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称,在中国出土的一块头骨挑战了人类进化的时间线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7 15:38 1

摘要:丹尼索瓦人是一个神秘且最近才被发现、起源尚不明确的史前人类群体。如果这块头骨的年代和其作为早期丹尼索瓦人祖先的分类成立,将意味着该群体的起源比之前认为的更早。

(在中国同一地点出土的两块被压扁的头骨中,一块新重建的头骨(中)与1989年和1990年出土的郧县2号头骨(右)一同展示。左侧为另一块被压扁的头骨。)

几十年前在中国中部一条河岸出土的、一度难以归类的一块严重破碎的头骨,如今正在撼动人类家族树。

一项最新分析显示,科学家通过数字技术重建了这个被认为有100万年历史的被压扁的头骨,其特征表明,这块化石属于与“龙人”以及丹尼索瓦人同一谱系。

丹尼索瓦人是一个神秘且最近才被发现、起源尚不明确的史前人类群体。如果这块头骨的年代和其作为早期丹尼索瓦人祖先的分类成立,将意味着该群体的起源比之前认为的更早。

研究人员基于该重建以及100多块其他头骨化石进行了更广泛分析,并在周四发表于《科学》杂志的研究中提出,这一结果显著改变了对人类物种(如我们所属的智人以及尼安德特人)进化时间线的认识。

尼安德特人是曾在欧洲和中亚生活、约在4万年前消失的古老人类,已知他们与丹尼索瓦人共存并发生过基因交流。

研究共同作者、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古人类学家克里斯·斯特林格(Chris Stringer)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这改变了我们对人类进化的很多看法,因为它表明早在10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分裂成不同的群体,这意味着人类进化分裂的时间比之前认为的要更早、更复杂。”

如果这些发现被普遍接受,将把我们人类物种的出现时间提前40万年,并极大地改写人类起源的认知。

交叉的祖先

这块头骨是1989年和1990年在中国中部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出土的两块部分矿化的标本之一。斯特林格指出,第三块头骨于2022年在附近发现,尚未在科学文献中正式描述。

研究第一作者、山西大学教授冯小波(Xiaobo Feng)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决定重新研究这块化石,是因为它有可靠的地质年代测定,而且是少数几块百万年级别的人类化石之一。这个年龄段的化石对于重建我们的家族树至关重要。”

两块郧县头骨因长期埋藏于地下而变形,但第二块(即郧县2号)保存较好。研究团队利用先进的CT扫描、光学成像和虚拟技术,将骨骼从包裹它们的岩石基质中分离出来,并纠正了化石中的变形。

该头骨的年代是通过测定其出土沉积层以及同一层中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确定的。此前一些专家认为它属于直立人(Homo erectus)——一种已知在当时广泛分布的更原始的人类物种。然而,尽管郧县2号的大脑壳确实与直立人相似,但其头骨的其他特征(如扁平而浅的颧骨)并不符合直立人的特征。

斯特林格及其同事得出结论,郧县2号属于“龙人”(正式名称为Homo longi)的早期祖先。科学家于2021年在中国东北一口井底发现的一块头骨中识别出“龙人”,而6月的一项研究通过古DNA将Homo longi与丹尼索瓦人联系起来。丹尼索瓦人是一个神秘的群体,目前仅通过少量化石碎片中提取的基因信息得知,但被认为曾广泛分布于亚洲大部分地区。

最新分析还建议,将在中国发现的其他难以归类的化石也归入Homo longi和丹尼索瓦人群体,包括另一研究团队最近提出的新物种“Homo juluensis”(意为“头巨大的人”)。

斯特林格表示,一旦研究人员对第三块郧县头骨进行详细研究,将能验证此次重建的准确性及其在人类家族树中的位置。

该头骨通过先进的CT扫描、光学成像和虚拟技术重建。

重写历史

头骨因其具有特征性的隆起和脊线,在人类进化研究中尤为重要,通常也是确认一个新物种的决定性标本。

斯特林格及其共同作者、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倪喜军教授,利用这块新数字重建的头骨以及104块人类化石记录中的头骨和下颌骨,使用进化生物学中的数学程序重建了不同群体之间的进化关系,构建了一个系统发育树,展示了过去100万年间不同人类物种可能的分化过程。

分析表明,智人、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的起源比之前认为的要古老得多。

这一发现挑战了基于古DNA研究的传统观点,即这三个物种大约在70万至50万年前从一个共同祖先分化而来——尽管这个祖先物种(有时被称为“X祖先”)的身份尚不明确。

新分析指出,丹尼索瓦人与现代人类最后的共同祖先生活在约132万年前;尼安德特人则从这一进化线上更早分化,约在138万年前。这意味着丹尼索瓦人比我们之前认为的“近亲”尼安德特人更接近现代人类。

史密森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人类学家瑞安·麦克雷(Ryan McRae)表示,这块变形头骨的重建看起来不错,他也认为它与Homo longi和丹尼索瓦人相符。但他对系统发育树分析持保留态度,认为研究团队“可能在数据有限的情况下试图一次性解决太多问题”。

麦克雷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解释道:“这项研究认为,丹尼索瓦人(Homo longi)与智人关系更近,而尼安德特人则被排除在外。它还进一步指出,这些群体的起源比预期早得多,可能早了两倍以上。这将把这些群体的起源时间牢牢地置于直立人时代。”

他表示:“目前更稳妥的说法是,Homo longi/丹尼索瓦人群体与智人(包括古老的化石和现代人类)之间的相似性,高于它们与尼安德特人的相似性。”

如果该论文提出的时间准确,麦克雷认为,智人、Homo longi和尼安德特人的共同祖先只能是直立人。“在约150万年前的时期,确实没有其他已知的物种能胜任这一角色。”他补充道,已知生活在约1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包括Homo antecessor,以及约70万年前的Homo heidelbergensis。

斯特林格表示,他预计这些发现会引发一些质疑,研究团队计划扩展分析,纳入更多数据来源和其他化石,包括来自非洲的标本,以进一步完善这一图景。

该研究还提出了一个更广泛的问题:智人、尼安德特人和Homo longi的祖先群体究竟生活在非洲内部还是外部。非洲被广泛认为是人类的摇篮。

作者指出,尽管该研究在解决古人类学家所称的“中间的混乱”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即100万至30万年前化石记录中令人困惑的人类标本——但像郧县2号头骨这样的发现也突显了科学家对人类起源仍知之甚少。

斯特林格在电子邮件中表示:“五十多年前我开始从事人类进化研究时,东亚的记录要么被边缘化,要么其化石仅被视为现代东亚人的直接祖先。但现在我们从郧县——以及许多其他遗址——看到的是,东亚保存了人类进化后期阶段的关键线索。”

来源:老高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