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镜头里乌镇风景还是那么好看,但曾经在厨房里忙得满头大汗、被大家叫做"黄小厨"的他,现在做饭的场面少了很多。
那口颠了七季的大铁锅,终于凉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床头那台运行时发出微弱声响的呼吸机。
停播823天,《向往的生活》最新一季开播,很多老观众一眼就发现了黄磊的不一样。
镜头里乌镇风景还是那么好看,但曾经在厨房里忙得满头大汗、被大家叫做"黄小厨"的他,现在做饭的场面少了很多。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55岁的黄磊睡觉时要戴呼吸机,吃饭前还得先吃一把药。这个变化,让节目一开头就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岁月痕迹。
这种身体上的变化,也悄悄改变了他在节目里的样子。 新一季的录制地从广阔的田野搬到了秀美的乌镇,节目安排也从种地收玉米变成了排练话剧。
黄磊好像终于从厨房的油烟里走了出来,把更多精力放在了他一直喜欢的话剧上。
常驻的嘉宾里,何炅还在,彭昱畅也回来了,张子枫和张艺兴变成了偶尔来的客人。身边都是熟悉的亲人和朋友,但黄磊干活的状态却和以前大不相同了。
最能看出这种不同的,是他下厨的次数。整期节目里,他只为彭昱畅做过一次饭。
当时彭昱畅因为减肥太厉害,有点低血糖不舒服,黄磊这才起身给他煮了碗葱油面。
那个曾经每期节目都离不开灶台、给大家张罗一大桌子菜的"黄小厨",现在更常做的事情,是让年轻人们自己去外面买吃的回来。
那个热火朝天的厨房,好像也跟着他一起,慢慢安静了下来。
当镜头从白天的热闹转向夜晚的安静时,黄磊的健康状况以一种更私密的方式展现出来。
观众看到,他需要戴着呼吸机入睡,餐前也要习惯性地服下一把药片。这些细节比任何语言都更有力地诉说着岁月的流逝。
其实,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黄磊睡觉打呼噜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何炅以前在节目里就半开玩笑地提起过。
但现在,这已经不再是一个轻松的玩笑。年纪上来之后,打呼噜可能会伴随着呼吸暂停的风险,这才是他必须依赖呼吸机的主要原因。
看到这一幕,很多同龄人可能会心有戚戚焉,这不仅仅是明星的个例,更是无数中年男人正在默默承受的健康压力。
有数据显示,在全国,有上亿人受到类似睡眠问题的困扰。就连身体底子非常好的奥运冠军杨威,也曾在节目里展示过他40岁就开始用的呼吸机。
黄磊床头的这台机器,于是成了节目里一个无声却沉重的符号,提醒着每个人关于年龄和健康的现实。
也许正是因为感受到了时间和身体的变化,节目里关于"告别"的话题才显得格外沉重。
张艺兴很直接地问出了那个大家心里都在想却不敢问的问题:"这一季会是告别季吗?"黄磊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他的一个举动说明了一切——他提议把蘑菇屋的钥匙,正式交到张艺兴、彭昱畅和张子枫这些年轻人手里。
那串熟悉的钥匙,从前总是挂在黄磊或何炅的腰间。现在,它被郑重地递到了下一代手中。这个简单的动作,比任何官方声明都来得有力。它仿佛在说:这个家的未来,要交给你们了。
黄磊的意思其实很清楚,节目的去留,要看这一季大家的反应。但对55岁的他个人而言,他的人生重心已经发生了转移。
他用一句话解释了自己的状态:"有点想要去旅行了。"这句话听起来轻松,却包含了一个中年人在尽完大半生责任后,想要为自己活一次的渴望。
张艺兴后来说,很难想象没有黄磊和何炅的《向往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但时间推着人往前走,没有人能永远停在原地。钥匙换了主人,或许就是最体面也最现实的告别方式。
节目的这种变化,某种程度上也呼应着黄磊的人生转向。 新一季主打"戏剧主题",大家在一起更多的是讨论剧本、排练话剧。
这正好契合了黄磊作为乌镇戏剧节发起人之一的身份,让他能从厨房转向他更热爱也更擅长的领域。
不过,这种转型也是一次冒险。节目总导演说过,目标是要"打破七年之痒"。
据说制作团队这次压力非常大,甚至和投资方签了一份关于收视率的"军令状",金额高得吓人。
这次的回归,不光是黄磊个人的一次新尝试,也是整个节目在激烈竞争中的一次自我拯救。
面对从"田园生活"变成"戏剧人生"的巨大转变,观众们的看法很不一样。有人觉得失去了原来的味道,也有人觉得有新意。
但黄磊面对各种评论,心态已经平和了很多,他说:"没有看过事实的评论,那就是瞎评。"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倔,却也透露出一种到了这个年纪才有的清醒和不在乎。
节目最后,张艺兴还是忍不住说,希望这个节目能一直办下去。但谁都明白,那把钥匙递出去的时候,有些改变就已经发生了。
以后,蘑菇屋的炊烟或许还会升起,但生火做饭的人,很可能要换一批了。
生命的旅程就是这样,不同的年纪,会尝到不同的滋味,就像黄磊餐前要咽下的那把药片,有苦,有涩,但也是继续向前必须经历的一部分。
来源:相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