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老鸽
编辑|老鸽
他是中国核弹老人,名字与钱三强,邓稼先,于敏等科学家一起,进行“两弹一星”的研制,他自嘲是“中国最倒霉的老人”。
董卿为他数次落泪,撒贝宁为他鞠躬,他的故事看哭千万人。
他就是为了国家和事业,隐姓埋名的核武器专家——魏世杰。
前半生在荒滩戈壁隐姓埋名26年造核弹,后半生是家中顶梁柱独自照顾患病妻儿,83岁的年纪还要照顾精神分裂的女儿,还有一个智力残缺的儿子,如此苦难的背后真相令人无比痛心。
1941年,魏世杰出生在山东即墨的一个普通家庭,1964年7月份,山东大学毕业的他学的的物理专业,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含金量是相当的高,踏上了前往青海221基地(原子城)的征途。
那里,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与氢弹的诞生地。他隐姓埋名,默默奉献,用智慧和汗水参与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以及核武器的研究工作,直至那震撼世界的蘑菇云在东方腾空而起。
随后,他又转战四川绵阳的大山深处,在核工业部九院继续他的科研生涯。
整整26载春秋,他穿梭于青藏高原的辽阔、戈壁荒滩的苍茫与深山密林的幽静之间,面对重重困难与挑战,从未退缩。
“我们的工作,是与核材料和炸药为伍,生死边缘的徘徊,对我来说并不陌生。”
魏老平静地讲述着那段岁月,那时的他们,每日与放射性危害和高能炸药的威胁相伴。
在防护措施尚显简陋的年代,他们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方法监测辐射——每天携带黑纸包裹的胶片上班,他说那时候的他们,身体就是最好的检测设备,通过胶片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是否受到了辐射。
魏老研究的是核武器里的炸药的那一部分,经常出事故,经常炸死人。
他清晰的记得和他一起工作附近车间的爆炸事故,他经历过两次,一次炸死四个,一次炸死三个,都是他亲眼所见到的。
事故发生后,同事找不到一个完整的尸体,都炸的粉碎的,也是那一刻,魏老深刻感受到“粉身碎骨”这个词的含义。
那时候的人是有信念的,为信仰而牺牲的一批人,他说造原子弹是光荣的,为国家牺牲是很值得的。
他说自己没把家人照顾好,都生病了。
自己把前半生献给了国家,亏欠了家人,后半生照顾他们也是应该的。
2
魏老在研制工作期间,结识了妻子陈位英,婚后育有一儿一女。女儿叫海燕,儿子叫魏刚。
由于夫妻俩工作的特殊性,所以孩子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魏老的母亲给魏老说你这个儿子,好像智力有点问题,孩子老师也说孩子缺心眼,下课后一堆小朋友会围着取笑他,生活难以自理。
女儿海燕则在上初二的时候,因为增加了两门课,几何和物理,自尊心强,就觉得功课没有做好,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大,整夜整夜不能睡觉,得了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的,强迫症很厉害,做什么事情,都要走程序。需要终生服药。
而不堪负重的魏老妻子,也患上了精神分裂,多次尝试自杀,面对这样的家庭困境,魏老妻子说看着魏老这样很心疼,他太累了,还不如自己死了算了,可以减轻他的负担。
魏老的生活,被一位精神疾病患者的妻子、同样患病的女儿,以及一个智力受限的儿子,编织成了一张复杂而沉重的网。
他没有丝毫的退缩和抱怨,独自挑起了照顾妻儿的起居生活的重担。
尽管儿子外表天真无邪,却常因不经意的“调皮捣蛋”触动了母亲与姐姐本就脆弱的情绪边缘,迫使魏老不得不做出艰难决定,为儿子另辟居所,以求家庭的片刻安宁。
日复一日,魏老在完成对妻子和女儿的餐食照料后,还要穿越那狭长狭窄的楼道,为独居的儿子送去温暖与食物。
那条道路,他已默默行走了近十载,每一步都承载着对家的深情与责任。
面对生活的重压,不仅妻子,就连女儿海燕也曾萌生过轻生的念头,留下一封遗书:
我的爸爸妈妈是最好的爸爸妈妈,我这一辈子是不能报答你们了,我只能等到下一辈子报答你们。
魏老心如刀绞,鼓励她们珍惜生命,告诉她们,只要她们安好,便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在生活的苦涩中,魏世杰找到了自己的避风港——阅读与写作。书籍成了他心灵的慰藉,而笔下的文字则成了他疗愈创伤、抒发情感的桥梁。
他自称为“两小时作家”,即便在忙碌与疲惫之中,也总能挤出宝贵的时间,在夜深人静之时,让思绪流淌于字里行间。
多年来,他笔耕不息,出版了包括《转动的魅力》、《原子小演义》、《海洋之谜》在内的多部科普佳作。
魏老还以我国核武器研制为背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出版了长篇小说《东方蘑菇云》《隐姓埋名的人》《禁地青春》。
其中《禁地青春》更是被改编成电视剧《青海花儿》在央视播出,备受好评。
魏老还紧跟时代步伐,利用新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作品与故事。他的微型科幻小说在网络上广受好评,粉丝数量激增。
更在央视《开讲啦》与《朗读者》等节目中,以“苦,才是人生”为主题,深情讲述了自己的家庭故事与人生感悟,感动了无数观众。
当被问及作为父亲的意义时,他坚定地说:“父亲是孩子最大的支柱,是他们在风雨中的避风港,这份爱,不求回报。”
对于照顾三个病号,有人问魏老,有没有崩溃的瞬间?
魏老说:“我知道自己不能崩溃,因为我是这个家的精神支柱。一旦我倒下,这个家就真的散了”。
2022年的3月份,魏老照料了几十年的妻子因糖尿病脑梗等并发症去世。
如果没有他们,中国在整个世界都站不稳叫脚跟。
魏老让人见识到了强者的精神力量,也拓宽了对于父母子女一场的认知,热爱苦难的生活!
热爱幸福的生活!因为有苦难,幸福才显得那么难得,真的太让人敬佩了。
4
在魏家这个温馨的小世界里,儿子魏钢是最让人安心的,他很听话,总是通情达理的,服从性的,是家里让人最省心的。
相比之下,海燕的性格则显得尤为独特而复杂。
她特别的偏执,在她的世界就是说一不二的,在她的内心深处,还住着一位“老神”(另一个人格),引导着她,让她在做出选择时往往不顾及旁人的看法,只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她时常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自言自语成了常态。
面对这样的海燕,魏老既感无奈又充满怜爱,魏老曾打趣说道:魏海燕就是家里的皇帝,总感觉对她是亏欠的。
考虑到魏老年事已高,且家庭情况特殊,国家特别安排了公派的服务员与他们同住,负责日常的家务料理,更在情感上给予了他们极大的支持与陪伴。
面对如今的生活,魏老已经安排好了后事,遗嘱都写好了,当有人问他,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真的值得吗?
魏老坚定的说:为了国家值得。
这简单的几个字蕴含了无尽的力量和深情。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奉献?什么是坚守?
我有国士,天下无双,半生许国,半生为家。
他是不为人知的国之利器,他是隐姓埋名的大国巨星,为了国家,无怨无悔,一代人杰,坎坷悲情,感天动地,泪目中华。
哪有世界和平,只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为国铸剑,隐姓埋名,向老一辈有着赤子之心的功勋们致敬!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来源:小符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