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驿”,即在山间的驿站。驿站,为古代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的地方。生在驿站附近幽深的石崖上的梅花,自然是孤独寂寞的。虽然山驿时有过路之人,但都来去匆匆,无暇到幽深的山崖去观赏梅花。梅花只能落得个雨中凋谢的下场。这同南宋诗人陆游写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
唐朝、五代咏梅诗词赏析(34)
山驿梅花
唐朝 李群玉
生在幽崖独无主,溪萝涧鸟为俦侣。
行人陌上不留情,愁香空谢深山雨。
“山驿”,即在山间的驿站。驿站,为古代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的地方。生在驿站附近幽深的石崖上的梅花,自然是孤独寂寞的。虽然山驿时有过路之人,但都来去匆匆,无暇到幽深的山崖去观赏梅花。梅花只能落得个雨中凋谢的下场。这同南宋诗人陆游写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卜算子·咏梅》)的情景有些类似。诗人有感于此,写诗歌咏山驿梅花。
诗的开头两句“生在幽崖独无主,溪萝涧鸟为俦侣”,写山驿梅花处境清寒孤寂。首句说她生在驿站附近幽深的石崖上,孤独地不由自主地开着。这个“独”字不仅表达了梅花寂寞无主地开着,也表达了她无依无靠的孤单。她好像是被遗弃在山中似的,早被人遗忘了,根本无人来观赏,当然也无人来培植。所以次句接着写她只能同溪边的藤萝和涧边小鸟朝夕做伴。所谓“俦侣”即伴侣。进一步表现了幽崖梅花被人遗忘的凄苦。
诗的后两句承前进一步写梅花的孤苦和愁思。“行人陌上不留情”,是说在路上来往的行人在这“万花纷谢一时稀”的时候,山驿梅花虽然独放异彩,独飘奇香,但行人依旧无暇光顾她。“陌上”,是指通过山驿的路上。这一句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独无主”的悲凉。“愁香空谢深山雨”,写出了梅花的高洁和不幸结局。用“愁香”指代梅花,写梅花因为无知音无赏识者而愁苦,也有赞美梅花不改初衷、坚守其志之意。因此,只能在“深山雨”的欺凌摧残下,“空谢”而抱恨终生。诗人曾有咏梅诗句“更遭风雨损馨香”,也是斥风雨诉梅花不幸的。山驿梅花虽有奇香异艳,可惜生不逢地,无人垂青,只好自生自灭。这表明梅花有自怜自惜之意,也暗喻诗人对高洁之志被遗弃、受冷落的不幸遭遇,抱有深切的同情。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山驿梅花凄苦孤寂境遇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高洁之士被遗弃的黑暗现实的不满与同情。诗人借山驿梅花自喻,以抒发自身之遭遇。诗人哀怨的情绪以四句脱口而出的短诗来表现,看似不经意,而实际意蕴颇深。
李群玉(公元808—862年),字文山,唐代澧州人。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笔妍丽,才力遒健”。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他是晚唐重要诗人,与齐己、胡曾被列为唐代湖南三诗人。《全唐诗》收录其诗263首。
来源:川雪诗词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