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贵州某市发生一起婴儿误食白酒的意外事件。当事卢女士外出办事时委托婆婆照看刚满月的孙子,因老人误将厨房存放的53度白酒当作桶装水,给婴儿冲泡了约120毫升奶液。孩子饮用后出现异常红脸、嗜睡症状长达5小时,直至卢女士返家发现异常,经追问才获知真相。
近日贵州某市发生一起婴儿误食白酒的意外事件。当事卢女士外出办事时委托婆婆照看刚满月的孙子,因老人误将厨房存放的53度白酒当作桶装水,给婴儿冲泡了约120毫升奶液。孩子饮用后出现异常红脸、嗜睡症状长达5小时,直至卢女士返家发现异常,经追问才获知真相。
宝宝被紧急送往医院时已出现非正常表现,接诊医生表示微量酒精对新生儿肝脏代谢系统具有致命威胁,需全程住院观察。经血液检测和两昼夜留院监测,孩子各项指标最终恢复至安全范围。
此次涉事白酒使用标准塑料桶装,外型与家庭常用矿泉水桶高度相似。据目击者透露,老人平日帮忙带娃期间存在多项疏忽行为,包括不检查食品标签、不进行气味辨识等。
调查显示农村地区婴幼儿监护存在多重风险盲区。超60%的隔代养育家庭未接受过专业育儿培训,38%家中存放危险物品缺乏安全标识。此次事件中出现的“容器混淆”问题,此前在国内已有类似案例,但多数家庭仍未建立对应防范机制。
院方指出,婴幼儿酒精中毒早期症状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如未及时送医可能导致永久性肝肾损伤。目前该婴儿已出院,但医生建议未来三个月需定期复查肝功能。
婆婆自责称“老花眼没看清标签”,卢女士则表示今后会给家中危险品贴警示贴纸,并计划参加社区举办的婴幼儿护理培训班。
该事件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后,引发网友对农村家庭照护体系的讨论。有网友分享家中设置“儿童专属饮水区”的经验,也有观点指出应强制售卖散装白酒必须配备防误食包装。#头条创作挑战赛##头条创作游园会#
来源:倘若秋风知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