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还20万网贷想解燃眉之急,结果40万银行贷款被垫资方全拿走?这桩不合常理的事,近日就发生在太原茂业中心写字楼。
还20万网贷想解燃眉之急,结果40万银行贷款被垫资方全拿走?这桩不合常理的事,近日就发生在太原茂业中心写字楼。
原来,一名贷款人因还不上网贷,在网上联系了垫资方,双方约定“垫资还清网贷后,用银行新贷款还垫资款”。
可当他从多家银行贷出40余万元后,垫资方竟直接收走所有钱款,既说不出多拿钱的理由,也不解释去向。
察觉被骗的贷款人,最终选择报警。
民警赶到现场后,贷款人的父亲出面说明情况:儿子欠下20 余万元网贷,迫于压力在网上找了名男子,对方称可先行垫资还贷,但后续需儿子向银行贷款偿还垫资款。贷款人没多想便答应了。
随后,这名男子确实拿出20余万元,帮他儿子还清了网贷。
按约定,他儿子又在多家银行申请贷款,总计贷出40余万元 —— 按理说,只需还垫资的20余万元及利息即可,可对方却把40余万元全拿走了。
面对民警询问,这名男子始终闪烁其词:既说不出自己隶属哪家公司,拿不出任何纸质合同,更说不清巨额款项的去向,只含糊称“这是应还款项”。就连通过贷款人拿走多少钱、去哪家银行办的贷款,他都答不上来,像“失忆”一般。
见男子不愿说实话,民警当即带他回派出所进一步调查。即便到了派出所,男子仍含糊其辞,无法说明钱款去向。
直到民警表示将依法处理,他才松口,愿与贷款人协商退还多余款项。贷款人也同意先协商,若协商无果,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本想“垫资”解燃眉之急,反陷入“钱款去向成谜”的困境,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我们为当事人的警觉和警方的及时介入点赞。
在面对垫资方语焉不详、行为反常时,贷款人最终选择报警,这是保护自身权益的关键一步。
民警在现场的敏锐判断和果断处置,有效防止了损失进一步扩大,体现了执法为民的责任担当。
然而,此案更应引起所有有借贷需求人士的高度警惕。
它暴露出非正规金融活动的巨大风险:缺乏资质、合同缺失、操作不透明,每一步都可能暗藏陷阱。
“病急乱投医”的心理最易被利用,看似便捷的“网上垫资”,实则潜藏着资金被侵占、信息被滥用的多重危险。
此事再次敲响警钟:金融活动必须恪守安全底线。
务必选择银行等持牌正规机构,白纸黑字签订合同明确各方权责,保留好所有交易凭证。
唯有依法依规,保持清醒审慎,才能牢牢守住我们的“钱袋子”,莫让一时的“救急”之举,酿成更大的损失和漫长的维权之路。
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