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示栏前的梧桐树叶沙沙作响,赵志国盯着 “拟任市住建局工程科科长” 的红色宋体字,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硬壳笔记本。这本封面磨白的本子里,记着他从科员到副科长十年间的工作笔记,最新一页停留在上周三 —— 开发区管廊项目的地质勘查报告疑点。
公示栏前的梧桐树叶沙沙作响,赵志国盯着 “拟任市住建局工程科科长” 的红色宋体字,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硬壳笔记本。这本封面磨白的本子里,记着他从科员到副科长十年间的工作笔记,最新一页停留在上周三 —— 开发区管廊项目的地质勘查报告疑点。
“志国,恭喜啊。” 拍在肩膀上的手带着熟悉的烟草味,周明轩的鳄鱼皮带在阳光下泛着油光,“晚上聚聚?开发区李主任说要给你贺贺喜。”
赵志国合上笔记本,看着这位大学同宿舍的兄弟。两人同时进的住建局,如今周明轩已是开发区管委会招商科科长,办公室比他的大了足足三倍。“不了,晚上得把管廊项目的材料再捋一遍。” 他注意到周明轩衬衫袖口沾着的泥点,和上周在项目现场看到的红黏土颜色一致。
周明轩啧了声,掏出车钥匙晃了晃:“大众换奥迪了?我那辆帕萨特借你开几天,别让人觉得咱们科班出身的还不如暴发户。” 钥匙串上的貔貅挂件碰撞出清脆的声响,赵志国记得那是去年周明轩女儿满月时,某建筑公司老板送的贺礼。
管廊项目的招标会定在周五下午。赵志国提前半小时到会议室,发现周明轩正和三位竞标老板谈笑风生。红木茶几上的紫砂壶冒着热气,他认得那是本市最大建材商王总的藏品,上次在周明轩办公室见过同款。
“志国来得正好,” 周明轩起身招呼,“王总他们提议把管廊的防腐涂层换成进口材料,报价能降五个点。” 他把一份修改后的技术参数推过来,纸张边缘还沾着未干的咖啡渍。
赵志国翻到第 17 页,防腐标准那栏的 “GB/T 18226-2015” 被改成了 “ASTM A106”。“进口材料的检测报告还没备案,按规定不能用。” 他从公文包掏出原件,上面有自己用红笔圈出的验收条款。
周明轩的脸色沉了沉,借着倒茶的功夫在他耳边低语:“李主任的小舅子在做进口代理,通融一下,事后给你留两个点。” 紫砂壶盖碰撞的脆响像根细针,扎得赵志国耳膜发疼。
散会后,赵志国被李主任叫到办公室。红木书柜里摆着的 “优秀企业家” 奖牌闪着金光,和王总办公室的那块一模一样。“小赵啊,开发区要冲刺年度 GDP,管廊项目得快点落地。” 李主任转动着翡翠戒指,“材料的事让明轩帮你把关就行,他脑子活。”
窗外的法桐树影落在赵志国的笔记本上,他翻到三年前的一页,上面记着周明轩说过的话:“等咱们当了科长,得让家乡的孩子走平整的路,过结实的桥。” 那年他们刚参与完乡村公路改造,在工地吃泡面时,周明轩指着远处的校舍眼睛发亮。
深夜的办公室只剩下台灯亮着。赵志国对比着两份技术参数,手机在桌面震动,是妻子发来的照片:女儿举着满分试卷,背景里的老旧冰箱贴着 “节能先锋” 的磁贴 —— 那是他五年前获得的荣誉。
走廊传来脚步声,周明轩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个黑色塑料袋。“给嫂子和孩子带的进口水果。” 他往赵志国抽屉里塞了张银行卡,“王总给的‘咨询费’,咱们兄弟平分。” 抽屉深处露出半截纪检委印发的《廉政手册》,是上周刚领的。
赵志国把卡推回去,塑料袋上的外文标签被台灯照得透亮。“明轩,还记得咱们毕业时在图书馆门口说的话吗?” 他翻开笔记本最后一页,那里夹着两张泛黄的合影,一张是大学毕业照,一张是刚入职时在单位门口的合影。
周明轩的喉结动了动,转身时碰倒了赵志国的搪瓷杯。茶水在桌面上漫开,浸湿了 “优秀公务员” 证书的边角。“你就是太死脑筋。” 他摔门而去的声音,惊飞了窗外槐树上栖息的夜鹭。
招标会当天,赵志国提交了重新核验的材料,指出三家竞标单位的技术参数均不达标。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凝固,周明轩的脸涨成了猪肝色。散会后,李主任在走廊拦住他,翡翠戒指在他胸口点了点:“你这科长的位子,怕是坐不稳了。”
三个月后,管廊项目因使用不合格钢材发生坍塌事故。赵志国看着新闻里周明轩被纪检人员带走的画面,他穿着那件熟悉的阿玛尼西装,双手戴着手铐。办公桌抽屉里,静静躺着那份被退回的提拔公示,上面有局长亲笔写的批注:“坚守原则,堪当重任。”
深秋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赵志国新换的笔记本上。第一页写着新的工作目标:重新招标建设管廊项目,采用最高防腐标准。走廊里传来同事的议论声,说他要被调到清闲的档案室。他笑了笑,翻开夹在里面的照片,两个年轻的身影站在单位门口,眼里的光比现在窗外的阳光还要明亮。
楼下的法桐树开始落叶,一片金黄的叶子飘落在赵志国的公文包上。他想起周明轩最喜欢的那句诗:“道路决定命运,选择决定未来。” 只是不知在看守所的铁窗下,这位老同学是否还会想起,他们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望着同一个方向。
半年后,赵志国被任命为市纪委监委派驻住建局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在第一次全体干部大会上,他拿出那本磨白的笔记本:“每个科级干部手中的权力,都能决定一条路的质量,一座桥的安全,一群人的生计。”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阳光穿过会场的玻璃窗,在每个人的脸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散会后,赵志国在走廊遇到刚调任的年轻科员,对方手里捧着一本崭新的工作笔记。“赵组长,您能给我签个名吗?” 年轻人眼里的光芒,像极了二十年前的他和周明轩。他提笔写下:“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仿佛是命运齿轮转动的声音,清晰而坚定。
城市的天际线在暮色中渐渐清晰,赵志国走出办公楼,看见妻子和女儿在街角等他。女儿举着刚画的画,上面有两座并行的桥,一座写着 “正直”,一座标着 “捷径”。晚风吹起他的衣角,远处传来新建管廊项目工地的塔吊声,沉稳而有力,像在诉说着一个关于选择与坚守的故事,在这座城市的脉络里,缓缓延续。
来源:十洪都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