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说人生有啥最难预料的,有时候不是职场起落,也不是什么理财踩坑,而是健康说没就没了。一个本来风风光光的家庭,转眼就全是糟心事:哪怕你挂着一堆证书,全家都不一定能扛得住命运突然的转折。
要说人生有啥最难预料的,有时候不是职场起落,也不是什么理财踩坑,而是健康说没就没了。一个本来风风光光的家庭,转眼就全是糟心事:哪怕你挂着一堆证书,全家都不一定能扛得住命运突然的转折。
现在蔡磊的账号已经四个月没有声音,他的情况是一点点熬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完全说不了话,脖子动弹不了了。上一次他发文还是2025年9月底,说自己啥都没法动,连气都喘不上来,但还剩下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其实懂他的人都知道,这两年他靠眼控仪敲键盘,被助理夸一分钟几十个字,线上办公依旧不断线,看上去还挺强硬。但真实生活根本不是外人想的那样,能扛住高压还游刃有余?根本就没有谁可以,总有人要咬着牙补位。
家庭主力变成了段睿。她原本就属于别人夸的那批“学霸”:北大医学部药学院毕业,各种会计师、税务师证乃至医疗器材公司市场总监这些光环,换谁都觉得未来有无限风光。但老公查出渐冻症以后,家怎么办?一点不夸张,结婚前一年蔡磊还是京东副总裁,电子发票界最牛的一张王牌。结果一年里全变了,确诊渐冻症,不说治,成因都没人搞明白。
一开始蔡磊还能说话,只是举手有点吃力。后来越来越困难,脖子不能转了,唇舌不利索。再到流质食物咽不下,小感冒直接往ICU送,日常就是靠营养液顶着。别说什么慢慢消耗,他那个速度,身边人全都高度警觉,兵荒马乱不夸张。
蔡磊倒是没完全躺平。别人遇这事缩回家里,他非但不退,反而整合资源,拉着国内外专家一起搞“渐愈互助之家”,建病理基因样本库。说白了就是自家灾难自己顶,还得给全中国类似病友争口气。他第一个试药上的,好几次副作用上来,别人都劝别碰了,他还就是要冲在前头。但遗憾的是新药对别人或许管用,对他自己却一丁点效果都没有。这桥架得多苦真只有他们家才知道。
可是日子接着过,该面对的挑战一样不少。科研、会议都没有耽误,文件什么还是靠他的“第二张嘴”——眼控仪。团队、合作方都得在线上等他回应,这些事一点不糙。但毕竟,那些家务琐事、带娃、保障蔡磊日常,大包大揽全落在段睿身上。最头疼还是钱的问题,研究都烧钱,那科研经费哪里来?段睿一狠心,就从零做起直播带货。别人嘲笑她从医学“天花板”沦为主播,她一边哭一边背稿子,错发货被骂还得自己兜底。但挣钱养药,救命比面子重要。她直播从一天三小时讲不下来,到能把话术复读不带卡壳,从零粉做到百万,每一分利润都砸进药物研发,工资一毛不要。
要说最受伤的还是家里娃“小菜籽”。小家伙刚出生爸爸就查出病,别人口中的童年都是课外班、假期旅游,他家一切都打折。今年娃到了入学年纪,还必须搬去西城区。爷爷奶奶年纪大,段睿也没法放心,但她又真腾不出手,每天得两点一线地跑,一头走不开丈夫,一头不舍得娃。孩子偶尔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忙完来看我”,她总装作轻松,却背着孩子偷偷掉泪。不哭不行,这局面只要她撑不住,整个家就塌掉。
实验室那头同样压力山大,几十号人家属盯着,一瓶瓶试剂就是费用,一场场会议就是合作成本。外人吹这是重大突破,其实里面每一点进展,全是拿自己家里赌出来的。没有科研基金,全靠带货捞,辛酸全装在胃里,不敢喊累。
说到底,这几年的坚持真的不是谁都能扛。即便哪天蔡磊走了,段睿这条路还是不会停下,因为她太清楚下一个类似患者还会撞上同样的绝望。这扇医学之门虽难开,总有人得站在门槛上死磕——这就是他们那家庭活出的模样。
来源:星事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