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稻后期空瘪多?3招保叶养根,结实率+千粒重双增,每亩多200斤!各位稻农朋友,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前期水稻长势喜人,穗子抽得齐刷刷,满田都是丰收的希望。可一到灌浆后期,心就凉了半截——穗子看着大,一捏却是空的,瘪谷多得让人心疼!这就是典型的“水稻后期空瘪粒”
水稻后期空瘪多?3招保叶养根,结实率+千粒重双增,每亩多200斤!各位稻农朋友,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前期水稻长势喜人,穗子抽得齐刷刷,满田都是丰收的希望。可一到灌浆后期,心就凉了半截——穗子看着大,一捏却是空的,瘪谷多得让人心疼!这就是典型的“水稻后期空瘪粒”问题,简直是到手的产量“打了水漂”!
别急,今天咱们就请来植保专家,揭秘空瘪粒背后的真相,并送上3招“保叶养根”的独家秘籍。只要做到位,结实率和千粒重双双提升,每亩多收200斤稻谷绝不是梦!
很多人以为空瘪粒是天气不好,其实根子多在管理上。水稻灌浆就好比给穗子“灌馅料”,这“馅料”(养分)从哪里来?
1. 叶片是“食品加工厂”:抽穗后,水稻根系吸收能力下降,灌浆所需的85%以上养分都靠顶部的3-4片功能叶进行光合作用来制造。 如果后期叶片早衰、发黄、有病斑,工厂“停工”了,穗子自然饿出空瘪粒。
2. 根系是“抽水机”和“营养泵”:根系衰弱,无法吸收水分和微量元素,叶片就会“早衰”,同时抗倒伏能力急剧下降,一场风雨就可能让丰收泡汤。
结论:保产量,关键就是“保叶”和“养根”! 叶子绿,根有劲,灌浆才能饱满扎实。
这3招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第一招:巧施“增产金”——-灌浆肥(保叶核心)
时机是关键: 在水稻抽穗后、齐穗期(全田95%的穗都抽出来时),是补施灌浆肥的黄金窗口。
用什么: 不要再撒尿素了!推荐使用高纯度磷酸二氢钾(100-150克/亩)+ 芸苔素内酯(植物生长调节剂),兑水进行叶面喷施。
为啥这么灵?
· 磷酸二氢钾:是纯粹的磷钾肥,叶片吸收快,能极大地增强叶片光合作用效率,延缓衰老,让叶子在后期依然保持油绿,为灌浆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 芸苔素内酯:被誉为“逆境卫士”,能调节植株内源激素,提高水稻的抗高温、抗干旱等逆境能力,促进养分向籽粒输送。
效果: 喷施2-3天后,你就能看到叶片明显转绿、挺立,穗部颜色也开始变得金黄透亮。
第二招:用好“养根水”——-干湿交替(养根核心)
很多农户习惯后期还保持深水层,这是大忌!深水会闷根,导致根系缺氧腐烂。
正确做法: 干湿交替灌溉,也叫“跑马水”。
即灌一次浅水(2-3厘米),让其自然落干,等到田面稍微开裂(脚踩有印但不陷泥)时,再灌下一次水。
好处多多:
· 水气平衡:让土壤有呼吸的时间,根系能获得充足氧气,新根不断萌发,保持活力。
· 养根护根:有效防止根系早衰和黑根、烂根。
· 增加千粒重:后期适当控水,能迫使养分集中向籽粒输送,籽粒更饱满。
切记: 收割前7-10天才彻底断水,切忌过早。
第三招:防住“吸血鬼”——-综合防病(保叶保障)
水稻后期的“吸血鬼”主要是纹枯病、稻曲病和稻飞虱。它们专门危害功能叶和茎秆,破坏养分运输通道。
防治策略:
· 预防为主:在破口前和齐穗期这两个关键点,即使没看到病斑,也要喷药预防。可用苯甲·丙环唑(如爱苗)等高效低毒药剂,既能防病,又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 虫害兼治:加入吡蚜酮等杀虫剂,一并防治稻飞虱,防止其传播病毒和消耗植株养分。
口诀: “破口齐穗两遍药,病虫双防保丰收”。
稻农朋友们,水稻产量的最后冲刺就在后期这一个月。记住这三招十二字诀:“喷金肥、巧管水、防病虫”。
只要我们像照顾孩子一样,细心呵护水稻的叶片和根系,让它们“吃好喝好、身强体壮”,它就一定会用沉甸甸、金灿灿的稻穗来回报我们。每亩多打200斤,一亩地就能多赚300多块,百亩稻田就是两三万的纯利润!
今日互动: 您家水稻今年长势如何?有没有遇到空瘪粒的烦恼?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我们一起交流高产经验!
来源:婷姐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