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后济南成立多部门联合调查小组,调取并全程审阅原始视频监控,总时间长达364个小时,摸清事件全程;
事件随着家长直播不堪网曝吃安眠药被送院抢救达到了舆论高峰;
随后济南成立多部门联合调查小组,调取并全程审阅原始视频监控,总时间长达364个小时,摸清事件全程;
最终定性,之前对该老师做出的处理,处分适当;
通报非常详细,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聊的不仅是该名学生,说的主要是学校学生存在的一些普遍现象与思想!
该学生是初一新生,8月31日入学报到,9月1日开学至9月9日离校,去掉周末两天,实际在校10天,涉事的老师为该学生的班主任;
我要强调的一点是,很多学生都会有一种错觉,那就是老师针对他;
有时候,在家里也会和父母聊天,可能也会说老师针对他!
刚刚开学不到10天,老师可能连名字都记不全,怎么可能会出现针对某一学生的现象呢?
依旧记得20多年前自己上小学的时候,一年级就学习,无规矩不成方圆!
出门在外要讲规矩,学校有学校的规矩!
学校不是不想公开监控视频,而是不能公开!
仅仅两天便对该学生批评16次,这是针对吗?显然不是,一视同仁,其他学生也有被批评和罚站;
不过该老师应该庆幸,该学生没有想不开,不然出了大事,一定会被扣上批评不当的帽子;
但是,可以看出,老师的违规则是客观事实;
专家说过无数遍,对待学生要用爱
算了,这点就不多说了,应该让专家把悟空头上的紧箍取下!
专家又说了,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专家说话层次就是高;
我想先站在家长的立场说一下,自己也是当爹的人!
不必去杠,每个家长对于孩子在学校的定位是不同的,有的让孩子在学校好好学习,有的让孩子在学校快快长大,有的则是让孩子开开心心;
如果,我不是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我只想让孩子在学校健康成长,那我看到老师天天批评我孩子,我自然是不开心,也不愿意的,虽然孩子有一些违反班规的行为,但这些行为在我看来,也无伤大雅;
看到孩子上课被罚站,我也会心疼,毕竟那是我的心头肉;
换个立场,站在老师的立场;
罚站两节课都没用,遵守规定让他罚站一节课有用吗?
罚站已算得上是最高惩罚了。
口头批评有用吗?如果有用,那孩子应该在一年级就是乖孩子了;
管不了,根本管不了;这个属于无解了;
两个立场一对比就能发现,学生是否听话根上还是在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网上从来都是说老师做的不对,这也不对,那也不对。
从来没有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给出完美的解决方案;
因为,这事是个技术含量活,他本身就没有完美答案!
如果有程序性完美答案,专家就不会说是爱了!
你懂吗?
哪怕是那包装好的优秀案例,你一句话不差的学,也没用;
原因是该案例只对学生A有用,对学生B无用,而天下没有一样的学生!
我并不是来为该老师开脱的,只是想说都不易,家长不易看到孩子不高兴心疼;孩子不宜不喜欢学习还要整天待在教室里,老师不易整天被学生各种不喜欢。
处罚就处罚吧,谁让老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学生还小,犯错可以原谅;老师可是成年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自己应该有边界;
如果感觉批评无用,就不要批评;
如果感觉罚站无用,就不要罚站;
用心去寻找有用的方式,虽然很难很难,但一定有;
来源:不入凡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