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特朗普开了场“重大发布会”,一开口就炸了锅,他说孕妇吃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泰诺,会导致孩子得自闭症。
2025年9月,特朗普开了场“重大发布会”,一开口就炸了锅,他说孕妇吃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泰诺,会导致孩子得自闭症。
说实话,就算经历过新冠那阵儿的魔幻,听到这话我还是愣了半天,这结论也太没谱了吧?
其实这事儿早有预告,今年4月特朗普和小肯尼迪就放话,说9月要揭晓自闭症的真病因和治疗方案。
当时多数人都觉得,这就是小肯尼迪又在搞反疫苗的老一套,没太当回事。
谁能想到,几个月后居然整出这么个“大活”,现在不少美国人都吓得不敢吃泰诺了,连咱们这边都有人跟着犯嘀咕。
更离谱的是他们的论证逻辑。
发布会没给任何新科学证据,只说解决方案是吃亚叶酸这种维生素,还冒出句“古巴人不吃泰诺,古巴人没有自闭症,所以泰诺致自闭症”。
老实讲,我特意查了下,古巴虽然受制裁,可对乙酰氨基酚这种基础药还是能自己造的,这话纯属睁着眼说瞎话。
而且这已经不是特朗普第一次用这种“无A则无B”的逻辑了,之前两次更荒唐。
一次是说自己在中国没见过风电机组,所以美国建风电没意义。
这就像没见过米饭就说人不用吃饭一样,要知道中国现在可是全球第一风电大国,遍地都是风电场。
还有一次是让可乐把玉米糖浆换成蔗糖,说墨西哥可乐用蔗糖就没健康问题。
本来想觉得换蔗糖可能是好心,结果一查数据才发现,墨西哥每年死于可乐相关健康问题的人,比死于毒品的还多。
如此看来,特朗普这论证逻辑,从来就没跟“事实”沾过边。
特朗普这边说得热闹,科学界可没闲着。
2024年《JAMA》上发过一篇研究,分析了两百多万名新生儿的数据,结论很明确:孕期用对乙酰氨基酚和自闭症没关系。
这样本量摆在这儿,说服力肯定比空口说白话强多了。
当然也有小研究说两者有关联,但得搞清楚一个关键,孕妇为啥要吃对乙酰氨基酚?大多是因为发热、不舒服,这背后可能藏着感染。
而其他研究早就论证过,部分感染会增加自闭症风险。
所以真要找原因,感染说不定比药物更靠谱,只不过这事儿太复杂,谁也没法彻底说服谁。
还有个现实问题,想科学验证这事儿得做双盲实验,让两组孕妇分别用药和不用药。
但这根本违背伦理学,没人会这么干。
以前对乙酰氨基酚一直被当成孕妇能安全用的解热镇痛药,现在被特朗普这么一闹,孕妇们连退烧药都没得用了。
很显然,理性有时候也有局限,不是所有事儿都能靠实验说清,可也不能因为说清难,就往瞎编的方向跑啊。
自闭症这事儿之所以容易被阴谋论盯上,说到底还是因为家长太苦了。
家里有自闭症孩子,家长不仅要承受照顾的压力,连孩子为啥会生病都搞不清。
现代医学能做的也有限,顶多缓解些症状,比如帮孩子练语言、纠正行为,没法根治。
这种无助感,就给了阴谋论可乘之机。
而且自闭症本身特别复杂,它的学名是孤独症谱系障碍,说白了就是一大类症状像但原因可能差很远的病。
没有实验室或影像检查能确诊,全靠医生看症状判断。
人类到现在连自闭症到底是几种病都没搞明白,更别说找单一病因了。
阴谋论把原因归到泰诺上,其实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可这种简单,只会误导人。
新冠大流行也给这事儿添了把火。
这几年全球对医疗系统的不信任感都在涨,美国尤其严重。
美国医疗技术是先进,可普通人看病太贵了,不少人连医保都没有。
对比咱们中国,医疗覆盖广,价格也可控,大家对医疗的信任度就高不少。
很显然,美国民众本来就对医疗有怨气,特朗普这些阴谋论一出来,刚好戳中了他们的不满,信任度自然崩得更快。
别觉得美国的阴谋论跟咱们没关系,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这些反科学的说法正往中国传。
之前就有人问我,是不是真不能吃泰诺了,还有人开始怀疑疫苗、质疑常规体检。
说实话,这种跨洋传播的负面影响,比想象中还大。
咱们这边还好,医疗系统覆盖得广,大家平时能接触到医生,有疑问还能问专业人士。
可要是任由这些阴谋论扩散,保不齐有人会因为不信科学耽误看病。
并非明智之举啊,吃药、看病这种事儿,还是得听医生的,不能被国外的瞎话带偏。
现在美国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了,特朗普和小肯尼迪对公共卫生系统的冲击只会越来越大,没人能拦得住。
美国医疗技术短期内还是世界第一,可信任这东西一旦没了,再先进的技术也用不上。
就像有辆好车,可没人敢开、没人会修,最后也只能放着落灰。
对咱们来说,虽然隔着大洋,但思想上的动荡躲不开。
咱们得好好想想,怎么把科学科普做得更实在,比如用大家能听懂的话讲清楚自闭症的复杂,用真事儿打破阴谋论。
毫无疑问,美国这趟浑水给咱们提了个醒:公共卫生不只是技术的事儿,更是信任的事儿。
只要大家还信科学、信医生,就不怕阴谋论来捣乱。
来源:琴溪之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