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因特网络来,关于美术类的信息网站只要在百度上进行搜索,竟高达六百多万条。宏观上讲,按大的类别有官方网站、政府网站、门户网站、新闻网站、名人网站等等;细分还有新闻资讯、中国美术、国外美术、工艺美术、少儿美术、教学美术等等;网站的栏目上大致有艺术家、美术作品、
文/ 杨景和
说起因特网络来,关于美术类的信息网站只要在百度上进行搜索,竟高达六百多万条。宏观上讲,按大的类别有官方网站、政府网站、门户网站、新闻网站、名人网站等等;细分还有新闻资讯、中国美术、国外美术、工艺美术、少儿美术、教学美术等等;网站的栏目上大致有艺术家、美术作品、作品赏析、美术评论、画廊、美术馆、论坛、培训、视频、杂志、收藏、拍卖、联盟、广告等服务功能。从网络上看,所展示的美术作品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其原因是网络无国界,现代网络技术可以远距离交流,打破地域限制,人类沟通已形成跨时空的特点,全球网民都可以分享。有这样的大环境,下面就针对我国美术网络载体所接受的社会活动和环节予以阐述。
美术网络载体之一新闻媒体。在美术网站接受的环节与中介过程中,新闻媒体显然非常重要,这里我们所说的新闻媒体其主要包括报纸、杂志、电视与电视台、网站,还有自媒体的微博、微信等。这些媒体是承载着传播的有效工具,形式有广告、报导、介绍和评论。当前,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已成为网络传播最活跃的主体和新兴舆论场。有相当一部分的美术网站都有自己独家的编辑和新闻记者。雅昌艺术网是全球最重要的中国艺术品专业门户与最活跃的在线互动社区,是获取艺术资讯的首选媒体平台,是艺术品收藏投资及爱好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如今已成为艺术界、美术界、收藏界、企业界最为推崇的互联网品牌,承担着艺术市场、专业市场数据分析报告,为艺术收藏投资者及爱好者提供及时、权威、深入的艺术资讯。
他们在内容上树立全面、权威、客观、深入的全新发展理念,努力打造成为“视角决定观点、专业源自数据、第一艺术门户”的艺术通讯社。实践证明,网络新闻传播和评论在于激发受众如何去欣赏展览中原作的兴趣和热情,对于无条件的接受者来说,它的价值则主要是扩大展览和作品在社会文化的影响。对于大型美术活动进行跟踪报道,对于美术史家来讲,这些作品中还有着历史文献价值。
美术网络载体之二美术展览馆。全国各地美术展览馆及展览专题网站堪称遍地开花,欣欣向荣。以行使政府职能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为代表的每年举行大型美术展览十几个,同时也代表文化部、全国文联、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画院等部门单位所举办的展览,中央直辖市及各地展览应接不暇,所产生的轰动效应不言而喻。这些信息网站是美术接受和传播的重要机构和载体,我们所看到这些艺术家的作品能在网站展示,也说明艺术家或美术工作者的作品走向社会接受过程的重要一步。
从大众接受角度来看,美术展览是他们了解、感受当代美术作品第一道门槛,是否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得到官方认可,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从中得到对作品本人提出建设性意见,及时反馈信息的最佳途径。对于美术展览网站的覆盖面大,传播范围广的优势,所展示艺术大师、美术大家、美术工作者或艺术经典作品提供了可能,所以尽量展示优秀的选择各种风格的美术作品,并为那些在艺术上有造诣的美术工作者具有探索性、实验性的美术作品提供展示和传播的机会。广大美术接受者、民众能真正地在“百花齐放”的美术作品面前尽情欣赏,更进一步说,也就是把美术展览馆对作品优劣裁决权交给广大的人们群众。
仅以中国美术馆为例,现实展览与网站同步进行。收藏有近现代美术作品和民间美术作品6万余件。除收藏、保管、陈列、研究中国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和民间美术作品外,该馆还担负着主办各种类型的中外美术作品展览,进行国内外美术学术交流,建立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料、艺术档案,编辑出版藏品画集、理论文集等重要任务。据中国美术馆概况显示,中国美术馆已举办数千场具有影响的各类美术展览及国内外著名艺术家作品展览。在举办颇具影响力的全国性展览外,影响较大的国际展览有“美国哈默藏画500年名作原件展”,2008年举办的“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打破了中国美术馆建馆以来的日参观量、月观众量和单项展览观众量三个记录,两个月内接待观众66万人次,当然这些成绩不会埋没网络的功劳,中国美术馆已成为向大众实施美育的重要艺术殿堂。
美术网络载体之三博物馆。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博物馆曾被人讥讽“艺术作品的陵墓”。原因很简单,其就是将自己最为珍惜的作品无奈放到博物馆珍藏,以防流落民间无保障,不得为之。现代和后现代美术,如波普艺术、行为艺术、环境艺术等都突破了美术展览馆和博物馆那堵围墙的限制,也如同美术网络直接面对受众者的生活方式相融合,强调网络媒体数字化把美术博物馆搬到了网络当中,将作品保持原貌进行收藏,通过作品的立体化、视觉化,色、型、声、光,展示受众面前。
我们还要注意一个环节,除了美术作品原作特征外,还有一个就是任何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选择保存的价值取向,不能都将所有的作品都收藏起来,实际上,只有通过网络传播、展览、批评、出版等各个环节的选择和淘汰而被证明具有生命力的,能代表时代精神的美术作品才能被保存下来,进入美术馆和博物馆展示收藏。譬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将是国家博物馆诸多功能的网上延伸,他们高度重视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开创了国内运用虚拟博物馆技术系统进行科学传播,加强与公众的联系和交流。常设陈展《古代中国》和《复兴之路》。艺术陈列《中国古代经典绘画艺术》、《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等。观赏古今中外的历史和艺术珍品,享受国博服务。从这一意义上讲,只有浏览这些作品才具有了被历史无限接受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美术网络载体之四出版物。美术作品存在的特点在于它的原作性,除了版画可以大量复制,其它画种难以复制,而网络克服平面纸媒不易保存的缺点,它就可以实现重复利用,色彩不失真,可放大或缩小,而且它不受时间限制永久保存。美术出版的图书杂志林林总总,杂志有《美术》、《美术观察》、《中国画》等对美术接受群体表现在:它可以把美术理论家、批评家、美术史学家对美术作品和展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对美术史及美术作品的进行诠释,扩大文献出版发行,给广大接受者予以引导和指导。事实上,网络美术出版频道在接受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每翻一页都能带来刷刷声,我们的视觉和听觉总是与语言的理解交织在一起的,没有这一点,美术作品的深层次意蕴和通过历史文化积淀的“真善美”审美核心价值观都将荡然无存。
美术网络载体之五画院和学院。“两院”作为美术知识、美术作品传播中的中介环节。如中国国家画院网络媒体集美术创作、研究、教育、收藏、普及和交流于一体。画院树立“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标准、大美为真”的学术理念,在中国美术界发挥着国家团队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全国八大美院分别都有自己独立网站,展示美术领域新成果。如中央美术学院网络开设的新闻、教育、研究、招生、社团、服务、事件等重点栏目。央美在构建新世纪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以鲜明的中国特色、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成果,赢得国际美术教育界的高度赞誉,成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领域具有代表性、引领性和示范性的美术院校,并在国际一流的美术院校中享有重要地位。另外,网络唯一美术院校中央电视台开辟了“空中美术学院”。
它有三个特点,第一,它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播放体系和教学大纲。能使受众者在循序渐进的教学演示过程中获得美术知识、美术技法、美术创作要领等;第二,受众活动自由,只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避开工作时间,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不像美术院校那样有固定的时间和场所,有强制性的组织纪律促使学生学习。第三,加强基础训练,掌握基本功。当然央视在教学上也是费尽心思,聘请国内著名画家、理论家来担任主讲,形成系列讲座,同时还多次主办全国美术创作大奖赛来提升美术爱好者的基本素质。
美术网络载体之六艺术市场。从美术接受的角度看,美术信息市场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表现为以下几个环节:一是,美术市场有成千上万的美术原作进入公众场所或大众家庭当中,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二是,通过美术信息网络便捷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美术作品。或通过画廊老板、艺术经纪人、新闻媒体、出版部门配合协调,达成受众与服务双赢;三是,美术原创者摆脱中介艺术赞助人、长期雇佣者、直接合同的束缚。同时也促使美术家与接受者之间更为平等的交换关系成为可能。
另据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对2014年中国艺术品的市场分析认为:“中国艺术品的市场的总成交额稳中成长,其规模会在2013年3800亿的基础上,不断上升,并可能也会在2014年突破4200亿。拍卖业基本上也是不断增长这样一个大的趋势,也就是说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总的交易规模,包括私下洽购,2014年可能会突破800个亿。”
国内拍卖机构走国际化的路子是一种发展趋势。一些大的画廊纷纷走向海外,设立相应的机构或办事处,如佳士得、苏富比都在国内设立了分支机构,并且进行了首拍。同时一些大的信息服务机构,比如说Artprice、Artnet,还有欧洲的TEFAF等纷纷在国内建立自己的机构和信息网络或与国内组织机构合作,推出相应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试图影响着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国的艺术家和世界各国艺术家的互动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发展趋势。
(2014年3月写于北京中盛世纪花园)
来源:大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