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过以色列暗杀后,哈马斯为血案辩护:世界谴责以色列,我们赢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7 20:42 1

摘要:哈马斯高级官员加齐·哈马德多哈幸存后,对CNN放话10月7日袭击以色列是“黄金时刻”,尽管加沙6.5万平民丧生,他却推开视频镜头,甩出一句“还有什么选择?”这种逻辑,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哈马斯高级官员加齐·哈马德多哈幸存后,对CNN放话10月7日袭击以色列是“黄金时刻”,尽管加沙6.5万平民丧生,他却推开视频镜头,甩出一句“还有什么选择?”这种逻辑,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两周前,以色列空袭哈马斯在卡塔尔多哈的基地,哈马德侥幸逃脱。9月26日,他坐在灯火通明的会议室,墙上挂着已故头目哈尼亚的照片,接受CNN采访。采访中,他大谈10月7日袭击的“意义”——以色列1200人惨死、250名人质被劫,换来联合国大会194国“睁眼”谴责以色列的“暴行”。“我们等了77年,”哈马德振振有词,“这是世界改变历史的黄金时刻。”

可笑的是,同一天,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在联合国痛斥10月7日袭击,明确哈马斯无权插手巴勒斯坦建国。前一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即将登台演讲。哈马德这番表态,无非是哈马斯在谈判僵局下的垂死挣扎,试图把加沙废墟包装成“胜利果实”。

CNN记者直击痛处,播放加沙民众怒吼的视频:一位抗议者痛斥哈马斯“脱离现实”,领导层躲在酒店,用孩子肉体“赌博冒险”。哈马德看不过几秒,就一把推开iPad。“我知道人们在受苦,”他说,但立刻把矛头对准以色列,“他们才是侵略者。”

这种推诿,哈马斯玩得炉火纯青。近几个月,加沙平民对哈马斯怒火中烧,指责其拒绝停火,导致饥荒肆虐。今年4月,一名22岁巴勒斯坦男子因公开批评哈马斯,遭武装分子酷刑杀害。5月,加沙北部爆发罕见反哈马斯示威,这是10月7日后最大规模抗议。哈马德非但不反思,反而暗示这些声音是“以色列阴谋”。加沙6.5万死者中,大多是妇女儿童,90%医院被毁,200万人流离失所——这份“高昂代价”,哈马德竟辩称“必要”,问“还有什么选择?”这不是选择,是哈马斯把平民当炮灰的铁证。

哈马德还嘴硬,否认用剩余48名人质当“人盾”。以色列正猛攻加沙城,哈马斯卡桑旅一周前公开宣称,人质“分散在各街区”,只要内塔尼亚胡“决定杀死他们”,哈马斯就不担心。以色列多次指哈马斯藏匿平民区,联合国报告获释人质多遭饥饿、虐待。哈马德呢?一口咬定“伊斯兰原则”保护人质,“没有任何证据”。他甚至反对红十字会接触人质,理由是“局势复杂”。复杂?不过是哈马斯把人质当谈判筹码,视人命如草芥。

哈马德把停火谈判“冻结”甩锅美国,指责特朗普为以色列暗杀他“开绿灯”,谈判代表“失去信誉”。“美国无法证明自己诚实中立,”他说,“他们戴上以色列的眼镜。”特朗普周五还吹嘘协议“即将达成”,哈马德却冷笑:自多哈空袭后,没任何进展。以色列条件明确:释放人质、摧毁哈马斯换停火。国际社会也要求哈马斯立即解除武装。可哈马德一口回绝:“哈马斯武器合法,对抗占领。我们绝不投降!”

他甚至幻想战后巴勒斯坦国成立,哈马斯武器转向“巴勒斯坦军队”。“不能把哈马斯排除在外,我们在发挥积极作用。”积极?哈马斯10月7日野蛮袭击,点燃加沙地狱之火,却自称“为巴勒斯坦事业黄金时刻”。以色列外交部嘲讽,这是哈马德给马克龙的“感谢信”——讽刺国际承认巴勒斯坦是“奖励恐怖主义”。内塔尼亚胡在联合国怒斥这些承认是“疯狂失常”,哈马德却沾沾自喜,以为6.5万条人命换来几句谴责就是“胜利”。

多哈袭击让哈马斯高层胆寒。哈马德直言:“没人安全,以色列是疯狂国家,能做任何事。”采访现场,安保严密:手机、笔全没收。卡塔尔曾是哈马斯避风港,如今成“战场”。哈马德把袭击怪美国以色列“合谋”,中断美方停火提议审查。谈判本就摇摇欲坠,哈马斯拒缴械、以色列拒让步,美国调解成摆设。

哈马德这番采访,暴露哈马斯困兽犹斗的本性。10月7日“史无前例”袭击,本是为破以色列封锁,却酿成加沙浩劫。内塔尼亚胡政府被批“过度反应”甚至“种族灭绝”,但哈马斯不反思自身,反而把平民苦难当“必要牺牲”。加沙抗议浪潮已起,哈马斯酷刑镇压难掩民怨。谈判僵局下,人质命悬一线,国际压力山大——哈马斯真以为“绝不投降”就能翻盘?

从多哈“奇迹”幸存,到联合国“睁眼”一刻,哈马德自欺欺人地将血债美化为“黄金”。可加沙废墟中,饥民的怒吼已回荡:哈马斯,你们躲在酒店,我们的孩子在挨饿。这场“黄金时刻”,何时成加沙的“末日倒计时”?国际社会谴责以色列没错,但哈马斯这笔账,又该谁来算?

来源:东经119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