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济新高速(济源—新安高速公路)作为河南省重点工程,全长47.96公里,连接济源市与洛阳市新安县,横跨黄河小浪底库区,是河南省“13445工程”中强化黄河两岸经济联动的关键项目。截至2025年9月,项目已进入冲刺阶段,多项控制性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世界首座
济新高速(济源—新安高速公路)作为河南省重点工程,全长47.96公里,连接济源市与洛阳市新安县,横跨黄河小浪底库区,是河南省“13445工程”中强化黄河两岸经济联动的关键项目。截至2025年9月,项目已进入冲刺阶段,多项控制性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世界首座独塔地锚式回转缆悬索桥——济新黄河大桥于2025年7月完成钢桁梁全线合龙,桥面附属工程正有序推进,预计年底实现通车。该桥采用主跨555米的创新设计,避免了传统双塔结构对黄河峡谷生态的破坏,同时减少土石方开挖量5万立方米,缩短工期3个月,展现了绿色建造理念。
与此同时,八角山隧道双洞于2025年8月贯通,成为全线最后一个完成主体结构的隧道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方面,济源段水稳基层摊铺已全面完成,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施工通过验收,二标段沥青中面层摊铺进度达52%。新安县境内控制性工程同步推进,桥梁桩基、隧道工程完成率均超90%,绿化工程完成6.6公里,计划12月底全面完工。
项目建成后,将串联新伊、菏宝、连霍等多条高速公路,大幅缩短洛阳与济源的通行时间,促进沿黄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及产业协同发展,为郑州、洛阳都市圈联动注入新动能。
济新高速(济源—新安高速公路)建设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多项关键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主线工程方面,济源段土石方工程基本完成,水稳基层摊铺于4月收官,沥青面层施工全面铺开,桥梁桩基和T梁架设全部完工,黄河三峡大桥主塔封顶后,钢桁梁架设进度已达80%,计划11月底达到通车条件。八角山隧道作为全线唯一双向六车道连拱隧道,主体结构已贯通,山院隧道成为首个贯通的隧道,剩余隧道工程进度超90%。洛阳段路基土石方工程基本完工,沥青摊铺有序推进,重点解决穿越王屋山-黛眉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环保施工难题,采用微创技术减少生态扰动。
济源段惠及邵原、下冶、王屋等西部乡镇15万人口,邵原镇依托互通发展核桃、花椒物流集散,运输成本降低30%,王屋山景区通过高速串联预计年增旅游收入超2亿元。新安县青要山互通直连景区,推动“洛阳三彩”非遗产品物流网络覆盖全国,铁门镇与连霍高速衔接后,豫西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年降低晋豫物流成本超8000万元。文旅方面,项目串联王屋山、黛眉山等5个5A级景区,预计年增旅游收入12亿元,青要山互通设旅游大巴专用通道及智慧停车系统,年游客增量预计达10万人次。
建设期累计提供就业岗位4000个,运营期直接带动600人就业,间接服务旅游业等服务业岗位2000个。项目通车后,济源至新安车程将从2小时缩短至40分钟,货车通行效率提升50%,并与新伊、菏宝、连霍高速形成豫晋黄河金三角交通网,预计年降低区域物流总成本1.2亿元,推动洛阳都市圈与晋东南经济协同发展。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