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绍圣、元符年间,章惇掌权,贬谪了政见不合的将帅,发兵收复失地,修筑新的要塞。又攻取河北隍州鄯州等地,导致关中地区民不聊生。
01
译文
绍圣、元符年间,章惇掌权,贬谪了政见不合的将帅,发兵收复失地,修筑新的要塞。又攻取河北隍州鄯州等地,导致关中地区民不聊生。
后来哲宗皇帝驾崩。建中靖国初年,谏议大夫邠人张舜民,知道为什么在灵武和永乐会大败,以及神宗皇帝为什么生病。所以他在经筵上位徽宗讲述了,徽宗因此而感动。于是罢免了章惇,放弃了隍州鄯州等地。
崇宁初年,蔡京掌权,他打着继承先帝遗命的旗号,迫使徽宗皇帝出兵收复了隍州鄯州。并对那些持放弃这些地方的枢密使安焘予以罢黜。熙河、泾原、环庆、鄜延都在修筑新城。泸戎、绵州也在向外扩张。
宦官童贯担任宣抚使,每一年都有军事行动。
熙河帅刘法,官拜检校少保,与全军一同覆膜。但是童贯却讳败为胜,向徽宗贺喜。
政和年以来,天下财力枯竭,民不聊生。
蔡京图谋北伐辽国没有成功,就辞职了。王黼继任为宰相,想要在业绩上盖过蔡京。于是和女真结盟,一起攻伐辽国。燕冀地区的人民被屠戮殆尽。他还用钱从女真那里买回来空城作为自己的业绩。
他还暗中联络辽国的旧臣张觉,图营平、滦州等。东窗事发以后,女真以朝廷招纳叛亡为由,从河东,一路攻克忻、代,越过太原,攻克隆德,到达了泽州的高平。女真聪河北出发,一路杀到京城。
徽宗皇帝将皇位禅让给钦宗,自己跑到丹阳。钦宗皇帝割让了三镇土地,这才让女真撤退。然后他又下诏让三镇坚守。
女真的使者,带着朝廷用黄绢写下招募辽国大臣的诏书回去,将诏书献给金主。诏书中确实有“共灭大金”的话。女真人发怒了,再次起兵攻破了京师,劫掠了徽钦二帝,劫掠了宗族大臣,礼器图籍也都被抢走了。
高宗皇帝在宋地继位,跑到淮扬。金人逼迫,高宗渡江,兵民溺死的不计其数。
高宗流离失所,中原的土地都没了,天下的人死于战争的十有八九。
悲哀啊。从王安石全神宗皇帝发动战争开始,章惇、蔡京、王黼都继承王安石的主张,灾祸竟然到达了这样的地步。我将这件事的始末记载下来,作为后世的警戒。
02
原文
绍圣、元符间,章惇用事,谪弃他帅臣,兴兵取故地,筑新塞。又取河北隍、鄯等州,关中大困。
因哲宗升遐,建中靖国之初,谏议大夫张舜民,邠人,熟知灵武之败,永乐之祸,神宗致疾之由。在经筵为上皇言之,上皇为之感动。故章惇罢相,弃隍、鄯等州之地。
崇宁初,蔡京用事,以绍述之,劫持上皇兴兵复取隍、鄯故地,责枢密使安公焘并弃地帅,熙河、泾原、环庆、鄜延各进筑,泸戎、绵州亦开边。
内臣童贯为宣抚使,每岁用兵不休。
熙河帅刘法,官至检校少保,与全军俱陷,童贯更以捷闻,上皇受贺。
致和以来,天下公私匮竭,民不聊生。蔡京经营北虏不就,去位。
王黼作相,欲功高于京,遂结女真以伐大辽。燕、冀遗民,杀虏殆尽,复用金帛从女真买空城,以为吊伐之功。
又阴约旧大辽臣张觉,图营平、滦州等。事泄,女真以招纳叛亡为名,由河东来者,陷忻、代,越太原,陷隆德,以至泽州之高平;由河北来者,直抵京城。
上皇禅位,幸丹阳。渊圣割三镇以为城下之盟。女真退,复诏三镇坚守。
又因女真之使,以黄绢诏书结其所用大辽旧臣余睹者使归,反以所得诏书绐其主,诏有“共灭大金”之言。女真怒,再起兵破京师,劫迁二帝,虏宗族大臣,取重器图书以去。
上即位于宋,迁淮扬,虏逼,上渡江甚危,兵民溺水死驱执者不可胜数。
今乘舆播越,中原之地尽失,天下之人死于兵者十之八九。
悲夫!一王安石劝人主用兵,章惇、蔡京、王黼祖其说,祸至于此。因具载之,以为世戒。
03
补
枢密使安公焘:即安焘,北宋探花郎。他不是新党却深受宋神宗赏识。反对主动进兵,主张防守为主。宋徽宗继位后,他和韩忠彦一起放弃了隍州鄯州。
王黼(fu,三声,府):北宋宰相,六贼之一。金人打来的时候他也率先跑路。然后宋钦宗将他交给开封府尹处理。开封府尹将其处死。他是北宋少有的被处死的官员。
童贯:北宋宦官,六贼之一,封广阳郡王。金人崛起以后,他从金人手中买下了燕京,被封为王。宋钦宗本来想重用他,结果他陪着徽宗。于是钦宗将其流放,后来命人追杀斩首。
刘法:北宋名将。在和西夏的战役中战死。他的儿子刘正彦是“苗刘兵变”的始作俑者,所以他也收到了波及。《宋史》没有给他立传。
04
感
不得不说,这旧党是恶心。
就是这一篇全是私货的回忆录里面我们也能清楚的知道,新党是打下了土地的,然后旧党把土地又还回去了。
就这,旧党还觉得自己做的对。还一个劲的攻击新党侵略性太强招惹到了惹不起的强敌,这才有了靖康之耻。
狗屁!
狼为什么要吃羊呢?
没有为什么,狼就是能吃得了羊,所以就吃了。
那金人,吃你挫宋还需要什么理由么?
再说了,汴京为什么会被攻破他是一句话也不提啊。
那是因为宋钦宗相信一个郭京的道士有神兵能生擒金人主帅。结果自己打开城门放出神兵,反倒被金人一拥而入。
这tmd和新党有个毛线的关系!
新党固然有问题,但是较之于旧党,不值一提。
来源:邻家小鱼闲话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