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代理运营到市值137亿!若羽臣赴港上市,3个隐患或成拦路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23:29 1

摘要:A股网红股若羽臣又有大动作,继过去一年股价飙涨超7倍、市值突破137亿元后,它最近向港交所递了招股书,想凑A+H上市的热闹。

A股网红股若羽臣又有大动作,继过去一年股价飙涨超7倍、市值突破137亿元后,它最近向港交所递了招股书,想凑A+H上市的热闹。

要知道,这公司2020年才在深交所挂牌,前几年还只是个帮别人卖货的电商代运营打工仔,怎么突然就成了新消费赛道的香饽饽?

翻完它的招股书才发现,若羽臣的逆袭全靠换赛道,从替品牌做代运营,到自己下场做自有品牌,硬是踩中了悦己消费的风口。

但这风光背后,渠道太单一、营销烧钱猛、大股东减持的隐忧,像三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影响它的好日子。

若羽臣2011年在广州起家时,干的是最传统的电商代运营,帮美妆、宠物食品这些品牌管线上店铺、做推广,虽然是国内头部TP公司,但赚的都是辛苦钱。

2020年上市后,它突然调转方向,推出自有家居清洁品牌绽家,瞄准高端香氛家清市场,正式从帮别人打工变成为自己创牌。

这步转型踩得太准了,近几年新消费浪潮里,悦己成了关键词,消费者不再只看产品好不好用,更在意用的时候爽不爽、有没有情感共鸣。

申万宏源数据显示,2024年谷子经济这类悦己消费市场规模就有1689亿元,同比涨了40.6%。

绽家刚好掐住了这个需求,不光做洗衣液、除菌液这些清洁产品,还把香氛和生活美学揉进去,比如洗衣凝珠要做到开盖香、洗后留香,让做家务都成了一种享受。

效果立竿见影,按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2年后的短短两年内,绽家的零售额复合增速高达72.6%,是国内家清行业成规模品牌里的增速第一。

尝到甜头的若羽臣又接着布局,2024年推出口服美容品牌斐萃,2025年又上了膳食补充剂品牌纽益倍,把悦己、健康、品质的品牌矩阵搭了起来。

不仅如此,它甚至把海外市场也给打开了,在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已经达到32.6%。

转型自有品牌后,若羽臣的业绩直接起飞,2022后的两年内,公司营收从12.17亿元涨到17.66亿元,年复合增速20.5%。

比营收更夸张的是净利润,竟然从3379万元飙到1.06亿元,复合增速76.8%,不仅如此,在近年上半年更猛,营收13.19亿元同比涨67.6%,净利润增幅也有85.6%。

更关键的是,它的收入结构彻底变了,2022年时,代运营业务还能赚10.56亿元,占了八成多收入,可到2024年,代运营收入跌到7.63亿元,下滑趋势一直没停。

反倒是自有品牌,2025年上半年直接超过代运营,成了第一大收入来源,若羽臣说这是优化品牌合作组合,但明眼人都懂,自有品牌的利润太香了,谁还想靠代运营赚辛苦钱?

自有品牌的毛利率简直是降维打击:2025年上半年冲到71.9%,而代运营和品牌管理业务的毛利率才44%。

这很好理解,做自有品牌能跳过品牌方,直接对接消费者,价值链短了,利润自然高。

说白了,若羽臣是把过去做代运营积累的流量运营、用户数据能力,全用到了自己的品牌上,才实现了从赚服务费到赚品牌溢价的跨越。

但这看似完美的逆袭故事,仔细扒细节,能发现三个让投资者揪心的问题。

第一个是渠道太单,把宝全押在抖音上,2025年上半年,若羽臣自有品牌在抖音的零售额有5.07亿元,占了全渠道的61.4%。

短期看是吃到了抖音的流量红利,但平台的脾气谁也摸不准,哪天算法改了、推广费涨价了,或者合作出了问题,它的销量可能直接掉下来。

而且这几年线上平台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1.7%涨到67.2%,依赖度越来越高,风险也越来越大。

重营销轻研发,烧钱换增长的模式太脆弱,2024年,公司花在销售营销上的钱有5.26亿元,研发投入才0.26亿元,前者是后者的20倍。

2025年上半年更夸张,营销费直接飙到5.99亿元,比去年全年还多,占营收的比例冲到45.4%。

拆开看,这5.99亿里八成多是平台流量费和KOL佣金,等于靠砸钱买曝光换销量。

可新消费赛道的教训摆在那,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一旦停止烧钱,增长可能就断了,而且研发跟不上,产品没创新,等竞品多了,根本留不住用户。

大股东减持,自己人先撤了,就在若羽臣股价接连创新高的时候,第二大股东朗姿股份从今年3月开始不停减持,累计卖了超1000万股。

虽然朗姿股份说只是自身资金安排,但大股东在公司最风光的时候忙着套现,难免让投资者犯嘀咕,这波增长故事,连自己人都没那么信?

这次去港股上市,若羽臣说想募资推进全球化,比如把绽家卖到东南亚,还想并购海外品牌。

从目前的资金情况看,2025年上半年6.81亿元的现金及等价物,确实撑不起这么大的计划,上市募资能补补弹药。

但资本市场的钱,解决不了它的核心问题,若羽臣现在的困境,本质是流量驱动的模式太脆弱。

靠抖音要流量,靠烧钱换增长,靠营销撑销量,唯独缺了产品硬实力,要想从网红股变成能穿越周期的好公司,它得跨过三道关。

得赶紧把渠道铺开,不能只吊在抖音一棵树上,要把烧营销的钱匀点给研发,做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更得证明,就算不砸钱买流量,自有品牌照样能卖得好。

若羽臣已经靠转型抓住了一次机会,但港股投资者比A股更看重长期逻辑。

它能不能把137亿市值的泡沫,变成实打实的品牌价值,就看接下来是继续追流量,还是沉下心做产品了。

来源:暮时史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