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ile如何从中东的街巷中,挖出全球物流新蓝海?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7 21:47 1

摘要:2025年9月23日,全球快递公司iMile举办“超越·无界”全球产品发布会。当黄珍以iMil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的身份站在台前,宣布正式推出覆盖电商全场景、全链路的“1+5+X”物流产品体系时,这家在迪拜起家的快递创业公司,已经用八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区域领跑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逸辰

编辑 | 闪电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2025年9月23日,全球快递公司iMile举办“超越·无界”全球产品发布会。当黄珍以iMil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的身份站在台前,宣布正式推出覆盖电商全场景、全链路的“1+5+X”物流产品体系时,这家在迪拜起家的快递创业公司,已经用八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区域领跑者,到全球电商物流生态建设者的身份蜕变。

这是一个中国基因的创业公司,奇迹般打开海外快递市场的创业故事。

八年前,迪拜,一位名叫黄珍(Rita)的消费者,像当地人一样尝试网购,但期待的喜悦总被浇灭:迪拜的基建信息太粗糙,区域划分非常模糊,地址信息很混乱,快递员一遍遍电话询问模糊的地址,包裹常常“迷失”在庞大的社区里,货到付款的订单,签收率低得可怜。

糟糕的网络购物体验,让黄珍深深感到,与发展非常成熟的中国快递市场相比,富饶的中东地区快递市场却非常落后,这也意味着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等待被发掘。当年,她在迪拜创建了快递公司iMile。

不少人质疑黄珍的做法太激进,中东快递市场混乱且落后,一个中国姑娘想在中东快递市场占得一席之地谈何容易?而今天来看,iMile不仅在中东站稳脚跟,还在继续开疆辟土。

黄珍,这个带着时代烙印的80后创业者,到底是如何带领团队将iMile的触角延展到全球30个国家的?

1、中东快递市场:蓝海市场及地狱难度

很多来过中东的中国人都有这种感觉,这里虽然石油资源丰富,是购物的天堂,但网络购物的基础设施却非常落后,体验极差——原因有二:一是基建信息太粗糙,二是区域划分非常模糊。中东地区有多家本土快递公司,普遍存在投递速度慢、妥投率低的问题。此外,中东的线上支付也非常落后,网购支付基本都要采取COD(货到付款)的形式。

“为什么当地物流服务可以做得这么不尽如人意?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黄珍创立iMile后,发现中东快递市场虽然蕴含着巨大商机,但想要在这里开疆辟土,必须要翻越“三座大山”才行。

第一座大山是“模糊不清的地址系统”。在中国,快递系统拥有精细的五级地址库,除偏远农村外均可精准定位。但中东地区的地址信息模糊混乱,缺乏精确的门牌号,这是物流效率的先天障碍。比如,快递员拿着写有“某某清真寺附近,白色大楼后面”的快递包裹,在迷宫般的社区里兜圈子,依赖不断打电话沟通,效率极低。

第二座大山是“低密度投递”。中国高订单密度源于电商的高渗透率,每日产生海量包裹。居民居住密度大,快递员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几百单的派送。但是在中东则完全不同,这里电商渗透率低、居住密度低,派送200-300单往往需要覆盖200公里,必须借助系统优化才能实现效率可控。

这就造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中国,快递员在小区集中派送数百件包裹的“幸福”,中东快递员很难体验到:派送同样数量的包裹,他们需要驱车奔波两百公里,日均行驶距离远超中国。

第三座大山是“落后的收款方式”。与国内消费者早已习惯于在国内电商平台通过线上支付不同,在中东,线上支付远未普及,早年中东COD占比高达98%,成功签收率则只有一半。因此,在中东,快递员在投递时需要经常面对这样令人沮丧的场景:好不容易跑了很远的路到达目的地,收件人却临时反悔或不在家,包裹只能原路返回,商家损失运费,物流公司白忙一场。

iMile的出现,解决了中东电商的“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

发布会上,黄珍提到:“在墨西哥,一场交通事故可能导致道路堵塞数日。iMile的解决方案不是抱怨,而是通过动态路由算法实时优化派送路径。这是其深度本地化的微观体现。”

事实上,扎根本地化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在一个陌生的国度,iMile团队需要为此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业务开展之初,黄珍首先带领团队仔细调研分析了国内外各快递公司的运营模式,并最终选取了顺丰的直营模式;在建立清晰的地址系统方面,借鉴了中通在国内划分复杂地区的经验;在运营方式和支付方式上,借鉴了亚马逊的数字化运营和货到付款系统,从而提高派送效率和妥投率;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开发了自有的跨境运输系统、司机端APP和数仓系统等。

通过智能地址模块技术,iMile解决了中东市场地址模糊的“老大难”问题,将端到端派送时效缩短了24小时。此外,iMile的出现,将中东COD订单的成功签收率做到92%以上。透过在当地高效扎实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iMile在四年内便拿下了40%的市场份额,从而在中东市场站稳了脚跟。

(图 / iMile快递员在墨西哥派件)

2、不只是技术,更是本土化精耕

事实上,iMile在中东快递市场的破局,不仅仅是技术的“降维打击”,而是一场在本地的“毛细血管级别的市场化深耕”。因为iMile始终是一家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从产品设计到市场选择,都是首先考虑客户的需求——这也是iMile能够精准深耕本地市场的底层方法论。

iMile并没有走传统快递物流企业的重资产模式,而是通过技术“让轻资产也有水平”——靠数据闭环和算法,把本地资源盘活,也可以把盘子打得很好。在9月23日的iMile“超越·无界”全球产品发布会上,其正式推出的覆盖电商全场景、全链路的“1+5+X”物流产品体系,也是透过这一理念,得以为全球消费者和卖家带来更便捷、更高效的智慧物流服务。

(图 / iMile智慧物流算法负责人Flora在发布会上展示“智慧物流”算法模型”)

黄珍指出,iMile构建的“1+5+X”物流产品体系,以专注电商件本地派送的本本电商专配iDEE为核心,并且围绕不同的业务体量和场景,同步推出五款配套产品:电商退件iPR、时效快递iPE、电商清配iCEE、跨境直邮专配iIEE以及本本大件快运iDCargo,构建完整的物流生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本大件快运iDCargo,这一面向20–50公斤大件商品的快运服务,体现了iMile从电商快递向综合物流生态的战略延展。增值服务构成灵活的“X”层,包括POD证明、COD货到付款、定制派件次数、NDR服务等,为客户提供个性化选择和高价值体验。

iMile还首次对外展示了自主研发的“智慧物流”算法模型。该模型涵盖智能地址、智能地图、智能分拣、智能预测、智能路由、智能末派六大模块,通过数据驱动的精准计算,持续优化快递流程和派送行为,实现从经验依赖向智能决策的转变,为全球业务高效扩张提供支撑。

这套系统有多复杂?

“你可以把网络想象成水管:既要跑自来水,也要跑牛奶、橙汁,而且粗细(重量/体积/时效需求)还不同——全球范围内很少有人这样做。我们要靠系统与算法,让单量波动、清关延迟、台风等不确定性被纳入动态路由、动态分拣与动态排班决策里,把一张网络盘活。”iMile CTO文彦峰认为,iMile依托“让轻资产也有水平”的理念,通过数据闭环和算法,高效盘活本地资源,将一条“运营管道”同时承载正向、逆向、重货等不同产品,这也是iMile走向国际化的技术保障。

经过八年的发展,如今这家具有中国基因的快递公司,从布局中东开始,其快递触手目前已覆盖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五大区域的三十个国家,正在向成为全球型快递企业稳步迈进。

3、从中东样本到全球布局

事实上,iMile从中东市场沉淀的可快速复制的核心能力,在于其自研的运营系统、流程标准以及对电商客户痛点的深刻理解——这是其高效扩张的基石。

(图 / iMile墨西哥专业西语客服团队)

在黄珍看来,iMile天生是全球化的,其成功不是“把中国模式复制到全球”的问题,而是“如何在不同区域做复制”的问题。

“我们并不完全照搬中国成熟的快递模式,而是采取‘中国经验+本地实践’的融合路径。中国经验好比‘后视镜’,能提供参考,开车时若只盯着后视镜,很容易开进沟里。前方真正的方向,始终是客户需求。”黄珍认为,透过iMile在中东的成功,可以提炼出一套“可复制的系统内核+必须深度适配的本地智慧”的方法论,即“70%的中国模式复制+30%的本地定制化重构”

以“30%”定制化重构为例,派往拉美市场的包裹不能简单放在门口(有被盗风险);欧洲市中心严禁随意停车,需依赖地铁或短停巴士完成末端配送。黄珍认为,这些无法照搬,只能依靠本地团队一单一单积累。这套打法同样在墨西哥、巴西等差异巨大的市场得到了验证。

而在当下,iMile正在打造一张有“温度”的全球智能网络。

“1+5+X”物流产品体系的发布,标志着iMile从区域领跑者迈向全球电商物流生态建设者的重要一步,这也让iMile的最新战略目标——“五年一百国”更进一步。这不仅是一次产品升级,更是一家中国背景的创业公司,向世界宣告其以深度本地化和前沿技术,重塑全球电商物流格局的野心。

iMile实现这样商业野心的底气,除了时代机遇的加持,更来自其清晰的战略及核心竞争能力的构建。

毫无疑问,iMile是时代机遇的弄潮儿。iMile的出现,恰逢Temu、TikTok等有中国背景的电商平台在拉美、中东的迅猛发展,创造了海量的结构性物流需求,为iMile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iMile清晰的全球市场战略规划,为其加速全球化布局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发布会上,文彦峰表示,不同区域技术重点各异:欧洲和澳新市场主要聚焦在用技术提升人效,并在AI和算法上深耕,这也是智慧算法应用最充分、最深入的市场;中东地区重要的是攻坚路径规划,将取得非常大的优势;拉美地区则需要强化地图与风险数据。

iMile的核心竞争优势是其全球化的根基。iMile的壁垒不仅是网络覆盖,更是其建立的“多元文化”基因和“技术信仰”。例如,在iMile,很多应届生都会先进产研,打好数据和系统的底子,再去目标国家做运营的实战训练。通过推动产研人才到运营一线轮岗,iMile能培养既懂业务又懂数据、能清晰提需求的复合型管理者,这是传统快递公司难以快速复制的组织能力。

在扎实的本地化根基和持续的技术投入下,iMile计划五年内将服务扩至一百个国家,其目标是成为一家“覆盖范围广、非常本地化、技术应用强度高”的下一代全球性快递公司。

事实上,对于渴望“品牌出海”的中国跨境电商卖家而言,iMile提供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物流本身的价值——iMile的本地化网络除了配送,还能帮助他们真正“融入”当地市场,规避文化和运营风险。黄珍认为,iMile能为出海品牌提供的,除了仓配一体方案,还有先一步踩坑换来的对当地市场、监管与税法的经验,成为国内跨境电商品牌出海的“引路人”。

4、结语

iMile梦想中的全球网络,不仅是快,更是“聪明”和“有温度”。它相信技术创新的力量,因而敢于用算法去破解全球物流的共性难题。未来的竞争,是看谁能用技术更好地赋能本地生态,谁能更深刻地理解并尊重每个市场的独特性。iMile的年轻、多元文化团队,正是实现这一愿景的最大底气。

来源:创业最前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