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饲料销量来看,饲料销量降多增少,猪料、反刍料和水产料降幅明显,禽料表现较好。2024年,17家上市企业饲料销量8574.6万吨,同比下降3.4%,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27.2%,份额较2023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饲料总销量降幅大于饲料总产量降幅,说明商业
近日上市饲料企业陆续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
从饲料销量来看,饲料销量降多增少,猪料、反刍料和水产料降幅明显,禽料表现较好。2024年,17家上市企业饲料销量8574.6万吨,同比下降3.4%,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27.2%,份额较2023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饲料总销量降幅大于饲料总产量降幅,说明商业化饲料份额进一步下降,一体化规模养殖企业市场份额继续攀升,市场竞争加剧。其中,海大集团、天康生物、正邦科技、金新农、邦基科技和神农集团饲料销量逆势增长,傲农生物、播恩集团和天马科技销量降幅最大。
从营业收入来看,海大集团饲料销量逆势增长,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养殖稳健发展,海外业务量利双增,营业收入微降,位居榜首;新希望饲料销量下降,位居第二位。
从净利润来看,饲料企业净利润以增为主。海大集团盈利遥遥领先,主要是由于饲料业务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水产饲料业务逆势增长,海外饲料业务处于高成长期;通威股份亏损幅度最大。
大宗原料价格大幅下跌,原料成本大幅下降,饲料产品毛利率稳步提升,但部分企业以价换量,毛利率大幅下降。其中,神农集团、禾丰集团和通威集团毛利率增幅明显。
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整合持续加速,中小饲料企业生存压力不断加大,部分饲料企业研发投入大幅下降。
海外市场空间广阔,积极布局拓展海外市场……
2024年,中国饲料产业处于从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型的重要时期,饲料总产量有所下降。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31503.1万吨,比上年下降2.1%。分品种看,猪饲料产量14391.3万吨,下降3.9%;蛋禽饲料产量3236.1万吨,下降1.2%;肉禽饲料产量9754.2万吨,增长2.6%;反刍动物饲料产量1449.4万吨,下降13.3%;水产饲料产量2262.0万吨,下降3.5%;宠物饲料产量159.9万吨,增长9.3%;其他饲料产量250.1万吨,增长4.1%。
市场博弈加剧,头部企业主导产业整合,加速出海
下游养殖结构呈现规模化、集中化趋势,散养户大量退出,一体化规模养殖场份额增长。商品饲料市场空间萎缩,市场博弈加剧,利润空间被持续挤压,低效产能陆续出清,行业整合速度加快。
大型饲料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单厂规模、企业集团的整体规模、头部企业的集中程度都在提高。竞争优势不足、经营不善的中小饲企或整合重组,或退出市场,大企业由于综合实力较强,在竞争中优势越来越明显。
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和产能过剩,龙头饲料企业通过海外投资建厂、并购等方式,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尤其在东南亚地区,中国饲料企业凭借优秀的配方、成本、采购等能力不断向海外地区扩张,市场份额正在快速提升。东南亚地区,以印尼、越南、埃及为核心国家,以孟加拉、菲律宾、缅甸为重点国家。
全国10万吨以上规模饲料生产厂1032家,比上年减少18家;合计饲料产量19468.3万吨,比上年下降0.9%,在全国饲料总产量中的占比为61.8%,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国有11家生产厂年产量超过50万吨,较上年持平,单厂最大产量133.1万吨。年产百万吨以上规模饲料企业集团34家,比上年增加1家;合计饲料产量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55.0%,比上年减少1.2个百分点;其中有7家企业集团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
原料成本下降与下游需求减弱交织,降本增效成为行业共识
饲料原料价格以跌为主,玉米、豆粕等大宗原料价格跌至四年新低,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添加剂原料价格上涨,饲料原料使用成本同比大幅下降。其中,国内玉米均价2317元/吨,同比下跌16.5%;国内豆粕均价3239元/吨,同比下跌24.9%。按市价计算,饲料原料使用成本同比下降18.7%。
图1:原料价格及饲料成本变化
饲料产品趋向多元化,饲料品种进一步丰富,降本增效成为行业共识。饲料企业根据原料市场行情变化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配方和原料采购,配方结构趋向多元化。技术创新和绿色环保成为重要竞争要素,生物发酵饲料等新型产品的需求增加,水产料方面出现由沉性颗粒料向浮性膨化料的升级,其他品类上出现根据饲喂阶段越来越细分的料种。
饲料企业节粮成效持续巩固。全年饲料生产企业的豆粕用量比上年减少206万吨、下降4.7%,小麦、稻谷用量分别下降52.8%、51.3%,玉米增加793万吨、增长7.6%。谷物和豆粕等饲料粮在饲料中合计占比为59.5%,比上年减少0.3个百分点。
根据上市饲料企业年报来看,上市饲料企业营收降多增少,受累于饲料销量下降和饲料产品价格下跌;部分饲料企业继续向养殖下游扩张,受养殖业务改善提振,盈利大增;原料成本下降,饲料产品毛利率小幅上升,饲料企业继续优化产品结构,增加替代原料使用。商业化饲料销量下降,一体化饲料销量增长明显,部分饲料企业减少研发投入。根据年报数据显示,其中17家上市企业饲料销量8574.6万吨,同比下降3.4%,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27.2%,份额较2023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上市饲料企业总销量降幅大于饲料总产量降幅,说明商业化饲料份额进一步下降,一体化规模养殖企业市场份额继续攀升,市场竞争加剧。
饲料销量下降叠加产品价格下降,营业收入大幅下降
从营业收入来看,海大集团饲料销量逆势增长,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养殖稳健发展,海外业务量利双增,营业收入微降,位居榜首;新希望饲料销量下降,且转让了白羽肉禽和食品深加工板块的控股权,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7.27%,位居第二位;通威股份饲料销量下降,且由于光伏产品价格大幅下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3.87%,位居第三位。
图2:营业收入及同比变化
图3:饲料收入及同比变化
饲料保持盈利,养殖扭亏为盈,净利润明显改善
从净利润来看,饲料企业净利润以增为主。海大集团盈利遥遥领先,主要是由于饲料业务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水产饲料业务逆势增长,海外饲料业务处于高成长期。通威股份亏损幅度最大,主要是由于新能源产业产能逐步释放,阶段性产能过剩引发产品价格快速下滑,但饲料业务利润水平同比继续提升;其他企业净利润明显改善,部分企业扭亏为盈,部分企业亏损幅度明显缩窄。
图4:净利润及同比变化
饲料销量以降为主,市场份额首降,竞争加剧
从饲料销量来看,饲料销量降多增少,猪料、反刍料和水产料降幅明显,禽料表现较好。17家上市企业饲料销量8574.6万吨,同比下降3.4%,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27.2%,份额较2023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饲料总销量降幅大于饲料总产量降幅,说明商业化饲料份额进一步下降,一体化规模养殖企业市场份额继续攀升,市场竞争加剧。其中,海大集团、天康生物、正邦科技、金新农、邦基科技和神农集团饲料销量逆势增长,傲农生物、播恩集团和天马科技销量降幅最大。
图5:饲料销量及同比变化
毛利率稳步提升,部分企业以价换量
大宗原料价格大幅下跌,原料成本大幅下降,饲料产品毛利率稳步提升,但部分企业以价换量,毛利率大幅下降。其中,神农集团、禾丰集团和通威集团毛利率增幅明显,分别增长8.75个百分点、2.21个百分点和1.57个百分点;正虹科技、邦基科技、正邦科技毛利率降幅明显,分别下降4.46个百分点、4.41个百分点和4.07个百分点。
图6:饲料毛利率及同比变化
生存压力不断加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大幅下降
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整合持续加速,中小饲料企业生存压力不断加大,部分饲料企业研发投入大幅下降。其中,通威股份、海大集团和大北农研发投入位居前列,分别为15.1亿元、8.6亿元和6.8亿元;禾丰股份、傲农生物和粤海饲料研发投入降幅明显……
图7:研发投入及同比变化
海外市场空间广阔,积极布局拓展海外市场
海大集团,海外地区饲料外销量236万吨,同比增长约40%,中期目标720万吨。在东南亚地区,公司以越南、印尼为核心,已在积极拓展孟加拉国、柬埔寨、缅甸等市场;在非洲,以埃及作为桥头堡,逐步向东非、中非市场延伸,目前已在积极开拓尼日利亚、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市场;在南美洲地区,公司以厄瓜多尔为根据地,已组建团队准备开拓巴西、智利等周边国家。
新希望,国外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同比下降0.22%,占营业总收入的19.44%,毛利率为9.52%,同比增长0.71个百分点。最早走向海外市场的中国饲料企业之一,于1999年在越南建立了海外的第一家饲料厂。经过 20 多年的布局与优化,公司在海外已经形成了清晰的梯次市场,以印尼、越南、埃及为核心国家,以孟加拉、菲律宾、缅甸为重点国家。
禾丰股份,国外营业收入达到5.5亿元,同比增长32.84%,毛利率为6.19%,同比增长0.18个百分点。公司积极布局拓展海外市场,在具有较大畜牧业发展潜力的国家……
来源:大嫂养猪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