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摘要:天书回篆字体设计方案是依据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汉字部首表》的要求,在吸收篆书字形形式美感的基础上,以传统回纹造型艺术化处理现代汉字笔画方式,以标准化部首设计,形成一套新型的,具有吉祥表现意义的艺术汉字。与单纯复刻古法不同,他在创作中特别注重“
天书回篆字体设计方案是依据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汉字部首表》的要求,在吸收篆书字形形式美感的基础上,以传统回纹造型艺术化处理现代汉字笔画方式,以标准化部首设计,形成一套新型的,具有吉祥表现意义的艺术汉字。
与单纯复刻古法不同,他在创作中特别注重“回”的意境表达。每个字都似乎有一种回旋轮转的动势,笔画间保持连贯气韵,这既是对传统书法“气韵生动”理念的致敬,也是基于现代视觉规律进行的科学优化。
“我的设计试图在古典艺术基础上构建一套符合当代审美的新视觉语言。”李海湖解释道。
华闻之声新媒体联播网(撰稿:梁东东)横竖撇捺间流淌的不仅是墨色,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李海湖的工作室堆满各种手稿和校样,还有宣纸、卡纸和画布,上面是他十年磨一剑的“天书回篆”字符。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宇宙,藏着我们祖先看待、记录和沟通世界的方式。”
李海湖轻轻摊开刚刚通过版权登记的“天书回篆设计方案”,眼神里满是完成一项重大文化创作任务之后的欣慰,也满布激情和些许疲惫。这份证书公开确认了他及其重要助手李思蒽,共同对这套融合古典艺术智慧与现代设计美学的字体系统享有的著作权。
创作起源由十年前李海湖收藏的一枚枚汉代印章开始,上面回旋曲折的文字触发了他最初的灵感。“汉字设计不仅是笔画组合,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在他看来,信息化时代虽然字体繁多,但真正能够承载汉字造字智慧与视觉谱系的原创设计却寥寥无几。
天书回篆的灵感来源与设计哲学
李海湖的“天书回篆”并非凭空创造,而是深植于他对汉字演化史和当代汉字美术应用的深入研究。
他提到,天书回篆字体设计方案是依据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汉字部首表》的要求,在吸收篆书字形形式美感的基础上,以传统回纹造型艺术化处理现代汉字笔画方式,以标准化部首设计,形成一套新型的,具有吉祥表现意义的艺术汉字。
“我的设计试图在古典艺术基础上构建一套符合当代审美的新视觉语言。”李海湖解释道。篆书作为汉字早期形态,其圆润对称、自然物象的造型特点为他提供了丰富养料。
与单纯复刻古法不同,他在创作中特别注重“回”的意境表达。每个字都似乎有一种回旋轮转的动势,笔画间保持连贯气韵,这既是对传统书法“气韵生动”理念的致敬,也是基于现代视觉规律进行的科学优化。
因此天书回篆又被称为回纹字体或回纹汉字。
李海湖认为,字体设计的关键在于平衡传统与创新。“一味模仿古人,字体难以适应独特的呈现;完全抛开传统,汉字则会失去灵魂。”
无独有偶,中国美术学院韩绪教授自2021年开始,也在主持实施一个“汉字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项目。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旨在梳理汉字视觉谱系,探索信息化时代的汉字设计新方向。
看来,有想法的时代艺术家们的思维与创作方向都是相似的。
版权登记的过程与意义
谈到版权登记,李海湖坦言这是保护原创不可或缺的环节。“字体作为美术作品,独创性体现在线条、结构及整体审美意义上。登记版权不仅是确认权利归属,更是对原创精神的尊重。”
他回忆登记过程:准备作品样本、身份证明、创作说明书等材料,提交至版权保护中心,经过审核后获得作品登记证书。整个过程约需30个工作日。
“特别是创作说明书,需要详细阐述创作意图、过程及作品的独创性。”李海湖特别强调这一点。“
对于近年来字体版权纠纷增多现象,李海湖认为这反映了社会对知识产权重视程度的提升。“版权登记为字体商用提供了明确法律依据。使用者获得授权,创作者获得收益,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汉字设计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
李海湖对汉字设计有更宏大的愿景。“字体是文化的载体,通过笔画和结构传递着民族审美与哲学思考。”
他赞许近年来国家在汉字保护与创新方面的投入,如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对汉字设计的支持。这些项目帮助学界从设计学视角梳理汉字视觉谱系,为相关艺术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天书回篆”尝试在视觉层面沟通古今。例如,他将篆书中的自然意象(如“水”的流动感、“山”的稳重感)融入现代字形,让欣赏和使用者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传统美学的意境。
对于汉字创新设计的未来,李海湖抱非常乐观的态度:“随着汉字美育普及和跨文化传播需求增长,融合传统智慧与当代审美的字体将拥有广阔空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创新中保持对文化的敬畏。”
给年轻字体设计师的建议
基于多年创作经验,李海湖给年轻设计师提出了四点务实建议:
夯实基础:深入理解汉字演化史和各书体特点,这是创新的根基
关注技术:熟悉数字化设计工具,了解字体在视觉显示中的规律
保护原创:完成设计后及时进行版权登记,提前布局维护好权益
寻求平衡:在艺术表达与功能需求间找到平衡点,既美观又易读
他特别强调版权意识的重要性:“字体设计投入大、周期长,版权登记是保障创作者权益的基本方式。一旦发现越权行为,登记证书结合创作手稿将成为维护权益的有力证据。”
对于商用字体,李海湖建议设计师明确授权范围和使用方式,“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用户负责”。
三大工作助推汉字艺术和文化出海
为积极推动汉字艺术的深入发展,大力弘扬中华文脉,李海湖工作室正在筹备实施三项工作:
一是汉字艺术走入100个国家的文化出海工程;
二是以天书回篆为载体,以汉字艺术为表现形式,免费授权培育100个连锁品牌;
三是天书回篆走进100座中国名山文旅工程。
现在,李海湖的“天书回篆”正与相关文化机构开展品牌视觉设计和数字化展示协作。工作室墙上挂着一幅用新字体书写的老子《道德经》名句:“大巧若拙”。这套字体的笔画在纸面上回旋宛转,既古朴又充满未来感。
“未来的汉字设计,应当既能向内深入挖掘传统精髓,又能向外探索跨文化传播的新路径。”李海湖说。他的工作室正在开发“天书回篆”的多版本艺术表现形式,既有纯艺术作品,也有艺术主题的商业及文创衍生品,希望让更多人群通过汉字艺术理解东方美学。
天书回篆艺术成果将于近期正式发布。
李海湖简介:
李海湖,又名海湖李,湖南长沙人。道兴读书会、天师弘道会主持人,道家文化多样性的创作者,李海湖工作室主创。
著有《创道记——中国道教正一天师道创业史》《天圆地方——九宫八卦的传统建筑哲学和人居智慧》《会听音乐更健康——中国传统五音养生科学指南》《天书回篆——道家能量艺术字典》及其相关文化、艺术创作。
第二届全国藏汉双语诗歌大赛全国十强汉语诗人!
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
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会员
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文创时尚产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智业战略专业委员会委员
图片来源:李海湖工作室
同步分发华闻之声新媒体联播网聚合媒体
责任编辑:胡宇春
来源:华闻C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