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暴雨砸在黄埔花园褪色的金色招牌上,中介小陈把"跳楼价"广告牌往屋里拖了拖,苦笑着对我说:"哥,现在来看房的,十个有八个是来哭坟的。"
暴雨砸在黄埔花园褪色的金色招牌上,中介小陈把"跳楼价"广告牌往屋里拖了拖,苦笑着对我说:"哥,现在来看房的,十个有八个是来哭坟的。"
周六早晨的滂沱大雨里,我撑着伞踩过科学城积水的人行道,手机突然震个不停。黄埔业主群炸出张截图:89㎡三房,急售150万包税!后面跟着排崩溃表情包。我心头一紧——三年前陪朋友抢房时,同户型挂牌480万还要抢破头啊!
1. 黄金楼盘变烫手山芋
挤进链家门店躲雨时,墙上房源单刺得人眼睛疼。红笔涂改的价签像伤口结的痂:"黄埔花园6期,89㎡南向,186万成交(送车位)"。穿人字拖的胖中介叼着烟嘟囔:"昨天刚割的肉,业主亏了辆顶配保时捷。"
这小区我太熟了。2020年开盘那天,我陪炒房客林姐来抢号。售楼处沙盘前挤得转不开身,销售举着喇叭吼:"6万是地板价!明年闭眼冲8万!"林姐当场刷爆三张卡拿下五套,还得意地晃着POS单:"光茶水费就够买台卡罗拉!"
如今样板间早成了快递驿站,当年抢破头的楼王单元,阳台上晾着褪色的工装裤。保安老周裹着雨衣嘟囔:"去年这会儿,业主群里天天晒米其林定位,现在都在转拼多多砍价链接。"
2. 断崖暴跌的连环杀
在小区门口肠粉店,油腻的电视机正放房产专家访谈。老板啪地关了电视:"尽扯淡!我表弟肠子都悔青了!"他掰着手指给我算账:
政策铡刀砍下来:人才购房五年限售解禁,二手房库存像开闸洪水
科技公司搬去东莞:班车站拆了,楼下奶茶店改成了彩票站
新房往死里砸价:隔壁新盘打出"2字头",中介直接带客户踩二手房主脸面
最惨的是老王。他掏出皱巴巴的购房合同给我看——2019年4.8万/㎡买入,上月同户型成交价1.9万。房贷利息亏掉八十万不说,精装修砸进去的四十万直接打了水漂。"现在卖房得倒贴银行钱!"他指甲掐进合同纸里,留下个月牙形的坑。
3. 割肉现场人间百态
暴雨那晚我撞见魔幻一幕。21栋楼下停着浙牌迈巴赫,穿Polo衫的张总正在砸自己精装修的电视墙。"反正卖不掉!"他抡锤子砸向大理石背景墙,碎渣崩到爱马仕皮带扣上。中介小陈偷偷告诉我:"三套房亏了七百万,银行天天催债。"
刚需客陈哥却在这时捡了漏。他攥着湿漉漉的购房合同给我看:"150万拿下地铁口三房,放五年前只够买厕所!"但签字时手一直在抖——谁说得准会不会继续跌?
小区地下车库像末日片场。B区整排空车位落满灰,某车位上还留着搬家时扔掉的发财树。当年抢车位的聊天记录还在群里置顶着,最新消息却是物业催缴通知:"车位管理费打七折!"
4. 崩盘漩涡中的众生相
房产博主"老广楼参"直播时,弹幕比菜市场还乱。有人哭诉挂180万无人问津,降价到150万反被砍到120万;银行信贷员私下吐槽:"评估价跟不上跳水价,想割肉得先补窟窿!"
最揪心的是看房团遇上的刘姨。她攥着泛黄的户型图蹲在毛坯房里:"给儿子准备的婚房啊..."雨水从没封的阳台灌进来,打湿了她手里2019年的楼盘宣传册,封面烫金的"黄金洼地"字迹糊成一团。
5. 泡沫破灭后的冷雨
当我在中秋促销摊前碰到林姐时,差点没认出来。她推着婴儿车在卖楼处改的生鲜超市挑特价菜,当年卡地亚手镯换成了儿童防走失绳。"五套?早割完了!"她抓起打折荔枝苦笑,"留了套最差的,现在月供比租金贵一倍。"
科学城步行街的电子屏轮播着"金九银十"促销广告,鲜红的"2万/㎡起"像流血的口子。房产中介小吴在朋友圈发段子:"以前客户问'能涨多少',现在问'会跌穿地心不'"。配图是空荡荡的售楼大厅,沙盘上积了层薄灰。
暴雨那晚离开时,看见老王蹲在小区喷泉池边抽烟。池底沉着不少硬币,都是当年业主们为讨彩头扔的。他忽然把烟头弹进水里:"早知道该把这些钢镚攒着,比房子保值多了。"
霓虹灯穿透雨幕,把"黄埔花园"四个字映在积水里。当年排队抢房的盛景还在抖音刷到过,视频里挥舞的认购书如今成了催命符。旁边新开的螺蛳粉店飘来酸笋味,电视里专家正说着"回归居住属性",满屋食客埋头嗦粉,没人抬头看一眼。
当售楼处变成菜市场,
投资客才尝到水泥的咸腥。
来源:快乐奔跑的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