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22年以来,团市委围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百千万工程”重点工作,结合青年发展需求,深入推进兴乡青年人才培养,连续4年会同相关市直单位、企业等举办“蜜蜂计划”公益培训项目。值得一提的是,“蜜蜂计划”品牌项目经过更新迭代,已于今年进一步拓展为“蜜蜂青创”系列
“让青年创客在乡村振翅
让蜂群效应在田野绽放”
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需要坚实的政策支撑、
畅通的资源协调
更需要无数心系乡土的青年人才投身其中
如何帮助青年沉浸式了解乡村、
增长乡村运营技能?
广州共青团以“蜜蜂”之名
书写着自己的答卷
自2022年以来,团市委围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百千万工程”重点工作,结合青年发展需求,深入推进兴乡青年人才培养,连续4年会同相关市直单位、企业等举办“蜜蜂计划”公益培训项目。值得一提的是,“蜜蜂计划”品牌项目经过更新迭代,已于今年进一步拓展为“蜜蜂青创”系列活动,初步探索出了“理论学习+项目共创+实训路演+专家问诊+赛事对接+市集展示”的兴乡青年人才培育链条,构建起服务青年返乡下乡创新创业的生态体系。
兴乡青年分享返乡创新创业经验
立足乡村实际课题写好青春答卷
“90后”白云区大源村村干部李慧妍在参与“蜜蜂计划”培训期间走进不同村落实地研学,学习到如何将生态资源、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这些宝贵的经验让我认识到,乡村运营需要因地制宜,既要保留乡土特色,又要创新发展模式。”李慧妍说。
据悉,2025年广州“乡村运营青年CEO培育·蜜蜂计划”迎来了学员规模与结构的“双跃升”:不仅人数扩大至350名学员,培训对象也聚焦为已参与乡村经营实践、有一定基础的乡创先锋。
“蜜蜂计划”四期覆盖广州7个涉农区,吸引了众多颇具经验的乡创青年携项目参与——致力于农业数字化创新的蜜蜂学员杨宗谨在返乡创业中不断探索养殖“水稻+禾虫”模式,通过引入AI智能检测硬件实现数字化科学养殖+轻量化人力管理,项目已经带动全省100户种植户,种植面积2300亩,年均每亩增收1万元以上;蜜蜂学员王静及其团队以数字化为工具,为都市人打造梦想田园生活的“壹点耕云·云上私家菜园”,为城市家庭供应本地应季种植新鲜健康蔬菜,为周末田园社交生活、亲子农耕、自然教育提供空间。
“蜜蜂计划(四期)”学员在佳松岭村进行现场教学
“蜜蜂计划(四期)”学员在从化区鳌头镇越秀风行田园进行专题授课
“来到‘蜜蜂计划’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优秀青年乡创者,大家可以彼此鼓励、协作共赢、资源共享!”来自花都区梯面镇红山村的王庆强是一名乡村职业经理人,他一直探索着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的方法。在“蜜蜂计划”,他如愿对接到专家导师资源、获得了产品展销机会、引入了潜在合作渠道,为红山村的整村项目运营拓展了发展空间。
“00后”乡村创客秦宇称自己的工作是“用艺术唤醒乡土,用体验连接城乡”,他致力于通过打造平台引领青年传承非遗、推动非遗产品市场化,进而带动乡村文旅项目发展,希望能将自己运营的“擂茶会客厅”项目在广州落地。“‘蜜蜂计划’就好像是一个‘智慧的蜂巢’——创业导师一针见血的指导,帮我理清了品牌定位和商业模式;与其他青创伙伴的交流碰撞,帮我打开了思路,不再闭门造车。”
据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蜜蜂计划”区级班培训期间,学员们围绕乡村咖啡项目和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产业项目进行策划,针对各村实际情况形成一批项目方案,如“东风村地铁直达都市农夫”“上西村乌鬃鹅特色产业”等,获得了当地村集体的高度认可。
赛事引领激发青年乡创动能
今年,“蜜蜂计划”与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蜜蜂”青创小赛深度结合,以“乡咖产业”为核心,以赛促学、以赛促创。“蜜蜂”青创小赛分为创业赛道和创意赛道两大类别,自4月启动报名以来,经过广泛发动招募,总报名人数达820人
“蜜蜂”青创小赛复赛现场和决赛现场
小赛期间,一批由青年主理、落户于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的乡村咖啡馆与文旅综合体项目也借由赛事平台崭露头角——如选址于正果驿站,提供咖啡茶饮、文化体验、旅游咨询等多样服务的咖啡文创品牌“正果印记”;融合了本地农产、绿道和景区资源打造的“莲塘村—塘畔匠心咖啡馆”;创新研发乌榄咖啡,让百年乌榄树在咖啡香中苏醒的“生命树咖啡馆”等。
四川女生张若渔及其团队凭借《青年乡咖工坊》项目在此次“蜜蜂”青创小赛中获得创业赛道一等奖,他们在从化区罗洞工匠小镇打造了一个集咖啡消费、共享办公、教育培训、文化传播、公益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功能的青年创客社区空间。“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倾听社区与乡村的真实需求,思考外来创客与本地村民如何共生共创,让文化真正走入日常、服务人心,让产业带动更多人就业。”张若渔说。
斩获“蜜蜂”青创小赛创意赛道一等奖的,是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北斗九星”突击队,他们通过“杨桃+咖啡”的青春创意,让增城区中新镇南池村以杨桃种植为“一村一品”的特色广为人知,助力乡村产业破局。突击队队长廖一格认为,要推动青年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可将为兴乡青年提供精准技能培训作为重要抓手,围绕乡村在地资源设计培训内容,聚焦产业融合开展实战培训。
在2025年“创青春”广东“百千万工程”兴乡青年创业大赛广州市赛中,蝴蝶谷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获得一等奖。广州市青云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团队依托花都区梯面镇独特的蝴蝶、青竹等乡土生态文化,打造了蝴蝶特色科普研学、精品民宿、山水甜竹笋农产品推广等独特乡村文旅IP,推广了这处坐落于广州市郊的“世外桃源”。“从市赛夺冠到省赛交流,兴乡青年创业大赛让我们学会了跳出‘经营者视角’,用投资人思维审视项目短板。”项目负责人杨阳说。
据悉,2025年“创青春”广东“百千万工程”兴乡青年创业大赛广州市赛共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共20名,并择优推荐参加“创青春”省赛、十二届中国青年创青春大赛等。
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办好2025年“创青春”广东“百千万工程”兴乡青年创业大赛广州市赛、“蜜蜂”青创小赛等赛事活动,有助于进一步凝聚青年力量,做好乡村青年人才的引育留用工作,激发兴乡青年创新创业动能,为广州市“百千万工程”持续注入青春动能。
市集引流搭建兴乡资源对接平台
今年5月,在增城区正果镇举行的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兴乡青年甜蜜市集吸引了50余家特色商户参与,涵盖了特色乡货、婚庆服务等“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消费需求,并策划青年乡货直播角、正果甜蜜手信及文创制作体验区等互动专区,以甜蜜经济为核心,全方位展现青年创业的蓬勃活力与乡村经济的丰富多样性。
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兴乡青年甜蜜市集在增城区正果镇举办
“我们希望通过汇聚爱心企业的甜蜜乡货,将引流青年入乡、文旅路线设计、甜蜜经济消费融入引领区产业规划,营造‘有喜事、到正果、逛市集、享幸福’的甜蜜氛围。”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兴乡青年甜蜜市集部分商户
主题市集的形式,为构建“乡货出村、乡咖引流、乡创落地”的生态闭环展示了鲜活范式,也为搭建青年乡创资源要素对接平台、展现返乡兴乡成果提供了有效抓手——9月29日,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蜜蜂青创小赛成果交流暨“绿水青山 中意从化”乡咖市集活动将在从化区罗洞工匠小镇百匠园举办。
届时,不仅将在活动上发布“乡情大调研报告”“引领区乡咖地图”等系列成果,从“蜜蜂计划”区级班脱颖而出的优秀学员也将再度踏上市级班新征程,深入引领区真实场景中调研学习,进一步优化项目策划,遴选优秀项目推荐对接企业资源与乡村资源。
培育青年人才点燃兴乡“星星之火”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青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是推动乡村发展动能的源头活水。如何更好地吸引留住乡村青年,激活乡村人才磁场,让其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是实现乡村共富的一道必答题。
“‘蜜蜂计划’不仅是一次培训,更是一座桥梁,让我们这些心怀乡土梦想的青年能够相遇相知、相互赋能,共同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在家乡番禺沙湾运营着一座家庭休闲农场的何嘉文在“蜜蜂计划”培训中结识了来自广州各区的众多优秀返乡青年,“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我们选择返乡、兴乡,就是选择将个人的理想与家乡的发展紧密相连。”
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兴乡青年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的生力军,将深化“蜜蜂计划”“蜜蜂”青创小赛等重点培训和赛事活动,积极培育更多爱农民、懂乡村、会经营的兴乡青年人才。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