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经常吃猪牛羊肉,不仅促癌,增加糖尿病风险,还容易痴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7 15:52 1

摘要:小时候总听爷爷说:“无肉不欢,红烧牛肉、糖醋排骨一天不吃,这胃口都提不上来。”这种朴素的“荤腥为主”早餐,成了张大爷几十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直到最近一段时间,他开始记不住家门口的路,家人带他去医院体检,医生看完报告时表情凝重:“红肉吃太多,你得小心了。”或许你

小时候总听爷爷说:“无肉不欢,红烧牛肉、糖醋排骨一天不吃,这胃口都提不上来。”这种朴素的“荤腥为主”早餐,成了张大爷几十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直到最近一段时间,他开始记不住家门口的路,家人带他去医院体检,医生看完报告时表情凝重:“红肉吃太多,你得小心了。”或许你也发现,身边不少朋友,每餐红肉都得占个主角。

可是红肉吃多,真的会带来健康隐患吗?越来越多的研究,给出了颠覆传统的答案。不仅“伤身”,甚至和癌症、高血糖、认知障碍悄悄相关。是不是每一块猪牛羊肉,都和“催命符”沾边?红肉怎么吃,才能既解嘴馋、又远离风险?尤其是第3个细节,很多人平时忽视了!

近年来,哈佛大学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多项权威研究对猪、牛、羊等红肉摄入与慢性疾病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所谓红肉,主要包括猪肉、牛肉、羊肉等哺乳动物肉。相比鸡肉、鱼肉等“白肉”,红肉含有更高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更是将加工红肉明确列为2A类致癌物,日均摄入超过100克红肉,将导致结直肠癌风险提升12.6%,而每周食用5次以上的猪牛羊肉,会使2型糖尿病发病率提升至18.3%

专家表示,大量红肉中的亚硝胺、杂环胺类物质,烹饪中高温烧烤或煎炸,更易诱发DNA损伤,增加肿瘤风险。近期《柳叶刀·公共卫生》的一项10万人队列大数据发现,中老年高频红肉摄入者认知障碍症风险提升26%,尤其是男性和长期以“肉食为主”的族群。因此,“无肉不欢”的背后,真有被低估的健康陷阱。

研究显示,长期高频摄入猪牛羊肉,具体对身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癌症风险上升。不仅结直肠癌,部分红肉摄入量排名前10%的成年人,膀胱癌、胰腺癌等发病率同样高于平均值8%-14%。

其次代谢负担加重,高血糖隐患加剧。猪牛羊肉中的饱和脂肪会损害胰岛素敏感性。2022年协和医院回顾性研究发现,每天摄入>80g红肉者,空腹血糖均值较低人群高出1.1mmol/L。

最后加速认知衰退,痴呆风险增加。动物蛋白过量摄入、伴随肥胖与血脂异常,被视为诱发脑血管变性、增加阿尔茨海默病概率的关键因素。

更为隐蔽的是,大量重口味红肉摄入,还常常伴随盐分超标、内脏脂肪堆积、肠道菌群失衡等隐患,诱发身体多器官隐患,“不是你以为的只是变胖这么简单!”尤其是家里有糖尿病、高血压及认知功能减退家族史的人群,饮食过量红肉更需引起足够关注。

权威营养学者建议,其实,“一口都不吃”并非强制标准,“科学吃肉,适量才是王道”。首先每周猪牛羊肉总量控制在350克以内,单次摄入不宜超过50克。以每餐一小块手掌心大小为例,既能满足营养不乏味,又降低慢性病风险。

其次鼓励以蒸、炖、煮、汆等低温少油烹饪方式,减少高温油炸烤制,避免致癌物积聚。避免搭配高盐熏制食品与腌制蔬菜,合理膳食纤维如杂粮、蔬菜同食,可辅助减少胆固醇吸收与肠胃负担。

再次建议一半以上的动物蛋白替换为鱼肉、鸡胸肉、豆制品等白肉或植物蛋白,不仅蛋白质结构更优,同时更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中国营养学会2023膳食指南强调:“成年男性每日动物性蛋白

还要关注一点,建议45岁以上中老年人定期做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检查,更早发现红肉相关慢病隐患,早预防早干预。

你看,所谓“无肉不欢”只是时代的刻板记忆,而健康,往往就在日常饮食的每一小口选择里。从今天起,科学“谋肉”,少量多样、搭配合理,才是既享口福又守健康的明智之选。

当然,每个人的具体健康状况、基础疾病和生活习惯不同,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如有相关症状或长期不适,请务必前往当地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面诊评估是否适合调整用肉结构。谨记,合理饮食不是一朝一夕,持之以恒才能让健康悄然绽放。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世卫组织红肉与加工肉类致癌证据回顾,《柳叶刀肿瘤学》2015
3.2023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4.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Red Meat: How Much Should We Eat?”
5.《柳叶刀·公共卫生》“Red meat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ognitive declin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6.“Dietary Patterns and Type 2 Diabetes Risk in Chinese Adults: a Prospective Study”, Diabetes Care, 2020
7.“High Consumption of Red Meat and All-Cause Mortality”, BMC Medicine, 2019

来源:健康之道牛医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