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round 2560 BC, when the final capstone was set in place, the Great Pyramid of Giza became the tallest man-made structure on Earth
金字塔有多古老?
如果秦始皇“回望”金字塔,他也会像今人看见秦始皇陵一样,感叹2000多年的历史沧桑。
公元前2560年,当最后一块顶石安放完毕,胡夫金字塔成为地表最高的人工建筑。
这一纪录,维持了3800年。
在没有铁器、没有轮子的古老时代,金字塔成为人类文明史最震撼的开篇。
Around 2560 BC, when the final capstone was set in place, the Great Pyramid of Giza became the tallest man-made structure on Earth, a record it held for about 3,800 years. Built in an age without iron or wheels, the pyramids opened a new chapter in the 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with a thunderous prologue carved in stone.
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对太阳神“拉”的崇拜和对永生的痴迷。
古埃及人看到太阳每日东升西落,在地平线上循环往复,坚信死亡只是通往永生的渡口。
金字塔角锥形的塔身,正如同凝固的阳光射线;层层高升的结构,象征着法老灵魂攀向太阳神的阶梯。
古埃及人就这样,将信仰转化为了永恒的几何体。
胡夫金字塔由230多万块巨石垒成,平均每块重达2.5吨。
有人推算过,建造这座金字塔耗时约20年,意味着每天要搬运并安放340块石头,平均每两分钟一块!
The Great Pyramid of Giza was built with over 2.3 million blocks of stone, each averaging about 2.5 tons. It's estimated that the project took 20 years, which means 340 stones were moved and set each day, one for every two minutes.
然而,这些巨石并不完全由工人用血肉之躯拖拽,而是借助尼罗河每年夏季的泛滥期,通过人工开凿的运河,把阿斯旺和图拉的石材“水陆联运”到工地。
比它的规模更令人震憾的,是它的精确。
从底部到塔尖,胡夫金字塔呈几何学上的完美形状,其底长、高度、倾角都经过精密计算。
Even more astonishing than its scale was its precision. From base to apex, the Great Pyramid of Giza forms a geometrical perfection. Its base length, height and angles were finely calculated.
内部构造也相当复杂:精确的通道、走廊、法老与王后的墓室……所有这些都是在金字塔一层一层建上去时就已修建完成。
The internal structure was remarkably complex, with precise corridors and passageways, and burial chambers for the king and queen, all completed as the pyramid rose up tier by tier.
当时没有罗盘,建造者只能通过天文手段定位。而埃及少雨晴朗的夜空,提供了观测星辰运行规律的绝佳条件。
于是,后人发现了金字塔与天文学之间的奇妙联系。
Without compasses, builders relied on astronomy for alignment. Egypt's clear, rainless skies offered perfect conditions to study the stars. And thus, people discovered the marvelous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yramids and astronomy.
比如,吉萨高原上的三座金字塔,并非呈一条直线排列,而是略有错位,正好对应着猎户座腰带上的三颗星。
金字塔代表的不仅是古埃及发达的几何学、天文学,甚至还有先进的管理学。
如果你以为金字塔是一群奴隶在皮鞭下建造的,那就错了。
考古学家发现,金字塔施工队其实是个高效的组织体系,堪比成熟的建筑公司。
They even had an advanced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If you think the pyramids were built by slaves under the whip, think again. Archaeologists found that the pyramid construction team was, in fact, organized much like a modern construction company.
古埃及人是在信仰的基础上自愿加入的。他们分工明确,包括采石工、雕刻工、木工、医生、水手……他们以家庭为单位生活,居住在专门建造的工匠村中。待遇也很好,工人定期获得牛肉、粮食、啤酒作为酬劳。
埃及最壮观的三座金字塔都来自古王国时期第四王朝,这不是偶然。
古王国时期,埃及首次确立了统一的、高度集权的强大王国。政治上的稳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保障,也为建造金字塔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The Old Kingdom saw Egypt unified under centralized power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tory. Political stability fueled economic growth, providing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pyramid construction.
此后,古埃及文明历经了王朝更迭、外族入侵,辉煌与低谷的交替。公元前30年,埃及沦为罗马行省,绵延近3000年的古埃及文明就此落幕。
但文明真的消亡了吗?
沙漠中,金字塔依然矗立。每一块石头都铭刻着人类超越时代的智慧和对不朽的渴望。
四千年后的今天,在黄浦江畔,“金字塔之巅”穿越时空与中国观众相见;“古埃及文明大展”在遥远的东方掀起观展热潮。
据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古代东方文明研究所所长颜海英介绍,中国过去的埃及展都是罐头展,即西方人做好的商业展,“这次上海博物馆最大的一个突破,就是坚持独立策展,整个设计融入了中国人的视角。”
此外,得益于中埃联合考古,中国作为埃及考古队的合作方,获得特许权,让许多新出土的文物首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当中国人为古埃及文明的辉煌赞叹不已时,两大古老文明于此刻激荡、交汇,碰撞出最深沉的共鸣回响。
中国日报四集古埃及文明系列纪录片《穿梭生死:探寻古埃及文明的底座》9月27日全平台上线,每天一集,敬请关注。
下一集,我们将沿着尼罗河一路向南来到卢克索,在神庙的殿堂里继续见证古埃及的辉煌。
出品人:曲莹璞
总策划:曲莹璞
总监制:邢志刚
监制:柯荣谊
制片人:何娜 李畅翔 张若琼
总导演:左卓
导演:焦洁
文案:左卓 裴禧盈
出镜/配音:焦洁 阿巴斯(埃及)
摄影:李文峰 蔡彬彬 王雨曦 王雨杰 罗斌
剪辑:袁悦 旋延鹏 李亚东
动画制作:戴砚亮 高凡淞 马旌雯 樊双乐
外联总监:焦洁 樊子豪
外联执行:黄恬恬 陈聪芷 黎炳宏
学术顾问
颜海英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古代东方文明研究所所长
薛江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贾笑冰团队
特别鸣谢
上海博物馆
北京大学古代东方文明研究所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埃及分公司
中国日报社国际部
中国日报社文教部
中国日报社上海分社
中国日报社欧洲分社
中国日报社非洲分社
中国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中国日报双语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