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会内卷?这个问题其实很好理解。就像这个社会,创造了100块钱,其中50块分给了劳动人民,剩下的50块成为了资本和权力的收入。这个分配结构必然会导致经济失衡,下面是分析过程。
为什么会内卷?这个问题其实很好理解。就像这个社会,创造了100块钱,其中50块分给了劳动人民,剩下的50块成为了资本和权力的收入。这个分配结构必然会导致经济失衡,下面是分析过程。
获得资本和权力的人毕竟是极少数,他们得到了50块钱,不可能消费50块钱,他们可能拿出20块钱消费就已经足够了,因此他们获得的收入中,可能会有30块钱都存起来了。普通的劳动者获得了50元的收入,他们人数极多,人均收入极少,因此他们不得不把40块钱拿出来消费,10块钱储蓄起来。
普通人消费了40块,掌握资本和权力的有钱人消费了20块,他们总共消费了60块,还有40块储蓄了出来。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明明已经生产了100块钱的商品,但是只能够卖出60块,这个生产不可持续呀?因为生产过多,卖不掉啊,所以经济会通缩。
经济增长的本质其实就来源于2个:
第一就是越来越多的无业或者半就业人员变成全职就业人员,城市化就是一个这样的典型过程,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从1年只需要工作300个小时,变成了1年工作2400个小时,因此其生产能量大幅增长了7倍。
第二就是全职人员的劳动力效率提高了。传统的手工生产,1人1天只有1台的产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后,1人1天产10台,这效率就又提高了10倍。
就这样生产效率越来越高了,生产的财富越来越多了。但是这就产生了肠梗阻,生产很容易扩大,全社会生产了100块的产品,但是就是劳动分配决定了全社会只能消费掉了60块的产品。
第一,农民城市化。农民从农村走出来,脱离农业生产,但是依然需要消费来维持生存,因此其工作的收入也会形成增量的消费,也就是他的生产即构成了供给的一部分,但是也构成了消费的一部分。但是总体而言,供给大于消费,但是行业来看,城市化对食品、住宿等行业的消费带动显著高于其他行业,因此他必然带动食品、建筑行业的需求,但是对其他行业会形成挤压效应。
第二,生产效率提高,收入增加。有些公司技术进步比行业快,人均效率更高,人均产能更大,因此其职工会获得更高的收入。更高的收入,意味着有更多的钱可以用来消费了。但是总体而言,其供给增长的效应依然是高于生产的效应的。
第三,大规模的出口。不论是农民工城市化,还是技术与科技带来了效率改进,只要劳动者分配占比越来越少,都必然导致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越来越大,因此这个时候缓解矛盾的办法就是大规模出口,这样过剩的产品就通过国外市场消费来缓解。由于出口缓解了国内的生产与消费矛盾,因此技术进步还可以顺利的推动生产的增长,带动劳动者收入增加,从而扩大消费,从而也是有助于消化一部分的过剩产能。
但是出口型经济必然是不持久的,因为顺差不可能无限扩大,当顺差增长变缓甚至停滞后,出口就无法缓解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第四,用债务扩大消费。由于劳动者生产的产品自己无法消费,因此就创造了现代金融,居民通过抵押未来的收入,提前把未来的钱拿出来消费。掌握权力和资本的人,恰好有大量的财富储蓄,也有大量的放贷需求,因此这一环是非常容易顺利的打通的。
债务毕竟是债务,透支未来是需要还的,因此刺激信贷消费必然会抑制未来的消费。用债务驱动经济,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会发生明显的抑制消费的情况,因为有2种机制缓解了债务对未来消费的抑制:
1.全世界都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贬值的,也就是说,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债务和利息都是贬值的,也就是通过通胀贬值的方式,间接的把有钱或者有权人的财富贬值了,间接的增加了债务人的收入。这种通过通胀补贴收入的模式,增加了债务人的收入,也增加了债务人的消费能力,缓解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如果是金本位,债务无法通过通胀消失,那么用债务驱动经济,会迅速的导致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越来越剧烈,生产过剩必然导致经济危机。
2.债务可以拉动收入增长。债务扩大了,弥补了收入不足带来的消费不足,缓解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但是债务的消费是不均的,部分行业收益更多,因此它会带来部分行业扩张,从而带动这个行业的劳动者收入增长,消费需求也会增长。另外一部分行业由于需求没有增长,劳动者收入无法增长,劳动者转移,很多产能就无法释放,生产萎缩,供给减少,这样也缓解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第五,经济转型升级。经济转型升级时,部分行业不再适应居民需求,自然就会逐渐萎缩和消亡。但是投资行为是有惯性和依赖性的,一个靠房地产积累了海量财富的资本,一旦房地产消费不振,需求下降,这个时候它就得赔钱卖房子。赔钱卖房子,实际就是把曾经积累的财富向社会释放,因为它生产房子时,给出的订单都是花钱了的,成为了别人的收入,是提供了实在的社会需求。但是由于亏损经营,积存财富减少,实际形成了消费大于生产的效应,这是显著的改善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的。
这也就是说,经济转型越快,曾经依靠时代运气赚钱的老登,会因为经济转型加快,把曾经赚的钱会大量的赔出去,这就缓解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这就是为什么一旦经济增长停滞以后,必然要想办法推动科技的迭代与发展,因为只要科技的迭代与发展,才能把曾经的富豪老登和权力老登,踢下财富的宝座,迎接新登入场,继续玩新一轮的财富游戏。
一旦科技驱动效应变慢,导致经济增长变慢,那么社会的阶层就会迅速的固化,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就会越来越大,一旦矛盾无法调和,通过物理的方式消灭固化的老登,就成为了唯一且必须的选择。
美国为什么非常期待第四次科技革命,阻碍中国科技升级,就是因为美国一旦不再掌握科技主导权,无法率先拉起第四次科技革命,增长一旦放慢或者停滞,整个社会就会以肉眼可见的方式发生财富固化,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就会变得完全不可调和,随之而来的就是内战爆发,国家分裂,只有通过这种消消乐的方式完成财富和债务的同时的消灭,才能缓解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进入新一轮的循环。
第六,经济服务化。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是指生产的产品很多,但是老百姓收入没法完全买完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导致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会越积越深。但是如果把大量的人从财富生产岗位挪开,让他们从事服务业,这种方式可以显著的压制生产。譬如国内是需求60块钱的商品,那就只生产60块钱的,这样就形成了消费与需求的均衡。
这个时候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如果生产行业的劳动者生产了60块钱的产品,获得30块钱,消费27块钱的产品。权力和资本获得了30块钱,消费6块,整个社会的消费依然是33块钱,还有27块钱的产品卖不掉。这个时候大量的服务业从业者,理论是可以消费27块的,但是发现,它没有收入来源,因为劳动者只有3块钱的储蓄,权力和资本虽然有24块的储蓄,但是其人数太少,他们也无法消费掉接近40%的服务业。
这个时候只有一种方式可以让这个循环继续下去,就是压低产品的价格,形成服务产业和生产产业的剪刀差,把生产产业的收入转移给服务业的服务者。生产产业生产了60块钱的产品,但是只能获得20块钱的收入,其中40块钱就变成了服务业的收入了。
服务业几乎就是无成本的生产,只要完成服务交易就可以获得货币收入,购买生产者的产品。最高效的服务业生产就是嫖娼、包二奶,因为只需要几十分钟的身体支出,就可以获得大量的收入无成本转移。虽然嫖娼、包二奶不道德,但是在缓解生产和消费矛盾方面,没有任何一个产业比他们更高效。
第七,赚国际剪刀差。对生产者而言,明明生产了60块钱的东西,但是却只能卖20块钱,这个游戏是必然玩不下去的,因为没有人愿意干这种付出与回报不平等的事,因此随着经济服务化,生产必然会萎缩。这个时候就会出现生产倒闭,但是消费需求没有下降,这个时候生产小于消费的矛盾就会变得非常尖锐。
缓解生产小于消费矛盾的方式,只有1种方法,就是获取国际剪刀差。大量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成本低廉的生产产品,但是向发展中国家售卖价格昂贵的科技产品和高端服务业。譬如向发展中国家进口10块钱的产品,如果用国内劳动力生产,可能需要50块。省下的生产产品的20块钱全部转向生产高端商品和服务业,满足国内和出口需要。
这个时候发达国家会选择向发展中国家出口高端医疗设备、电信运营服务、机械设备等高端的高利润的产品。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10块钱的高端商品和服务业,就可以从发展中国家赚回10块钱,完成整个贸易的闭环。
发达国家用10块钱的高端商品和服务换取了在发达国家实际价值50块钱的产品和服务,这就是国际剪刀差。但是这个游戏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一旦出现了高端商品的竞争者或者替代者,导致发达国家高端商品出口需求减少,高端商品与一般商品的剪刀差急剧萎缩,发达国家就无法顺利的从发展中国家进口足量的一般商品,这个时候发达国家内部就会出现明显的生产供给不足,而消费需求没有下降形成的生产与消费矛盾。一旦这个矛盾无法调和,就会演变成恶性通胀。
由于发达国家经济过度服务化,一旦出现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服务业自循环的体系就会断了,整个服务业价格也会逐渐奔溃,服务业需求下降,失业大量增加,经济腰斩。这就是美国特别敌意中国的根本原因,也是美国开启贸易战,主动要求暂时休战的根本原因,因为一旦中国不再向美国出口,美国经济真的会停摆。
这也是美国强制要求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出去的根本原因,因为只有从中国转移出去,不论是那个国家,只要不完成工业化,发展高端产业,美国依然可以靠高端商品和服务业的出口,继续玩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剪刀差的游戏。
但是即使美国要求的供应链转移成功了,发达国家曾经的剪刀差游戏也会玩不下去,因为中国可以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性价比更高的高端商品和服务业,美国为主导的发达国家用少量高端商品和服务换发展中国家大量一般商品的游戏依然会玩不下去。因此,美国必然的下一个选择就是打造一个完全排斥中国的贸易体系。
美国逼迫盟友和部分生产性发展中国家打造排斥中国的贸易体系,这个体系内,中国将面临极高的关税和非关税门槛,无法向其中的生产性发展中国家出口性价比更高的高端商品和服务业,这个时候美国等一众发展中国家还可以继续玩出口高端产品和服务,进口大量一般产品的剪刀差游戏。
因此,美国打造这个贸易体系,必然会把越南、印度、墨西哥等人口又多,又有牛马精神的发展中国家纳入这个贸易体系,因为只有他们有能力生产大量的一般产品满足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廉价一般商品的生产需求。
我们内卷的本质就是生产能力大,但是生产者分配的收入又太少,出口又无法填补生产与需求的缺口,因此劳动者生产的产品无法消费掉,因此就会陷入越生产,收入越低,供给越过剩,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就越严重的困境。
第一,增加生产性劳动者收入,规范生产行为。最简单的就是增加每小时工时的收入,提高底薪标准,要求企业严格缴纳社会保险,释放劳动者的消费能力。
同时严禁生产企业通过加班增加产能,这样可以显著的减少生产量,缓解生产量和显著大于消费的尖锐矛盾。
另外,对生产产品设定更加严格的生产标准。优质的商品往往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劣质和一般商品需要更少的劳动力,通过设定非常严格的生产标准,不论是环保、安全标准,还是劳动者保护标准,都是可以大量消费劳动力的,这样就可以吸纳大量的失业群体,失业群体再就业,就可以显著的增强消费能力。
还可以对大部分行业实施就业执照,没有合法执照无法合法从事相关的生产。譬如对很多打螺丝岗位,要求员工必须具有电工执照、机械师执照,否则不能上产线打螺丝,这样就明显的限制了厂商招牌的范围,为了竞争更多劳动者,厂商只能选择给劳动者涨工资,劳动者者收入增加了,消费能力自然就增加了。这也就是欧美普遍实施合法执业的根本原因,连砍树都不能自己砍,必须花几千块钱请人砍。如果没有执照制度,恶意压低工价,恶意加班的情况就不可能禁绝。
第二,继续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内卷的根本原因就是有钱人分配的收入太多了,但是他们消费能力又有限,生产和消费的循环被打断了。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就是让曾经赚了大钱的人,通过经营亏损把钱吐出来。同时,旧产业逐渐凋零后,产能下降,供应下降,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也会因此缓解。
第三,大力老龄化人工智能,发展生命科学,发展延缓衰老的医学产品,刺激老年人消费需求。老年人由于体力不支,因此旅游需求会急剧萎缩。老年人担心健康问题,因此不会去夜摊吃宵夜。老年人怕生病,因此存大量钱以备急需。
如果有全自动驾驶汽车,如果人工智能行动支架,可以让老年人能够轻松全国旅游,轻松爬山越水,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会窝在小区里跳广场舞,而是会选择到处去看看。
如果有更好的人工牙齿,有更好的智能健康管理,有更好的大病治疗方案,老年人自然也会经常去光顾夜宵摊,带动消费。
老年人也是怕衰老的,如果有一款药,能够让老年人返老还童,或者显著的缓解衰老速度,那么我相信会有无数老年人愿意为此花上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第一,就是扩大债务,继续透支未来。如果是科技革命高速发展期,扩大债务也是短期办法,但是现在科技革命显然还没有显著的提振经济,也没有带动居民的消费热情,因此扩大债务缓解供给与消费矛盾,都会在未来产生更加严重的供给与消费矛盾。
第二,扩大出口。全球的需求是有限的,如果继续大规模的扩大出口,赚取大量的顺差,则必然导致进口国的反制,加大对中国商品实施高额关税,把中国商品挡在国门之外。扩大出口必须与扩大进口同步,只有进出口均衡,扩大出现才有持续性。但是进出口均衡,意味着出口扩大不会带来净需求,事实上是不具有缓解生产需求矛盾的,反而会加剧矛盾——我们以出口价格更高的机电产品,进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会越来越多,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多了,会对国内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产生冲击,导致失业增加。
第三,严打男女对立,对不涉及传播传染病的嫖娼行为只罚款罚没不拘留,不刑事处罚,鼓励婚育。男女性行为多了,依靠性转移的钱就多了,大量货币依靠性实现了再转移,这毫无疑问会带动消费需求。
第四,刺激服务业。服务业发展了,必然会抑制生产量,确实可以缓解生产与需求矛盾,但是服务业越发达,生产制造的利润就越低,产业向外转移的动力就越强,长此以往,最终一定会导致经济逐渐空心化。
来源:芒格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