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昌平向未来”!中外青年沉浸式解码乡村振兴的“昌平样本”→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7 19:11 1

摘要:金秋九月,层林初染。9月26日,“在昌平向未来”昌平港澳台及国际青年创聚营秋季学期活动正式启动。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20名港澳台学生与60名外国留学生,沿着银山塔林的千年佛影、辛庄村的创客街区、下苑村的艺术展馆,开启了一场“行走的乡村振兴课”,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金秋九月,层林初染。9月26日,“在昌平向未来”昌平港澳台及国际青年创聚营秋季学期活动正式启动。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20名港澳台学生与60名外国留学生,沿着银山塔林的千年佛影、辛庄村的创客街区、下苑村的艺术展馆,开启了一场“行走的乡村振兴课”,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触摸首都乡村的历史厚度与发展热度。

上午9时,银山塔林景区的晨雾初散,青灰色的佛塔在葱郁山林间若隐若现。学生们跟随讲解员的讲解,沿着葱郁的山道前行,感受银山塔林的历史底蕴。作为国家4A级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银山塔林以“铁壁银山”的壮丽景致位列明清“燕平八景”。“这里的景色太美了,佛塔也很壮观,感觉就像穿越到了古代,身临其境的感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真是太棒了。”一位来自中国香港的学生表示。

午后的阳光洒在兴寿镇辛庄村的创客街上,“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展板前围满了好奇的青年。“我们抓住北京市‘百千工程’机遇,从环境整治到业态创新,让‘空心村’变成了‘活力村’。听了兴寿镇工作人员的介绍,学生们频频点头。

随后,大家参观了辛庄文化市集、手工礼物坊和心迪咖啡等特色点位。“这间咖啡店让我们感触颇深,因为这里面的工作人员都是听障人士,也是中国台湾同胞创办的一间咖啡店,我感觉这不仅仅只是一个咖啡店,更是一个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以及传递社会温暖的一个平台。”中国台湾大学生黄佑威表示,很期待有更多的台湾同胞能够来到大陆,用共同的情感来传递社会的温暖。

当暮色临近,兴寿镇下苑村的万纪元工作室里仍回荡着惊叹声。在万纪元工作室,一幅60米长、8米高的巨幅画作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大家纷纷驻足欣赏。在砚滴博物馆,同学们了解了砚滴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据了解,下苑村通过挖掘本地艺术资源,以“艺术赋能”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实现了农文旅融合发展。

据了解,“在昌平向未来” 昌平港澳台及国际青年创聚营自启动以来,分别在4月组织学生参与明文化节,沉浸式感受明文化魅力;5月开展中国传统礼仪教学,深化文化认知;6月带领学生参访明十三陵永陵与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切实增进了青年群体对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认同。

“从明文化节到乡村探访,我们希望通过‘沉浸式体验’,让中外青年真正走进昌平、了解中国。”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昌平向未来”创聚营搭建了政企校协同的交流平台,未来将推出更多特色活动,让青年们在实践中感受发展、在交流中增进友谊,成为中外文化互鉴与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