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年5月8日由英国旅沪商人美查创办近代中国最早的新闻石印画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7 21:30 1

摘要:《点石斋画报》是近代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份新闻石印画报。由英国旅沪商人美查创办于1884年5月8日,1898年停刊。《点石斋画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选择新闻中可嘉可惊之事,绘制成图,并附事略”,生动形象的反映了晚清西学东渐背景下的中国社会环境全貌和西方奇闻趣

《点石斋画报》是近代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份新闻石印画报。由英国旅沪商人美查创办于1884年5月8日,1898年停刊。《点石斋画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选择新闻中可嘉可惊之事,绘制成图,并附事略”,生动形象的反映了晚清西学东渐背景下的中国社会环境全貌和西方奇闻趣事。画报为旬刊,逢初六、十六、廿六出版,每册八页九图,16开本,由《申报》馆申昌画室发售,零售每册银五分。因由点石斋石印书局印刷,故得名为《点石斋画报》。

点石斋画报创刊于光绪十年四月十四日(1884年5月8日),发行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秋。其中根据1983 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影印的《点石斋画报》来看,点石斋画报终刊于1898年9月这个说法比较可信。这期间《点石斋画报》共出六集 44 册 528 期,刊行图画 4600余幅(依据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本)。到光绪末年,《申报》馆出过点石斋画报的合集,每部二十大洋。现今保留下来的很少。

刊登于《点石斋画报》的《谣言宜禁》图

点石斋画报内容丰富多样, 涉及面十分广泛。从办刊序言明确提出了办报方针是“选择新闻中可惊可喜之事绘制成图, 并附事略”。画报中主要对热点时事、最新战况、晚清朝政、中外关系、西学东渐下传入晚清的科技新知、平民百姓的奇闻异事、市井百态、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等做了详尽的描绘,展现了晚清时期各个阶级的生活状态和整个大环境下的思想文化变化。

点石斋画报把重大的战争近况,军事协议,外交租借用图画形式传播给晚清百姓,为百姓提供了了解最前线战事的渠道和对外沟通的窗口,是当时民众了解世界关系和中国战事近况的必看之物。包括中日甲午海战的情况,法人攻夺越南北宁的战事情况等与民众息息相关的内容。

在点石斋画报上关于西方新知识的介绍占了很大篇幅。这既体现了画报编者的文化理想,也是为了适应上海民众的欣赏口味。当时的租界,传统士大夫热衷的“夷夏之辨”与“义利之辨”不占主导地位,讲求实际以及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一般民众“趋新骛奇”,几乎毫无心理障碍地接受西方物质文明。从气球到飞船,从枪弹到铁路,从钟表到点灯,从西医到照相。画报上的内容让晚清人眼花缭乱,呈现广阔的“西学东渐”场景。而中国近代最大规模的启蒙运动于这类大众传播媒介中展开。

点石斋画报报道了很多上海各种奇闻异事、市井百态。颇具如今新闻的娱乐功能和猎奇的心理的新闻视角,迎合了晚清人的市民心里和低级的窥探心里,符合现代商业新闻的诉求。主要包括妓院百态,盗贼偷抢,和尚行骗、邻里趣闻等。

即因果报应。关于登载“果报”事件的目的,在“申报馆主”推介画报的文字中曾有所披露:“书画,韵事也;果报,天理也;劝惩,人力也。本馆印行画报,非徒以笔墨供人玩好,盖寓果报于书画,借书画为劝惩。”又称,《点石斋画报》所登事件,“信而有征,其文浅而易晓,故士大夫可读也,下而贩夫牧竖,亦可助科头跣足之倾谈。”

来源:文学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