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说,咱中国这么大,从古到今二十几个朝代,皇帝也出了四百来号,这都多少人了?可如果真拿“老家”来说,皇帝们的原籍还真是五花八门。有人出自蜀地,有人根在江南,东南西北各自有代表。可逗趣的是,中国地方那么多,哪个地方牛人最多、名气最大,但皇帝这活计偏偏轮不着?要说
你说,咱中国这么大,从古到今二十几个朝代,皇帝也出了四百来号,这都多少人了?可如果真拿“老家”来说,皇帝们的原籍还真是五花八门。有人出自蜀地,有人根在江南,东南西北各自有代表。可逗趣的是,中国地方那么多,哪个地方牛人最多、名气最大,但皇帝这活计偏偏轮不着?要说哪个省最能“憋屈”,大家伙心里多多少少都有数——没错,就是山东。
其实,这个事吧,不光山东人觉得郁闷,有时候全国人民都跟着琢磨:“你说山东不差书香、不差粮食、不差人,偏偏就没出过个皇帝!”要是“皇帝轮流做”的话,那明年怕也轮不上山东,真别说,山东在这事上像天生“被卡了脖子”似的。可这事儿,光说“命不好”就太草率了。你多琢磨一会儿,还真不是简单的运气问题,咱得把历史上的“成王败寇”来盘一盘,再对比一下那些总是皇帝扎堆的地方,兴许能捋清点门道。
你瞧,陕西那地界就像天生的“帝王搅拌机”,出皇帝比谁都顺溜。这地方老百姓爱说“秦川自古帝王乡”,一点都不夸张。早年间那八百里秦川,黄土高原绵延,四野见不到头,说是中国最能出“狠角色”的风水宝地也不过分。我们再看下地图,今天的陕西就是那个古秦川的“正根本”,加上临边的甘肃,这两家前后出了十好几位皇帝。帮忙想想,秦始皇那种“走哪灭哪”的气势,倒有点像他们的地域养出的人。
可是,陕西、甘肃什么条件?别的不说,西北可不是谁想进就能进,谁想出就能出。你得翻过潼关、过了函谷关,这两道门槛不亚于一道铜墙铁壁。有外地势力想来分一杯羹,基本都得“砸门票”,优势先少一头。换句话讲,这俩关卡像秦国的两只胳膊,一头锁着自己的安全,一头随时能插进中原。这就是别人玩防守的时候,西北反倒可以顺势进攻,所以秦国、后来的汉朝全都能在这里咬牙生长,等时机一到,直接中原称王。
其实别说远的,唐太宗李世民立国也靠的就是陇东关中“这么一块硬地”,天下初定的时候,谁打过长安的想法,要么打残要么打怕。这种地理“带红利”,换谁当土著都能滋生野心。而山东这里呢?黄河改道不止一次,地貌主要大平原,遮挡少,压根没什么关隘可依仗。换成打仗,别人打你跟推小推车似的,根本不需要花心思筹谋守关。你说,让山东出皇帝?真有胆有谋敢造反,遇上兵锋一至可就全家“嗝屁”。
可地势不是唯一的解释。要是只因易守难攻,那沿海的江浙沪,地势也没比山东安全多少。江南还出过孙权、朱元璋呢。那山东到底输在哪?其实,山东的大地太肥沃、人太老实。黄河流域有多宽厚,有几年丰收安生,百姓就不见得琢磨着冒命去抢天下。有好几次农民军造反,总是苦寒之地的人最拼命,要饿肚子的才最敢豁出去。山东这里,家家守着自己的小地,秋收一到,萝卜白菜一堆,谁还愿意跟命赌一把?
再说,不是没人想过“图谋大业”,可是这片土地还有根深蒂固的文化枷锁。说开了,就是孔孟之道的“规矩”太厉害。孔子生在曲阜这地方,门下三千弟子,提倡礼仪廉耻,他的那些学说,可不是光写书里,后来几千年山东人生怕“越规矩一步”就是出大错。所谓“忠君爱民”,哪怕你家都被纵火烧了,别人问你为什么不反,多少人也要咬死一句:“圣人之教不可忘。”要踹开大门,喊个“朕即皇帝”,在山东人心里,还真有点跳不过自己心里的坎。
举个例子,其实不少山东人曾经在权力场上转悠得风生水起。韩信算吧,率兵指点江山、兵不厌诈,看着离皇帝也就一步之遥。可他最后能做了齐王,终归还是臣子。外头人常吐槽他“时运不济”,但熟悉点山东老乡文化的心里有数——就算韩信真有一哥们鼓动他造反,他要真点头了,保不齐连家先都要数落他一顿。不是没野心,是规矩绊着腿。
再看看别的山东名人,孙武写兵书教人打仗,书传到国外被翻来翻去,风靡一时。可你见过孙武称帝吗?人家一身本事,最后跟吴王当参谋,兵书天下第一,但“篡位”两个字写不进心里。还有“戚家军”那位戚继光,抵御倭寇威名远播。传下来的兵书影响几百年,可他自己忠心耿耿,宁肯守海疆刷战功,也没见谋划半点自立门户的事。
外省人有时候开玩笑:“你们山东怎么这么老实?”其实老实和心里有杆“秤”还是一码事。历史里有几个山东人真敢造反?曹操都被后世调侃“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但你翻他老底,曹操那边谱系其实也不算山东正儿八经土著,两头沾点边而已。更不用说,他虽权倾朝野,造反的步子迈得一步三看,始终不敢最后那一跃。山东本地人,越到关键点越保守,就是这套“自家老实”的风骨和尴尬。
说完山东不出皇帝,乡里人却也不用太灰心。老百姓都说:“皇帝这活儿也不是谁都做得来。”不当皇帝,咱也有的是能耐。说句不怕别人笑的话,如今山东的大项目、重工业、大学进步幅度全国数得上。真要论起贡献,每个时代的山东人都在国家“顶梁柱”里占一号位置。就事论事,没人再拿有没有出过皇帝评判省份高低。
有时候我也想,假如哪天山东真出了个皇帝,那还是不是山东那个山东?那会不会少一分质朴,多一分野心?说到底,每片土地养出的气质,是几千年历史一笔笔积攒下的,不是哪朝一人说翻就能翻过来。山东没出过皇帝,有它的文化,有它的性格,也有它的隐忍和自信。咱身在山东,心里觉得踏实,有时候大概就是这种不当皇帝的安分,总比头破血流来得强点。
你说要是孔子在世,见着现在山东人在各行各业混得风生水起,是不是还得含笑点头:“岂不美哉?”但只有一点我始终挂心:时代变了,规矩还在,未来山东会不会真的生出一点别人没有的新故事?不一定得是皇帝,只愿别再让“自己不敢第一步”成了永远的习惯。你觉得呢?
来源:崮上俯览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