专,他还要升本,考研甚至考博,但求学之路不能仅靠一腔热情,更需要付出脚踏实地的努力。为此,他憋着一股子劲。大一第一节专业课, 周信静在林新辉老师的《程序设计基础》课堂上,第一次听闻“ACM”,也就是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 。林老师介绍,ACM竞赛对编程实践、算法和英语阅读有着很高要求,这让周信静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更点燃了他对计算机编程学习的热情。在林老师的启蒙与引导下,一颗热爱ACM竞赛的种子在周信静心底种下。

备赛期间,周信静在专业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开启了高强度的算法刷题训练。从简单的暴力枚举,到搜索、动态规划等复杂算法问题,他不断钻研。一年下来,付出了远超别人数倍的努力。同时,为了更好地应对ACM竞赛中的英文题目和资料,他还自学研读众多全英文计算机专业书籍。大量的练习和知识储备,让周信静的编程水平飞速提升。

大一第二学期,周信静和金浩侠、蔡斌松两位同学组队,踏上了ACM浙江省省赛的赛场。他们凭借扎实的编程基础、默契的团队协作,一举获得金奖。

这次获奖不仅是对他们努力的肯定,也让周信静对ACM竞赛有了更高的追求。

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周信静深知英语在计算机领域的重要性,从大一开始就不间断地学习英语,通过阅读外文博客、看美剧等方式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并在大二期间分别以542分和540分通过了CET - 4和CET - 6考试。

大三时,当大部分同学都在为就业、实习或专升本学习忙碌时,周信静和同班的胡程皓、王川平,在专业老师的鼓励下,再次投入到ACM省赛的备战中。这一次,他们不仅怀揣着对编程的热爱,更有着“不拿特等奖不罢休”的坚定决心,为了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他们日夜训练,不断优化算法,提升解题速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终于,在浙江省第12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周信静和他的团队凭借出色的发挥,成功摘得特等奖,不仅为学校争了光,也成就了他个人ACM竞赛生涯的高光时刻。

周信静(中)参与比赛并获奖

同时,周信静凭借执着的信念和高度的自律,在同年顺利考入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杭电是一所在计算机领域实力强劲的本科院校,其王牌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评级为A- ,超过了众多985和211院校,在杭电四年里,周信静在计算机领域开启了更高层次的学习与探索。

在杭电的四年里,周信静不敢有丝毫松懈,他的专业成绩优异,四学年的综合加权平均分为89.36分,在计算机学院600多人中稳居第一,并因此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和校一等奖学金 。

尽管有ACM比赛特等奖的光环加持,前途一片光明,但周信静的求学探索之路并未因此而中止。

2017年,周信静决定考研,为此他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每天从早8点到晚9点,除去休息和吃饭的时间,总复习时间达11个小时,这样的作息持续了6个月。

最终,他在考研初试中取得了372分的成绩,虽然在150多名复试入围人员中排名108位,成功获得了复试机会。

在复试环节,周信静凭借出色的编程能力和英语水平,表现突出。最终以综合成绩第48名的名次被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在研究生期间,周信静克服数据库、系统方面的诸多障碍,除了每天锻炼身体以外,他几乎将全部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在数据库领域的学术研究上。

付出终有回报,在第46届国际数据库会议上,周信静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一篇名为DPTree的研究论文。被数据库领域顶级会议SIGMOD 2020接收。

硕士毕业后,腾讯曾向周信静开出了百万年薪,面对长期求学的经济压力,周信静也曾短暂入职腾讯。

但在工作之余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参与的工作SpitFire再次被数据库领域顶级会议SIGMOD 2021接收。

这证明他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在今后的几年里,周信静还曾担任该会议SIGMOD 2021、VLDB 2021和VLDBJ 2022的外审,对会议接收的来自国内外各高校的学术论文进行初步评审。

凭借着出色的学术水平、丰富的科研成果以及实践能力,周信静在2020年底成功申请到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博士,并于2021年9月正式入学,成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数据库领域图灵奖获得者Mike Stonebraker的学生 。

Mike Stonebraker

从职高的迷茫到麻省理工的博士殿堂,周信静用11年坚持,击碎了大众“起点定终身”的偏见。他的求学之路犹如暗夜燃灯,让众多第一学历较低的莘莘学子看到了希望!

我想说的是,其实很多人并不是笨,只是顾虑太多,担心学历贬值,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等等,缺乏破釜沉舟,“一条路走到黑”的勇气!

求学之路从来不是坦途,别怕起点低、别怕路途远,只要不自弃,肯努力,步履不停,每个人都能能走出滚烫的人生!

来源:史文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