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户夜归见妻鬓发散乱持剪刀,掀翻腌菜缸惊退恶徒,终揭身世之谜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7 12:00 1

摘要:明永乐十三年,钱塘江南岸的渔村里,暮色像一块浸了水的墨布,缓缓铺展开来。陈阿牛背着半篓刚收网的银鱼,踩着细软的沙滩往家走。咸腥的海风卷着落日的余晖,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也把他心头那点不安吹得愈发清晰。

楔子

明永乐十三年,钱塘江南岸的渔村里,暮色像一块浸了水的墨布,缓缓铺展开来。陈阿牛背着半篓刚收网的银鱼,踩着细软的沙滩往家走。咸腥的海风卷着落日的余晖,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也把他心头那点不安吹得愈发清晰。

三天了。

自从半月前他在江上救了被纨绔子弟纠缠的苏婉儿,又在苏老爹的坚持下与她拜堂成亲,家里就没安生过。先是院墙上莫名多了几道刀痕,接着是晾晒的渔网被人剪得稀碎,昨天更甚,他放在船头的渔灯竟被人换成了一盏涂满桐油的破灯笼,若不是他起夜时多看了一眼,怕是整个渔船都要被烧个干净。

苏婉儿总是安慰他,说许是村里的顽童恶作剧,可陈阿牛心里清楚,这绝不是恶作剧。那纨绔子弟临走时撂下的狠话还在耳边回响:“陈阿牛,你敢抢我的人,我定要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他攥紧了藏在腰间的鱼叉,那是他爹临终前留给他的,铁叉磨得锃亮,在暮色中泛着冷光。快到家门口时,他隐约看到自家的窗户纸上,映出一个模糊的人影,手里似乎还拿着什么东西。

陈阿牛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他放轻脚步,悄悄绕到屋后,透过门缝往里看——苏婉儿正站在堂屋中央,鬓发凌乱,脸色惨白,手里紧紧攥着一把剪刀,而她身后的腌菜缸旁,竟藏着两个手持木棍的壮汉!

“婉儿!”陈阿牛刚想冲进去,却猛地停住了脚步。他知道,硬闯只会让婉儿陷入危险。就在这时,他看到苏婉儿的目光扫过腌菜缸,又飞快地瞥了一眼门缝,眼神里满是焦急和暗示。

陈阿牛心里一动,突然想起昨天苏婉儿腌咸菜时说的话:“阿牛,这缸咸菜得用粗盐多腌些日子,不然容易坏。”他咬了咬牙,故意把鱼篓往地上一摔,大声喊道:“婉儿,我回来了!今天运气好,捕到好多银鱼,咱晚上熬鱼汤喝!”

说完,他踉跄着推开门,一副刚从江上回来、疲惫不堪的样子。屋里的人显然没料到他会这么快回来,顿时慌了神。陈阿牛趁机冲过去,一把掀翻了腌菜缸——缸里的咸菜和粗盐哗啦一声倒了出来。

“啊!”两个壮汉被弄得手忙脚乱,苏婉儿趁机拿着剪刀退到陈阿牛身边。陈阿牛顺势将她护在身后,手里的鱼叉直指那两个壮汉:“你们是谁?竟敢私闯民宅!”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嚣张的声音喊道:“陈阿牛,你以为躲得过吗?今天我非要把你和苏婉儿一起沉江!”

陈阿牛抬头一看,只见一个身穿锦袍的公子哥骑着高头大马,正带着一群家丁往这边赶来。他认得这个人——正是半月前被他救下苏婉儿时,那个纠缠不休的纨绔子弟,钱塘知府的小舅子,周虎。

第一章:钱塘江上的救命缘

陈阿牛是个苦命人。

他三岁那年,钱塘江突发大潮,爹娘带着他乘船逃难时,船只被巨浪打翻。爹娘为了救他,双双葬身江底,只有他被一个老渔翁救起,带回了渔村。老渔翁没有子嗣,便把他当成亲生儿子抚养,还给他取名“阿牛”,希望他能像牛一样健壮、坚韧。

老渔翁教会了陈阿牛捕鱼、划船,还教他做人的道理。在陈阿牛十五岁那年,老渔翁病重去世,临终前,他把那把鱼叉交给陈阿牛,嘱咐他:“阿牛,做人要善良,要讲义气,就算穷,也不能做亏心事。”

陈阿牛牢牢记住了老渔翁的话。他靠着捕鱼为生,日子过得虽然清苦,却也踏实。他为人忠厚老实,村里有人需要帮忙,他总是第一个上前;遇到落难的人,他也会尽自己所能接济。

永乐十三年的夏天,钱塘江上格外热闹。朝廷派了官员来巡查漕运,两岸的商户、渔民都想趁机做点生意,赚些钱财。陈阿牛也不例外,他每天天不亮就划船出去捕鱼,傍晚再把捕到的鱼拿到集市上卖掉,日子虽然忙碌,却也有了盼头。

这天下午,陈阿牛正在江上捕鱼,突然听到一阵呼救声。他抬头一看,只见不远处的江面上,一艘画舫正在追赶一艘小渔船,画舫上的人还在不停地扔石头,小渔船上的一个姑娘吓得缩在船头,脸色惨白。

陈阿牛心里一紧,赶紧划船过去。他刚靠近小渔船,就听到画舫上一个嚣张的声音喊道:“苏婉儿,你别跑了!乖乖跟我回去,我保证让你吃香的、喝辣的!”

苏婉儿抬起头,眼里满是倔强:“周虎,你休想!我就是死,也不会跟你回去!”

陈阿牛这才明白,原来是这个叫周虎的纨绔子弟在强迫姑娘。他义愤填膺,大声喊道:“住手!光天化日之下,你竟敢强抢民女!”

周虎转头看到陈阿牛,顿时火冒三丈:“哪里来的野小子,也敢管本公子的闲事?识相的赶紧滚开,不然我连你一起收拾!”

陈阿牛没有退缩,他把船划到小渔船旁边,对苏婉儿说:“姑娘,别怕,我送你上岸。”

苏婉儿感激地看了陈阿牛一眼,赶紧把小渔船划到陈阿牛的船边。周虎见状,气得暴跳如雷,下令家丁们用石头砸陈阿牛的船。陈阿牛一边躲闪,一边奋力划船,很快就把画舫甩在了身后。

到了岸边,苏婉儿才松了一口气。她对陈阿牛深深鞠了一躬:“多谢壮士相救,小女子苏婉儿,敢问壮士高姓大名?”

“我叫陈阿牛,就是这附近渔村的渔民。”陈阿牛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姑娘,你没事吧?那个周虎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抓你?”

苏婉儿叹了口气,说出了事情的缘由。原来,苏婉儿的父亲是个秀才,前些年因为得罪了钱塘知县,被诬陷下狱,病死在了牢里。苏婉儿为了给父亲翻案,四处奔波,却没想到被知县的小舅子周虎看中。周虎想娶苏婉儿为妾,苏婉儿不愿意,周虎就一直纠缠不休,还派人监视她的行踪。今天,苏婉儿想乘船去杭州府告状,却被周虎发现,幸好遇到了陈阿牛。

陈阿牛听了,心里很是同情苏婉儿。他想了想,说:“姑娘,你一个人去杭州府太危险了,周虎肯定不会放过你。不如你先在我家暂住几日,等风头过了再做打算?”

苏婉儿犹豫了一下,她知道陈阿牛是个好人,可她一个姑娘家,住在陌生男人家里,总归不太合适。但她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点了点头:“那就多谢陈壮士了,只是要麻烦你了。”

陈阿牛笑着说:“不麻烦,你放心住下吧。”

就这样,苏婉儿住进了陈阿牛的家。陈阿牛把自己的房间让给苏婉儿住,自己则睡在堂屋的草席上。苏婉儿很是过意不去,每天都帮陈阿牛洗衣、做饭,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陈阿牛渐渐发现,苏婉儿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聪明能干,心地善良。他对苏婉儿产生了好感,可他知道自己只是个穷渔民,配不上苏婉儿,只好把这份感情藏在心里。

苏婉儿也对陈阿牛产生了好感。她觉得陈阿牛虽然贫穷,却为人正直、善良勇敢,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但她想到自己的处境,又有些犹豫——她不想连累陈阿牛。

第二章:仓促的婚事

苏婉儿在陈阿牛家住了几天后,周虎的人还是找到了渔村。他们四处打听苏婉儿的下落,还威胁村民们,如果谁敢收留苏婉儿,就砸了谁的家。

陈阿牛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找到苏婉儿,说:“婉儿,周虎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你这样躲着也不是长久之计。不如……不如我们成亲吧。”

苏婉儿愣住了,她看着陈阿牛,眼里满是惊讶:“阿牛,你……你说什么?”

陈阿牛鼓起勇气,说:“婉儿,我知道我配不上你,可我是真心喜欢你。如果你嫁给我,周虎就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找你麻烦了。而且,我会一辈子对你好,保护你。”

苏婉儿的心里泛起了涟漪。她看着陈阿牛真诚的眼神,点了点头:“阿牛,我愿意嫁给你。”

陈阿牛又惊又喜,他赶紧去告诉村里的长辈。长辈们都很支持这门婚事,他们觉得陈阿牛是个好孩子,苏婉儿也是个好姑娘,两人很般配。

可就在这时,苏婉儿的舅舅找到了渔村。苏婉儿的舅舅是个商人,得知苏婉儿的遭遇后,特意赶来想带苏婉儿走。当他看到苏婉儿和陈阿牛要成亲时,坚决反对:“婉儿,你怎么能嫁给一个渔民?你父亲可是秀才,你应该嫁个读书人,或者商人,怎么能嫁给一个穷打鱼的?”

苏婉儿说:“舅舅,阿牛是个好人,他救了我,还愿意保护我。我不在乎他是不是渔民,我只在乎他是不是真心对我好。”

陈阿牛也说:“舅舅,我虽然穷,但我会努力赚钱,让婉儿过上好日子。我向您保证,我会一辈子对婉儿好,绝不让她受委屈。”

苏婉儿的舅舅看着陈阿牛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苏婉儿的态度,只好叹了口气:“罢了,罢了,既然你们都愿意,我也不反对了。只是你们成亲后,一定要小心周虎,他肯定不会放过你们。”

就这样,陈阿牛和苏婉儿的婚事定了下来。他们没有举办盛大的婚礼,只是请了村里的长辈和几个要好的邻居,简单地吃了一顿饭,就算成了亲。

成亲那天,陈阿牛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衣服,苏婉儿则穿着一件旧棉袄,可两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村里的长辈看着他们,都忍不住感叹:“真是一对苦命的孩子,希望他们以后能好好过日子。”

婚后的日子虽然清苦,却也温馨。陈阿牛每天出去捕鱼,苏婉儿则在家洗衣、做饭、织布,两人相互扶持,相互照顾。陈阿牛每次捕鱼回来,都会给苏婉儿带些小礼物,有时是一朵漂亮的野花,有时是一只可爱的小螃蟹;苏婉儿则会给陈阿牛做他最爱吃的鱼汤,还会在他睡前给他捶背揉肩。

可他们都知道,周虎不会轻易放过他们。陈阿牛每次出去捕鱼,都会格外小心,生怕遇到周虎的人;苏婉儿在家也总是提心吊胆,担心周虎会突然找上门来。

果然,没过多久,周虎就开始找他们的麻烦了。先是院墙上出现了刀痕,接着是渔网被剪碎,然后是渔灯被换。陈阿牛和苏婉儿虽然害怕,却也没有退缩。他们知道,只要他们在一起,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第三章:腌菜缸里的玄机

这天傍晚,陈阿牛像往常一样出去捕鱼。他运气不错,捕到了不少银鱼,心里很高兴,想着晚上给苏婉儿熬鱼汤喝。可就在他准备回家的时候,突然看到远处有几个人骑着马,正往渔村的方向赶来。他仔细一看,为首的正是周虎!

陈阿牛心里一惊,赶紧划船往家赶。他知道,周虎这次来,肯定没好事。他一路拼命划船,终于在周虎到达之前,赶回了家。

可当他到家时,却看到了让他心惊胆战的一幕——苏婉儿站在堂屋中央,鬓发凌乱,脸色惨白,手里紧紧攥着一把剪刀,而她身后的腌菜缸旁,竟藏着两个手持木棍的壮汉!

陈阿牛的脑子飞快地转动着。他知道,硬闯只会让苏婉儿陷入危险。就在这时,他看到苏婉儿的目光扫过腌菜缸,又飞快地瞥了一眼门缝,眼神里满是焦急和暗示。

陈阿牛心里一动,突然想起昨天苏婉儿腌咸菜时说的话:“阿牛,这缸咸菜得用粗盐多腌些日子,不然容易坏。”

陈阿牛咬了咬牙,故意把鱼篓往地上一摔,大声喊道:“婉儿,我回来了!今天运气好,捕到好多银鱼,咱晚上熬鱼汤喝!”

说完,他踉跄着推开门,一副刚从江上回来、疲惫不堪的样子。屋里的两个壮汉显然没料到他会这么快回来,顿时慌了神。陈阿牛趁机冲过去,一把掀翻了腌菜缸。

“啊!”两个壮汉被弄得手忙脚乱。苏婉儿趁机拿着剪刀退到陈阿牛身边。

陈阿牛顺势将苏婉儿护在身后,手里的鱼叉直指那两个壮汉:“你们是谁?竟敢私闯民宅!”

那两个壮汉哪里还敢回话,只想赶紧逃跑。可就在这时,周虎带着一群家丁冲了进来:“陈阿牛,你竟敢坏我的好事!今天我非要收拾你不可!”

陈阿牛毫不畏惧,说:“周虎,你光天化日之下私闯民宅,还想伤害我妻子,你就不怕王法吗?”

周虎冷笑一声:“王法?在这钱塘江边,我就是王法!你敢抢我的女人,我今天就要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说完,周虎下令家丁们动手。陈阿牛和苏婉儿背靠背站在一起,陈阿牛手里拿着鱼叉,苏婉儿手里拿着剪刀,准备和周虎的人拼命。

就在这危急关头,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威严的声音喊道:“住手!光天化日之下,竟敢聚众斗殴,还有没有王法了?”

周虎回头一看,顿时吓得脸色惨白。只见一个身穿官服的人骑着马,带着一群衙役冲了进来。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杭州府的知府,张大人。

第四章:身世之谜

张大人是个清官,他早就听说了钱塘知县勾结小舅子周虎,欺压百姓的事情,只是一直没有证据。这次,他特意微服私访,没想到刚到渔村,就遇到了周虎聚众斗殴的事情。

张大人看着周虎,厉声问道:“周虎,你可知罪?”

周虎吓得两腿发软,赶紧跪在地上:“张大人,我……我不是故意的,是陈阿牛先惹我的。”

“胡说八道!”苏婉儿站出来,大声说道,“张大人,是周虎一直纠缠我,还私闯民宅,想伤害我和我丈夫。您可一定要为我们做主啊!”

张大人看了看苏婉儿,又看了看陈阿牛,问道:“你们可有证据?”

陈阿牛说:“张大人,我们有证人。村里的邻居都可以作证,周虎这些日子一直在找我们的麻烦,还砸了我们的渔网,换了我们的渔灯。”

村里的邻居们也纷纷站出来,作证说周虎确实一直在欺压陈阿牛和苏婉儿。张大人听了,气得火冒三丈,下令衙役们把周虎和他的家丁都抓起来。

周虎吓得大喊大叫:“张大人,你不能抓我!我姐夫是钱塘知县,你要是抓了我,我姐夫不会放过你的!”

张大人冷笑一声:“哼,就算你姐夫是钱塘知府,我也一样抓你!你以为你姐夫勾结贪官,欺压百姓的事情,我不知道吗?我这次来,就是为了查清楚这件事!”

说完,张大人下令衙役们把周虎和他的家丁押回杭州府审讯。周虎被押走后,陈阿牛和苏婉儿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们对张大人深深鞠了一躬:“多谢张大人为民做主。”

张大人笑着说:“你们不用谢我,这是我应该做的。对了,苏姑娘,我看你有些眼熟,你是不是钱塘秀才苏振邦的女儿?”

苏婉儿惊讶地说:“张大人,您认识我父亲?”

张大人叹了口气:“苏振邦是个好秀才啊,当年他因为弹劾钱塘知府贪污受贿,被诬陷下狱,病死在了牢里。我一直很同情他的遭遇,只是当时我还不是杭州知府,没能帮上他。”

苏婉儿听了,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张大人,我父亲是被冤枉的,您可一定要为我父亲翻案啊!”

张大人点了点头:“你放心,我一定会查清楚这件事,还你父亲一个清白。

第五章:沉冤昭雪与意外之喜

张大人将周虎等人押回杭州府后,立刻下令彻查苏振邦的冤案。衙役们四处走访,搜集证据,很快就查到了钱塘知县与周虎勾结,诬陷苏振邦的罪证。原来,当年苏振邦发现钱塘知县利用漕运之便,贪污朝廷拨下的赈灾银两,便上书弹劾。钱塘知县怕事情败露,就联合小舅子周虎,伪造证据,诬陷苏振邦通敌叛国,将其打入死牢。

证据确凿,张大人当即下令将钱塘知县革职查办,押入大牢。同时,他还为苏振邦平反昭雪,恢复了苏振邦的秀才身份,并张贴告示,告知全城百姓苏振邦是被冤枉的。

苏婉儿得知父亲的冤案终于得以昭雪,激动得泪流满面。她拉着陈阿牛的手,哽咽着说:“阿牛,我父亲的冤屈终于洗清了,我终于可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了。”

陈阿牛也很是高兴,他拍了拍苏婉儿的肩膀,说:“婉儿,这都是好事。以后,我们再也不用怕周虎和钱塘知府了,我们可以好好过日子了。”

就在这时,张大人派人来请陈阿牛和苏婉儿去杭州府。陈阿牛和苏婉儿心里有些纳闷,不知道张大人找他们还有什么事。

到了杭州府,张大人笑着迎了上来,说:“陈壮士,苏姑娘,今天找你们来,除了告诉你们苏秀才冤案昭雪的好消息外,还有一件事要跟你们说。”

陈阿牛和苏婉儿对视一眼,疑惑地看着张大人。

张大人接着说:“陈壮士,你是不是三岁那年,在钱塘江大潮中失去了父母,被一个老渔翁救起?”

陈阿牛愣了一下,点了点头:“张大人,您怎么知道?”

张大人叹了口气,说:“实不相瞒,我认识你的亲生父母。你的父亲叫陈世安,是当年朝廷的工部侍郎。十九年前,你父亲因为弹劾朝中奸臣,被诬陷下狱,我当时还是个小官,没能救得了他。你母亲带着你逃难,没想到在钱塘江上遇到了大潮,你们母子失散。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寻找你的下落,可一直没有消息。直到今天,我看到你的模样,又听你说了你的身世,我才敢确定,你就是陈世安大人的儿子。”

陈阿牛听了,如遭雷击,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张大人,您……您说的是真的?我……我还有亲生父母?”

张大人点了点头,从怀里拿出一块玉佩,递给陈阿牛:“这是你父亲当年随身携带的玉佩,他说如果找不到你,就把这块玉佩交给你,让你记住自己的身世。”

陈阿牛接过玉佩,玉佩上面刻着一个“陈”字,他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他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根。

苏婉儿也为陈阿牛感到高兴,她拉着陈阿牛的手,说:“阿牛,太好了,你终于找到你的亲生父母了。”

张大人笑着说:“陈壮士,你父亲虽然已经去世了,但你母亲还在。当年你母亲失散后,被一位好心人收留,后来一直在苏州生活。我已经派人去苏州接你母亲了,过不了多久,你们母子就能团聚了。”

陈阿牛听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对着张大人深深鞠了一躬:“张大人,谢谢您,谢谢您帮我找到了我的身世,还帮我母亲平反了冤案。您的大恩大德,我永世不忘。”

张大人笑着说:“你不用谢我,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你们都是苦命的孩子,能够苦尽甘来,也是上天的眷顾。”

第六章:母子团聚与阖家幸福

几天后,张大人派人来告诉陈阿牛,他的母亲已经到了杭州府。陈阿牛激动得一夜没睡,第二天一早,就带着苏婉儿赶到了杭州府。

在张大人的府邸里,陈阿牛见到了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已经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但眼神里却充满了期待。当她看到陈阿牛时,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她颤抖着声音说:“孩子,你……你真是我的阿牛吗?”

陈阿牛也哭了,他扑到母亲怀里,哽咽着说:“娘,我是阿牛,我是您的儿子。这些年来,我好想您啊!”

母子俩相拥而泣,在场的人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苏婉儿也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走到陈阿牛母亲身边,轻声说:“娘,我是婉儿,是阿牛的妻子。以后,我们会好好照顾您的。”

陈阿牛的母亲拉着苏婉儿的手,笑着说:“好孩子,谢谢你照顾阿牛。阿牛能娶到你这样的好媳妇,是他的福气。”

就这样,陈阿牛终于和母亲团聚了。他带着母亲和苏婉儿回到了渔村,村里的人都为他们感到高兴,纷纷前来祝贺。

陈阿牛的母亲看到陈阿牛住的房子虽然简陋,但却收拾得干干净净,心里很是欣慰。她知道,陈阿牛这些年来过得很不容易,但他却没有抱怨,而是靠自己的双手努力生活,还娶了一个贤惠的妻子。

此后,陈阿牛依旧每天出去捕鱼,苏婉儿则在家照顾母亲和打理家务,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温馨而幸福。陈阿牛的母亲也渐渐从过去的伤痛中走了出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半年后,苏婉儿生下了一个儿子。陈阿牛给儿子取名叫陈念恩,意为纪念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也希望儿子能永远记住感恩。

陈念恩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欢乐。陈阿牛的母亲每天都抱着孙子,笑得合不拢嘴;陈阿牛和苏婉儿则更加努力地工作,希望能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几年后,陈阿牛靠着自己的努力,攒了一些钱,他在渔村盖了一座新房子,还买了一艘更大的渔船。他不再仅仅靠捕鱼为生,还开始做一些渔货生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苏婉儿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父亲,她经常带着陈阿牛和陈念恩去祭拜苏振邦,告诉父亲她现在过得很好,让父亲在九泉之下安息。

张大人也时常来看望他们,看到他们一家人过得幸福美满,心里很是欣慰。他经常对别人说:“陈阿牛和苏婉儿都是善良、正直的人,他们经历了那么多苦难,终于得到了幸福,这是他们应得的。”

第七章:钱塘江上的传奇

陈阿牛和苏婉儿的故事,很快就在钱塘江上流传开来。人们都称赞陈阿牛善良勇敢、重情重义,称赞苏婉儿坚贞不屈、贤良淑德。他们的故事,成为了钱塘江上的一段传奇,激励着人们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要坚守善良和正义。

很多年后,陈念恩长大了。他继承了父亲的善良和勇敢,也继承了母亲的聪慧和坚韧。他没有选择经商,而是考取了功名,成为了一名官员。他像张大人一样,为官清廉,为民做主,深受百姓的爱戴。

陈阿牛和苏婉儿则在渔村里安度晚年。他们每天都会坐在江边,看着钱塘江上的船只来来往往,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虽然他们的一生经历了很多苦难,但他们却用善良和勇敢,战胜了一切困难,最终收获了幸福。

夕阳下,陈阿牛牵着苏婉儿的手,苏婉儿靠在陈阿牛的肩膀上,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钱塘江的江水静静地流淌着,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故事,也仿佛在祝福着他们,以及所有像他们一样坚守善良和正义的人们。

来源:民间故事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