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港媒镜头里,那个曾经一巴掌把“向家小公子”送上热搜的胖小子,现在瘦得T恤挂肩,低头钻进出租车,打卡地点:铜锣湾某建筑公司,职位:项目协调员,月薪网传一万八港币,连油费都得省着花。
“向佑居然打卡上班了?
”
港媒镜头里,那个曾经一巴掌把“向家小公子”送上热搜的胖小子,现在瘦得T恤挂肩,低头钻进出租车,打卡地点:铜锣湾某建筑公司,职位:项目协调员,月薪网传一万八港币,连油费都得省着花。
这画面比任何豪门声明都狠——向太家的“废号”真被扔进社会大学重修了。
别急着同情。
知情人士爆料,向佑的工位就在工地临时板房,夏天没空调,打印机一响满屋灰,他照样抱着图纸跑上跑下。
同事私下笑:“以前打架赔两百万不眨眼,现在为两百块加班费跟我们算到小数点。
”反差大得离谱,却也让办公室那群00后瞬间平衡:原来富二代也要吃土。
更魔幻的是,把他摁进土里的那只手,疑似亲妈陈岚。2023年向太直播,有人刷屏“小儿子呢?
”她眼皮都没抬:“路自己选的,搬砖也是砖。
”一句话把向佑的退路堵死,顺带把“慈母”人设升级成“狼妈”。
网友炸锅:亲儿子也搞KPI?
可别被剧本骗了。
狗仔跟拍三个月,拍到向佑每周三晚上必回大宅,进门先帮老爸向华强拎生日蛋糕,再乖乖把工地安全帽放回保姆车——帽檐上贴着卡通贴纸,郭碧婷女儿贴的。
小女孩叫他“叔叔佑”,发音像“树洞”,他也就成了全家树洞,听哥哥向佐吐槽拍戏被扇17次耳光,听嫂子郭碧婷聊直播带货佣金比例,听完统统带进工地,化成钢筋混凝土,谁也挖不出来。
向佐那边也没闲着。
新网大《破茧》里,他写了段兄弟雨中互殴又抱头的戏,上线当天向佑在弹幕里刷了一排“哈哈哈哈”,被眼尖网友截图。
向佐直播回应:“我弟说打戏太假,下次他上,不收替身费。
”一句话,把“豪门宫斗”秒变“家庭伦理轻喜剧”。
最尴尬的是吃瓜群众。
当年骂向佑“废二代”的那批人,现在排队道歉:“原来人家只是延迟发育。
”港大黄教授把这种现象叫“银汤匙悖论”:资源太多,反而把路堵死;一旦把银汤匙收走,普通人技能才长得出来。
数据显示,亚洲顶级富豪里,68%的家族至少有一个孩子“主动脱富”,比例比十年前翻了一倍。
脱富路径Top3:开咖啡店、做社工、跑工地——向佑完美踩中第三。
向太去年75岁寿宴,后台花絮比红毯精彩。
向佑穿西装,胸口别着工牌绳,被老妈一把扯下:“今天不上班。
”他嘿嘿笑,转身去帮郭碧婷搬婴儿椅,动作熟练得像老父亲。
那一刻,镜头扫到向华强,老头儿眼眶微红,跟助理嘟囔:“工地晒黑点儿,更像向家人。
”
故事讲到这儿,还有彩蛋。2015年被向佑打伤的司机老张,今年收到一封匿名快递:里面是件崭新工地马甲,附一张手写卡片——“张师傅,当年对不起,现在我也靠双手吃饭。
”落款一个“Y”。
老张把马甲挂到茶餐厅收银台,客人问谁送的,他咧嘴:“我学生。
”
所以别再问“向家小号还能不能练回来”。
人家已经悄悄满级,只是装备换了皮肤。
下次路过铜锣湾工地,看见那个戴粉色头盔的小伙,别惊讶——他真姓向,也真在搬砖,一块一块,把“向太儿子”四个字砌成自己的地基。
来源:热情的咖啡AnREH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