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户晨风被全网封禁,引发广泛关注。作为一个长期活跃在直播平台的“苹果人”,户子以其逆天观点和独特话术吸引了大量眼球,最后也因争议性内容最终遭遇封杀。许多网友调侃:这次他恐怕很难“打赢复活赛”了。
最近,户晨风被全网封禁,引发广泛关注。作为一个长期活跃在直播平台的“苹果人”,户子以其逆天观点和独特话术吸引了大量眼球,最后也因争议性内容最终遭遇封杀。许多网友调侃:这次他恐怕很难“打赢复活赛”了。
通过分析户子的直播内容,我总结出了他常用的六大话术。这几个策略不仅揭示了他的交流风格,也反映出部分网络喷子的典型特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话术一:转移话题
户子最擅长的一招是转移话题。当别人提出复杂,或者自己一看就难反驳的问题时,他会突然来一招转移话题,反问:“你说这么多,现在轮到我说了吧?”或者直接跳过问题,敷衍道:“啊,你说的太长,记不住。”
他通常会挑两个自己事先了解过的问题,在细节上纠缠,搞乱提问者的思路。 户子知识储备有限,所以一旦遇到熟悉的话题,就会反复追问,再自问自答,以此显摆自己。如果对方逻辑太强,他完全插不上嘴,就会硬切话题,比如突然说:“你有回音”或“听不懂”,然后要求对方“直接表达观点”。无论对方说什么,户子都会摇头叹气:“我还以为你有什么高论。”接着,他突然打断,开始谢礼物——“感谢李总、张总……”,借此拖延时间,思考如何收场或反击。
话术二:偷换概念
作为反驳型人格,户子从不轻易认输。如果转移话题无效,他就会偷换概念。例如,他经常否定传统节日,认为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毫无意义”,家人团聚“不是文化”,甚至声称年夜饭不如麦当劳、肯德基好吃。
这明显是把节日的文化属性偷换成“饭菜是否好吃”,来弱化情感价值。 同样,他宣称“家乡不值得留恋,老家只能带给你苦难”,将乡土情结简化为“挣钱能力”,暗示在老家挣不到钱的人“狗屁不是”。可笑的是,户子总说“不要随便代表别人”,却老是代表别人。
话术三:扣帽子
当偷换概念失败,户子会直接扣帽子。他不会正面回答问题,而是给人贴标签。比如,有芯片行业工作者怼他,户子就质问:“为什么不回东北找工作?”对方解释东北缺乏芯片产业,户子立刻扣帽:“你就是诋毁哈尔滨!东北是重工业基地,怎么可能找不到工作?你就是图国外工资高,不愿回国建设祖国。”
言下之意,不认同他的人,先给扣个“不爱国”的帽子再说。 这种策略简单粗暴,也能快速煽动情绪,让争论偏离事实。
话术四:以偏概全
户子擅长用局部否定整体。例如,他声称“中学同学、大学毕业后再也别联系”,因为“各自有各自的生活,谁也帮不了谁”。但这源于他的个人经历,户子学历不高,靠家里花钱读国际班,连高考都没参加。他的同学中鲜有成功人士,所以天然认为“所有人的同学都混得差”。
用罗永浩的话说:“寄女的世界里,天下没有人是不卖的。” 户子以自己的圈子推断全世界,忽略了一个简单道理:如果你足够优秀,身边人很可能成为你的人脉资源。以偏概全,让他显得狭隘又双标。
话术五:双重标准
户子对别人苛刻,对自己宽容。他经常质疑别人的学历和家庭出身,却避谈自己黑历史。户子曾在交友软件冒充“医学博士”和“中医博士”吹牛,如今又攻击中医。
讽刺的是,他推崇西方的医疗私有化,自己生病却直奔公立三甲医院”。 这种双重标准,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有“双重人格”。
结语:户子为何走向封杀?
户子的话术看似聪明,实则充满漏洞。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做梦“没有安卓的圣诞节,开着特斯拉吃肯德基,用苹果支付付款”。 但现实是,网络需要理性与尊重,而非诡辩和攻击。
来源:小止心灵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