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到国发【2015】2号文件,不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老人都很关注——大家盼着养老金能按“老办法”随在职工资调整。今天就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现实情况讲明白。
提到国发【2015】2号文件,不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老人都很关注——大家盼着养老金能按“老办法”随在职工资调整。今天就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现实情况讲明白。
在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退休人员养老金是和在职人员工资挂钩调整的,这就是大家说的“老办法”。2015年改革后,养老金调整逐步转向和企业退休人员类似的“定额+挂钩+倾斜”机制。但很多老人觉得,“老办法”更能体现自己的工龄和贡献,希望能继续按这个方式调养老金。
• 按“老办法”,养老金涨幅可能更高。比如在职人员工资涨5%,养老金也能跟着涨5%;而现在的调整机制,涨幅往往低于工资涨幅。
• 能体现“多劳多得、长缴多得”。工龄长、职级高的老人,按“老办法”调整的优势更明显。
1. 政策层面:国发【2015】2号文件是改革框架
这份文件的核心是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并不是要恢复“老办法”调整养老金。现在的养老金调整政策是根据经济发展、物价水平等综合制定的,全国统一执行,不会单独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恢复“老办法”。
2. 实际操作:“老办法”调整有3个难点
• 难点1:财政压力大。要是都按“老办法”调,财政支出会大幅增加,可能影响其他民生投入。
• 难点2:不公平。企业退休人员一直是按统一机制调养老金,要是机关事业单位单独按“老办法”,容易引发新的不平衡。
• 难点3:不符合改革方向。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目标是统一公平,恢复“老办法”会走回头路。
• 别被谣言带偏。遇到“养老金要按老办法调整”的消息,先查人社部官网或当地人社局通知,官方没说的就是假的。
• 关注现有调整机制的优化。比如每年的养老金调整,会对高龄、工龄长的老人有倾斜,这也是在保障老人权益。
• 合理规划养老生活。养老金只是养老收入的一部分,有条件的可以搭配商业养老保险、理财等,增加养老保障。
去年有传言说“某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要按老办法调整”,不少老人信以为真,结果当地人社局出来辟谣,说这是虚假信息。最后传播谣言的人还被批评教育了。
国发【2015】2号文件是改革的起点,不是恢复“老办法”的依据。养老金调整是全国统筹的大事,不可能单独为某类人群开倒车。退休老人们与其纠结“老办法”,不如多关注每年的调整细则,看看自己能享受到哪些倾斜政策,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福利。
来源:凤梨不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