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二开”到“六四开”|高泰食品内外销双轮驱动,冲刺3亿元年销额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7 12:40 1

摘要:哈尔滨海关统计,2025年上半年黑龙江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601.2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农产品出口增幅达17.4%。作为区域农业产业化标杆,哈尔滨高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亮眼业绩印证龙江农业潜力——前8个月出口额同比增长142.21%,1-8月份出口额

哈尔滨海关统计,2025年上半年黑龙江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601.2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农产品出口增幅达17.4%。作为区域农业产业化标杆,哈尔滨高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亮眼业绩印证龙江农业潜力——前8个月出口额同比增长142.21%,1-8月份出口额1.5亿元,全年销售额预计突破3亿元,较2023年实现翻番。

从2000年在哈成立到成长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高泰食品的发展轨迹,正是龙江依托黑土、气候自然优势,推动农业从“资源端”向“贸易端”转化的典型样本。其全链品控夯实产品竞争力、订单农业联动产业集群的实践,也为区域农业进出口贸易升级提供了可借鉴路径。

有机毛豆对美出口占全国九成份额

日前,当记者赶到位于宾县的高泰食品时,企业正在接待前来考察的日本客户,对方十分看好企业的有机草莓、蓝莓等冷冻鲜果。近期还有韩国、美国等多国客商,依托黑龙江产地优势,企业产品品质不断提升,国内外合作持续增加。

“以前我们主要做出口,出口比例约占产能的80%左右。近两年,国内优质食材消费需求激增,在出口额保持大幅增长情况下,内销占比仍从2024年前的20%提升至如今的40%。”于永丰向记者介绍,企业的国内外销售额形成了国内占40%、国外占60%的格局,“仅为蜜雪冰城供应蓝莓一项业务,年营业额就能达三千万元以上。国内饮料、糖果市场业务扩增,进一步带动我们树莓等原料产品需求空间,最终形成‘国际稳份额、国内补增量’的进出口态势”。

目前,高泰食品已在省内建成近3万亩有机种植基地,宾县基地培育的树莓、蓝莓等浆果及甜玉米、毛豆等作物,均通过国际权威的ECOCERT有机认证,为产品出口筑牢“品质基石”。

“黑龙江的黑土和气候,是发展有机农业的‘天然底气’。”高泰食品经理于永丰的这句话,道出了龙江有机农业打开国际市场的核心逻辑——黑土有机质含量丰富,无需过度人工改良即可满足种植需求,降低土壤改良成本与农残风险;一年一熟的种植周期让土壤经冬季自然修复,配合企业科学管护,形成“天然滋养+生态循环”的低成本种植体系;昼夜温差助力作物积累营养,寒凉气候与积雪抑制病虫害越冬,减少防控成本的同时规避减产风险,从源头保障出口产品品质稳定。

在此基础上,企业构建从种植到加工的全链质量管控体系:基地实行统一管理,建立全程追溯制度,第三方检测显示其农产品农残、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际标准。目前,企业已通过ISO、HACCP、BRC、FDA等多项国际认证,年加工冷冻果蔬超2万吨,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成为费列罗、达能、亨氏等国际巨头原料供应商,其有机毛豆面向美国的出口量更是占据国内超90%份额。”“这两年,塞尔维亚等有机树莓出口国受减产等多重因素影响,供货能力下降,高泰食品迅速抓住机遇。尤其是今年,我们树莓产品的国际订单呈暴增态势。”于永丰表示。

5000户农户联动:

订单农业激活产业集群贸易动能

目前,宾县多个树莓种植大户的果园里,一片繁忙景象。“现在采摘季,我们要雇大量人员进入果园,连续40天,手工采摘新鲜成熟的树莓,以保证产品品质。”一农户告诉记者,他家种了40亩,高泰食品的订单让他的种植收入更加稳定。有机树莓受到种植技术和品质的要求,产量是普通树莓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收购价格却是普通树莓价格的4倍,甚至更高,“今年预计全部树莓卖掉,大概能拿到60多万。”

有了大企业订单保底,农户们是真“赚钱”了。“以前采摘季,需要高泰食品预支收购款,帮助解决我们劳务支出款项。这几年手头宽裕了,雇人采摘支出也不用拆借了。”宾县树莓种植户的切身感受,正是龙江“订单农业”模式的生动注脚。目前,高泰食品已与超5000户农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最长合作年限达17年,通过这一模式串联农户与市场,为进出口贸易搭建稳定供应链。

针对不同作物特性,企业设计差异化订单协议:树莓签订15年长期协议,草莓签约10年,蔬菜类每年续签,既保障原料供应稳定,也给农户吃下“定心丸”。“有保底收购价,一旦市场价高于保底价则按市场价采购”,于永丰介绍,企业明确树莓收购价不低于当地大田玉米价格的3倍,即便遭遇市场波动,农户仍能凭借订单获得稳定收入,彻底摆脱“价高抢收、价低滞销”的困境。

除收益保障外,企业还为农户提供全流程种植支持。“我们会根据市场需求为农户规划种植品类”,于永丰举例,2025年有机毛豆出口需求激增后,企业立即引导农户扩大种植面积至近1万亩,帮助农户精准对接国际市场,实现“种得对、卖得好”。这种“企业+新型农村带头人+农户”模式,不仅培育出一批掌握有机种植技术的专业农户,更推动区域农业从分散种植向标准化、规模化升级,为进出口贸易提供稳定供给。

在高泰食品带动下,宾县及周边涌现多家农产品种植、加工企业,形成有机浆果、蔬菜种植加工产业带。目前,高泰食品将企业总部设立于宾县,同时在宾西开发区、尚志设立分厂,货源收购辐射东北市场,也带动相关冷链物流、包装设计、农资供应等配套产业发展。

“我们不仅要自己发展,还要带动更多同行一起做优龙江有机农业品牌。”于永丰表示,产业集群的形成,正持续提升黑龙江有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产能再扩三分之一、目标直指5亿元……

龙江农企“出海”加速度

“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外部大环境,比如政府部门的支持。”于永丰坦言,税务、工信、海关等部门的协同发力,为企业扩产能、拓市场扫清障碍,也为龙江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出口通关环节,原来出口货物的检测周期约7天左右,随着企业信用等级提高,检测项目更加精准,检测时长也缩短了。”于永丰介绍,海关部门简化流程、优化监管服务后,产品出关环节时长大幅缩短,有效保障了生鲜农产品品质。

工信部门在产业规划与产能提升上给予专业指导,支持企业推进新厂房建设;

商务局经常组织企业参加各大展会,“这次来企业洽谈的多个国家的销售商,就是通过展会建立的联系”。

工信部门在产业规划与产能提升上给予专业指导,支持企业推进新厂房建设;

商务局经常组织企业参加各大展会,“这次来企业洽谈的多个国家的销售商,就是通过展会建立的联系”。

企业扩产信心倍增。2025年底,高泰食品新建厂房将投产,预计新增现有产能的1/3。除提升冷冻果蔬加工能力外,新厂房还将拓展罐头、饮料、果干等深加工产品线,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为进出口贸易提供更多元的产品供给。

基于产能提升与市场布局,企业制定了清晰的发展目标。“计划2026年冲击5亿元销售目标。”于永丰透露,企业将从三方面发力:

国际市场上,进一步拓展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扩大有机毛豆、浆果出口份额;

国内市场上,借力消费升级趋势,推动树莓、红豆果(本土蔓越莓品种)等品类的深加工产品研发落地;

产业端则继续扩大“企业+农户”合作规模,带动更多龙江农户参与有机种植,推动产业集群向高附加值、精细化加工方向升级。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