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淅淅风清叶未凋,秋分残景自萧条。”时光匆匆流逝,转眼已至仲秋时节,此时天气已由初秋的温燥转变为深秋的寒凉。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秋分前后的几场秋雨仿佛加快了今年入秋的进程,国庆节还没来就已经感受到秋天的凉意了。今年是9月27号,再过几天就要迎来国庆节和中秋节了
“淅淅风清叶未凋,秋分残景自萧条。”时光匆匆流逝,转眼已至仲秋时节,此时天气已由初秋的温燥转变为深秋的寒凉。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秋分前后的几场秋雨仿佛加快了今年入秋的进程,国庆节还没来就已经感受到秋天的凉意了。今年是9月27号,再过几天就要迎来国庆节和中秋节了,受闰六月的影响,今年中秋节竟然出现在国庆之后,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翻看日历发现中秋节后再过一天就是寒露节气了,寒露作为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7-9号交节,它的到来意味着气候上将由“凉”转变为“寒”。正如农谚“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所说,寒露时节北方的冷空气会更加活跃,昼夜温差增大,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及时添衣保暖,避免寒气入体。
寒露到来后除了气候上有所变化外,该节气期间仍处于秋收、秋耕、秋种等“三秋”大忙时节,只是已处于秋收阶段尾声,农事活动将重点转向秋耕和秋种工作,像北方的冬小麦和南方的油菜都是在该节气前后完成播种的。老话说,“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在这重要的秋收秋播时节,有个好天气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古人通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和对日常生活经验总结发现,寒露交节的月份不同往往预示着不一样的年景。村里老人说,“八月寒露多荒年,九月寒露多丰年”,这句农谚是什么意思?今年寒露又在哪儿?一起来了解下!
“八月寒露多荒年,九月寒露多丰年”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寒露在农历八月到来,这样的年景一般不太好,粮食庄稼因气候或其他原因导致歉收或绝收。而寒露在九月交节则预示着风调雨顺,农业将会丰收。
从科学角度来说,寒露在农历八月到来意味着当年入秋的时间比较早,冷空气也会提前到来,而寒露时节秋收还并未完全结束,一些农作物会因为低温而停止生长,最终空壳枇粒增多以至于收成减少。像南方的晚稻一般成熟时间要在寒露节气以后,所以一旦碰到强冷空气或寒潮降温的话对处于最后生长期的水稻极为不利,可能导致农民大半年的辛苦劳动白费。
类似的农谚还有,“寒露八月末,有收也不多;寒露九月头,薄地也有收。”这句农谚说的是即使寒露在农历八月末尾到来收成也不会太好,而九月到来的寒露,即使土地不够肥沃仍能种出大量粮食。
今年寒露是在10月8日,农历八月十七到来,按照古人的说法,这样的年景是不太好的,因为冷空气会来的比较早对庄稼生长不利。不过随着现代农业科学发展,现在很多庄稼种子在耐寒、抗病能力上已经提升了很多,所以也不必过于担心。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