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文化论坛|“考古遗产价值阐释与可持续发展”专业沙龙嘉宾精彩观点摘编 点击查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7 15:00 1

摘要:2025北京文化论坛期间,“保护传承: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平行论坛“考古遗产价值阐释与可持续发展”专业沙龙在首都博物馆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的知名考古学者、相关领域专家、世界遗产地代表及社会公众约200余人齐聚一堂,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讨考古遗产保护、利用与传承

2025北京文化论坛期间,“保护传承: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平行论坛“考古遗产价值阐释与可持续发展”专业沙龙在首都博物馆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的知名考古学者、相关领域专家、世界遗产地代表及社会公众约200余人齐聚一堂,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讨考古遗产保护、利用与传承的未来之路。在此,让我们聚焦嘉宾的精彩观点吧——

田伟

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研究馆员、田野考古研究所所长

1️⃣受古黄河河道影响,在西周时期,琉璃河是运输金属矿料资源的重要枢纽,需要增添“对北方矿产资源的掌握”这一点燕国分封战略价值。

2️⃣燕国分封的三个历史使命:一是开疆拓土、镇抚边地。二是监视北迁殷遗民。三是掌控北方资源的运输要道。

3️⃣琉璃河起码在西周早中期,当然我相信晚一点也是,是一个区域的中心,是青铜器区域供给中心,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孙华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三星堆研究院学术院长

1️⃣比较周原与琉璃河遗址,周原宗周内城175万平方米,而琉璃河遗址60万平方米,周原如果算上郭区面积达520万平方米,琉璃河燕都面积不超过100万平方米。这种差异是都城地位差异的表现,琉璃河遗址对郭区防护要求是不同的,不需要保护周王。

2️⃣周原和琉璃河燕都都是按照“法天”思想去规划建造。

3️⃣琉璃河遗址的创造性首先是政治上的,周从西部小国突然变成大国的中心,必须有政治策略,即分封制。燕国就是在北土最重要的国家。通过燕国,控制交通线和资源。琉璃河是分封制——对地方进行直接统治的见证,这种制度与羁縻制度、土司制度一脉相承,是与郡县制流官统治的方式并行的一种地方统治策略,传承千年之久。

4️⃣琉璃河遗址所在的区域非常重要,是传统平原农业区和山区以及草原荒漠区域交界地带,有汇聚各方面资源(如铜、锡、马匹等)并且传播、辐射各种资源和文化交流产品的作用。琉璃河既是经济、军事重要的屏障,也是区域的政治中心,并兼具其他方面的作用。

5️⃣建设遗址公园很重要的方面是立足土地权属和今后的功能,通过统一的管理、种植,既可以发展农业,同时也可以通过植被对不同的遗存的功能进行标志。比如功能区种什么、城墙区种什么,如果做出这样的标志,这个遗址公园就成功了,不一定要种花弄草。

马东峰

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执行院长

1️⃣推动良渚、琉璃河之类的大遗址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有三个地方需要特别关注:一是一定要有专业的考古队伍持续不断地考古。二是只有将价值提炼作为非常核心的内容,保护管理工作才会有的放矢。在不断的考古发现基础上提炼、浓缩好价值,才能推动保护和展示工作。三是坚持不懈地保护也是做好遗产传承关键的工作,要有研究、有提炼、有管理、有传播。考古遗产的研究、保护、阐释与传播是四位一体的。

2️⃣考古要有更多科技手段、更多学科进入,才能更好地理解遗产价值和重要性。

3️⃣关于琉璃河选址是下一步关注的重点,其位于资源控制的枢纽地带,可能是价值提炼中的关键点。

4️⃣良渚时期是“满天星”走到“月朗星稀”,进入到区域性的国家的阶段,琉璃河燕都应该是以其作为中心进而对其他地方有很明显的控制。

许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1️⃣我们应该注意到,在中国所有希望申遗的项目中,都应该注意价值提炼。

2️⃣基于数十年来积累的考古成果,可以列出琉璃河遗址的重要遗产清单:城市规划布局与功能分区、王朝次级权力中心的证据,阶层分化与产业分工的证据,区域性中心都邑的证据,宏观聚落形态以及与其他人群交流的证据。除了周文化因素之外,还有殷遗民,还有当地的土著文化。

3️⃣关于琉璃河遗址价值提炼的两个维度:一是本体价值。作为燕国都邑在西周王朝中的地位,还有作为早期文明的国家性质形态。二是传承价值。西周文明、西周国家创造的物质、技术和后世传统文化的关系。可以从作为北京城之源,开启北京从封国都邑到首都的历史进程的角度来考虑琉璃河的突出普遍价值。

4️⃣要维护遗址真实性、完整性,关键词不是保持、保存,而是研究、揭示。地下遗址的真实性、完整性体现在对遗址的不断发掘和研究。

5️⃣从文献中还可以看出,西周王朝大分封,越是最远的地方才越分封最重要的重臣,这奠定了后来的中国基础。

6️⃣中原王朝形成之后一点一点向北推进,到易水河一带进入大清河南系,一直到琉璃河、拒马河这一线,意义非常重大。

7️⃣琉璃河的外郭城在北边,而北边恰好是地势比较高的,再往南地势偏低,最后连内城都被大石河破坏。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琉璃河外城只是北部,南部则是以大石河为屏障,共同构成一个维和体系。一种是外郭城更重要的起到拦水坝的作用,如良渚的水坝,需要从人地关系来考虑。

莉玛·胡贾(Rima Hooja)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印度全国委员会主席

1️⃣琉璃河遗址当时的马来自哪里?是不是来自不同的路径、道路?如果有铜矿石,那现场还有什么?什么原因促使人民决定建立都城。是不是有西周当时派出特使,或者有没有其他的因素在背后起作用,让这个区域变成中心。在了解这些情况之后,或许会知道有哪些信息是缺失的,这些决定了后续的运作。

2️⃣对于未来琉璃河遗址博物馆等设施的建设,考古公园的建设是必要的,不光对于公众重要,对于考古工作者也至关重要,需要在里面调研、考察。要采取大规模的微损的调查勘探的方法,申报时要向教科文组织展示没有采取侵入式的技术破坏遗址。

3️⃣要根据考古复原的古代生态复原景观,考古公园的建设,重要的是要呈现出当时的样子,但不一定完全是原来的样子。比如当时的植被,特种的动物,希望通过考古公园让访问者更加沉浸式地了解当时情景。这是极具前景的项目,围绕如何更好地了解遗址,通过道路指示牌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更好地把信息传达给公众。

4️⃣深入公众的考古阐释和传播是申遗成功的关键,考古信息的可及性是实现考古阐释与传播的关键保障。

高山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访问助理教授、考古学博士

超考古是考古研究的一部分,数字技术有助于公众接触考古遗址,也有利于遗址本体保存和保护。

来源:北京文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