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记忆山河文心——王尧《桃花坞》首发活动在京举行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7 19:02 1

摘要:“你想象哪里有桃花,哪里就桃花灼灼。”2025年9月24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共青团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和作家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家国记忆,山河文心——王尧《桃花坞》首发”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发表致辞。苏

“你想象哪里有桃花,哪里就桃花灼灼。”2025年9月24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共青团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和作家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家国记忆,山河文心——王尧《桃花坞》首发”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发表致辞。苏州大学文学院讲席教授、《桃花坞》作者王尧,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孙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剑澜,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书记颜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杨庆祥等出席了活动,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晓琴主持。

“《桃花坞》的价值和意义超越作品本身,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如何提高思想品质和艺术品质都是有启发性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发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桃花坞》的文学成就。《桃花坞》是一部非典型性的抗战小说,作者写知识分子的抗战是非常有特色的。书写了抗战给人的生活和精神带来的影响,以普通人日常的生活体现民族气节和对文化的坚守,展现了普通人的生命观、伦理观和价值观。同时,在整个大的抗战背景下,小说对苏州文化和人情百态的表现非常细腻,读到书中描写饮食、社交、恋爱的场景,令人感受到《红楼梦》的味道,但是在谈到知识分子的时候,又能体会到《围城》的感觉。王尧在小说的叙事和文化的表达上是用心至极,小到一个细节都感人至深,整体的文风散文化,文笔优美,饱含着文人气息。小说所呈现的艺术品质和思想品质,以及对当代文学,特别是抗战文学的贡献是非常值得总结和讨论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剑澜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革命先辈用鲜血与坚韧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图谱中永不褪色的坐标。80年后,我们需要用文学的力量铭记历史、传承精神,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这期人大首发推介的是新时代红色文学重点作品,这背后承载着特殊的时代意义和文化使命,推荐的红色文学始终以真为基,以善为魂,以美为形,将民族精神、时代价值融入鲜活的故事与丰满的人物形象中。长篇小说《桃花坞》,以江南方家三代人的命运为脉,串联起知识分子的精神成长与地域发展的历史变迁。用大历史中的小细节,时代洪流里的日常伦理,让民族气节与人生追求变得可感、可触、可共情,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以小见大、以情动人的优秀范例。

分享会开始前的赠书仪式上,王尧向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赠送了《桃花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党委书记颜梅书记代表文学院接受赠书并回赠纪念品。

《桃花坞》是王尧教授继《民谣》之后,创作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小说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追溯到辛亥革命,延伸到解放战争,用二十余万字书写了苏州桃花坞大街方家和黄家两户文人家庭的命运。谈到为什么会创作《桃花坞》这部小说,王尧认为,苏州的桃花坞大街本身就有很多标志性的东西,比如说它临近《红楼梦》中的阊门,又有钱钟书先生读过的桃坞中学等真实的地标,这里是非常有文化底蕴和新旧历史冲突的地方。小说的主角方后乐和黄青梅出生在知识分子的家庭,本身凝练了很多历史人物,后来又追溯到杭州,再延伸到昆明和哈尔滨。“我想把自己对现代思想史、知识分子命运的许多思考交织在一起,把历史、当下、和未来交织在一起,可以有这样一个时空来表达在民族存亡之际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书生意气和儿女情长。”

“读完这本书后我特别激动,完全出乎意料,这是一部很有分量的作品,与《民谣》的风格完全不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孙郁表示,《桃花坞》是一部让人想重新回望历史,来检讨我们旧有的文化理念的一本书。小说深刻描绘了法西斯入侵后中国社会与文化生态的变化,展现了保守主义、激进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潮的交织。作品通过方家三代人的命运,映射百年中国文化的分合变迁,叙事风格沉郁感伤,对消失的文明怀有眷恋,三位美好女性角色的离开更是强化了这种美学基调。书中呈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的命运,幽微之处见深远也是小说的一个特色。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指出,小说通过小人物的悲欢揭示大历史,展现了普通人在侵略下的抵抗。他表示,王尧作为长期专注于史料研究的学者,能写出这样一部长篇小说,可谓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不仅拼得是才华,还有体力,写这部抗战小说需要作者做大量的史料考据。”

创作《桃花坞》这部小说,王尧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具体到书中方后乐和黄青梅两人1942年高中毕业去昆明念书的路线,从苏州到昆明怎么走,以及西南联大1942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是什么,这些都做了详实查阅。“为了写这条路,我研究了三个月,查了很多交通史,还有人物传记,但都不能解决,因为其中有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选的这个时间点如果是5月上旬走,他们就从江苏到金华,又要从金华坐火车到江西,再到贵阳。但是我要写他们走的时候,恰恰是在5月底,那时候金华已经沦陷了,他们也不能从那里走。没有办法,后来重新看了浦江清的《西行日记》,发现浦江清去昆明的路线正好是和我所设计的一样,这样就让他们从安徽走的。”小说中有一卷专门交代了这个历程,这虽不是一部历史小说,但对历史的细节呈现是真实的。

活动现场,嘉宾们还探讨了在AI时代,文学存在的价值到底是什么等话题。本次活动的观众不仅有中国人民大学的在校生,还有社会上的热心读者。活动最后,与会嘉宾回答了读者提出的问题,整场活动气氛热烈。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晓琴主持活动

王尧为学生读者签字留念

作家出版社推荐

《桃花坞》

王 尧 著

作家出版社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学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

著名艺术家铁扬的文学作品:五卷本《铁扬文集》出版

毕飞宇:诚恳的力量,也是小说公信力的力量

排版:邓 宁

编辑:陈红刚

一审:刘岂凡

二审:刘 强

三审:颜 慧

作家出版社官方媒体矩阵

来源:作家出版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