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强行切出一大块蛋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7 17:03 1

摘要:韩国军火出口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从一个依赖别人援助的国家,摇身一变成为全球武器市场上的搅局者,硬生生从老牌大国手里抢走不少订单。过去几十年,韩国军工产业像坐了火箭一样窜起来,靠着政府扶持、技术引进和低价策略,挤进了国际军贸的前列。别看韩国国土小,人口也就五千万出

韩国军火出口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从一个依赖别人援助的国家,摇身一变成为全球武器市场上的搅局者,硬生生从老牌大国手里抢走不少订单。过去几十年,韩国军工产业像坐了火箭一样窜起来,靠着政府扶持、技术引进和低价策略,挤进了国际军贸的前列。别看韩国国土小,人口也就五千万出头,但它的国防工业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只会组装美式装备的小作坊了。现在,韩国出口的坦克、火炮、飞机和潜艇遍布东南亚、欧洲甚至中东,2022年出口额一度冲到173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九,压过了不少传统玩家。这不是运气好,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当然也伴随不少问题,比如技术依赖和质量隐患。

回想韩国军工的起步,得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说起。那时候,韩国刚从战争废墟中爬出来,军队装备基本靠美国人给,自主能力几乎为零。朴正熙上台后,看到美国开始减少海外驻军,觉得不能老指望别人,1969年推出自主国防政策,1970年成立国防科学研究所,专门搞武器研发。政府还通过法律鼓励私企投资军工,1974年启动栗谷计划,大笔资金砸进去,推动军队现代化。到七八十年代,韩国从生产弹药和轻武器起步,逐步掌握装甲车和中小型舰艇技术。九十年代,产品线扩展到主战坦克和火炮,2003年卢武铉政府又搞出国防改革2020计划,重点采购指挥控制系统。2010年底,韩国基本实现基础武器的自主研制,这为后来出口打下底子。

进入21世纪,韩国军工开始往外走。早期买家主要是菲律宾、印度、泰国这些东南亚和南亚国家,产品以K-9自行榴弹炮和FA-50教练机为主。K-9这玩意儿成了明星,价格只要350万美元,比德国PzH2000便宜一半多,作战性能差不多,欧洲国家如芬兰、挪威、波兰和爱沙尼亚都买了账。海军方面,张保皋级潜艇和独岛级两栖攻击舰瞄准东南亚市场,空军FA-50出口到波兰、菲律宾、伊拉克、泰国和哥伦比亚。

2017年起,中东富国加入,阿联酋买了61亿美元的导弹和防空系统,沙特2023年也签了天弓-2防空合同。出口额从2000年全球第31位,2021年70亿美元,2022年173亿美元,2023年135亿美元,2024年降到95亿美元,但还是稳在前十。SIPRI数据显示,2020到2024年韩国出口份额2.2%,增长4.9%,波兰占了46%的份额。

韩国这套打法,核心是搭美国便车。韩美共同防御条约让韩国武器和北约体系兼容,买家不用担心后勤问题。韩国还直接引进美国技术,降低研发成本,比如海马斯导弹韩版只要4万美元,美国原版15万。价格战是杀手锏,K-9比美国M109A6便宜400万,法国凯撒便宜190万。加上生产速度快,俄乌冲突爆发后,波兰急需补库存,美国德国法国供不上,韩国赶紧上货,成了救急高手。2022年波兰国防预算翻番,军队从14.4万扩到30万,还得给乌克兰捐旧货,本国产能跟不上,韩国就成了首选。2024年,韩国对北约国家出口排名第二,份额6.5%。

政府在里面起大作用。从本世纪初,韩国就把出口写进国防顶层文件,目标是2020年前进前十,现在超额完成。军方主导销售,国防部直接和外国政府签合同,企业如现代、韩华、大宇只管生产,不插手议价。这套机制高效,但也让企业议价权小。美盟扶持是关键,美国提供技术支持,韩国让渡部分权利,比如允许驻军。韩国武器深度绑定美国体系,出口时降低兼容风险。国际局势帮了大忙,冷战后欧洲国防工业收缩,坦克火炮项目少,韩国抓住空档,以低价、齐全、可靠推销。东欧国家需求旺盛,韩国业务扩张快。

当然,韩国军工不是没短板。核心技术缺口大,依赖美国,卖武器得符合美方控制。2015年,向乌兹别克斯坦卖T-50教练机就被美国叫停,因为用美制发动机,怕技术外泄。装备可靠性也成问题,K-9从2005到2015年炸膛20多次,2010年张保皋潜艇螺丝松动停航,2022年菲律宾FA-50战机只有5架能飞,其他故障停飞。这影响发达国家口碑,他们更看重质量而非价格。出口规模大,也蚕食其他国家市场份额,特别是那些关键零件靠友商的国家,怎么分利是个难题。主要出口国不会坐视不管,未来竞争更激烈。

总的,韩国军工切蛋糕,靠实打实努力和时机。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政策技术市场三结合。未来路长,挑战多,但势头在。全球军贸变数大,韩国位置稳不稳,拭目以待。

来源:赖正直20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