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视近期的暗访报道再次撕开电动车治理的痛点:广西南宁“电动自行车一条街”已成“非法改装一条街”,商家直言“改个控制器就能到80km/h,换电机能破百”;北京查处的隐蔽窝点中,改装电动车时速可达100km/h,却仍挂着合规的白色车牌。新国标推行五年的25km/h
央视近期的暗访报道再次撕开电动车治理的痛点:广西南宁“电动自行车一条街”已成“非法改装一条街”,商家直言“改个控制器就能到80km/h,换电机能破百”;北京查处的隐蔽窝点中,改装电动车时速可达100km/h,却仍挂着合规的白色车牌。新国标推行五年的25km/h限速,在现实中沦为“数字游戏”,反而催生了庞大的非法改装黑产。
限速政策与民生需求的脱节,是乱象丛生的核心。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一针见血指出,这是“不骑车的人定出来的标准”。对全国超500万外卖骑手而言,25km/h的速度意味着超时罚款、收入减半,不解速根本无法完成配送任务;对通勤族来说,15公里路程按限速需36分钟,而合理提速后可节省10分钟。更别提偏远山区用户,低速电动车连陡坡都无法攀爬。需求倒逼下,“先上牌后解速”成行业潜规则,电商平台解码器销量超8000件,40秒即可破解限速。
改装带来的安全隐患触目惊心。非法改动控制器、加装电池包,导致电路系统 mismatch,自燃风险激增;单薄车架搭配80km/h时速,制动距离比合规车延长2倍,事故死亡率年增10%。更棘手的是,改装车事故保险拒赔率高达67%,伤者往往要自担数万医疗费。即便9月1日实施的新国标强化防篡改技术,也难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改装黑产。
当“堵”的思路走不通,“疏”的变革已现曙光。河南、大连等地悄然解禁摩托车后,销量暴涨30%;西安解禁8年的实践更具说服力:高峰时段摩托均速比汽车快44%,万车事故率年均下降10%,专用道覆盖路段事故率降低37%。摩托车的管理优势显而易见:需考驾照、买保险、装电子车牌,骑手违规会扣分,从源头提升了使用者的责任意识;其标配的ABS防抱死系统和高强度车架,安全性远胜改装电动车。
解禁摩绝非放任自流,而是回归精准治理。西宁2025年解禁后仅特定路段限行,重庆用AI摄像头抓拍炸街行为,这些“绣花针式”管理证明,摩托车完全可融入城市交通体系。公安部放宽摩托车驾照年龄至70岁、推行“一证通办”,更释放出政策转向的信号。
25km/h的限速初衷是安全,却在现实中制造了更大风险。当改装车带着安全隐患狂飙街头,当合规车无法满足民生刚需,不如顺势而为推进解禁摩。让老人代步选合规电自,通勤族选电摩,外卖行业用合规油摩,通过分类管理实现安全与效率的平衡——这远比“一刀切”的限速更符合城市治理的智慧。
来源:木瓜新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