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4日,全球存储芯片大厂美光科技公布的财报,给整个行业投下了一枚“强心针”。其第四财季营收同比增长46%,毛利率预计还将大幅提升,核心原因就是存储芯片供需失衡加剧,价格持续上涨。这波涨价不是短期波动,而是供需两端共同推动的趋势,A股相关核心企业正
2025年9月24日,全球存储芯片大厂美光科技公布的财报,给整个行业投下了一枚“强心针”。其第四财季营收同比增长46%,毛利率预计还将大幅提升,核心原因就是存储芯片供需失衡加剧,价格持续上涨。这波涨价不是短期波动,而是供需两端共同推动的趋势,A股相关核心企业正迎来发展机遇,这些行业逻辑得先弄明白。
先搞清楚涨价的根本原因,不是炒作而是真的供需紧张。需求端,AI产业是最大推手,不管是数据中心的训练服务器,还是手机、汽车里的AI应用,都需要大量存储芯片。美光CEO明确提到,未来几年AI领域数万亿美元投资里,很大一部分会砸向存储。传统领域也在发力,PC、智能手机的存储容量需求都在增长,需求面全面开花。
供应端的紧张更突出,短期很难缓解。美光透露,目前DRAM库存已低于目标水平,NAND库存也在持续下降。更关键的是,新增产能没那么快跟上,建芯片洁净室不仅成本高,还需要很长时间。尤其是AI核心的HBM芯片,产能已经被客户提前锁定,2026年出货量增速会超过整体DRAM,供应紧张局面肉眼可见。
这波涨价最核心的增量来自HBM,这是存储芯片里的“高端赛道”。HBM是AI服务器的“内存心脏”,性能和能效比远超普通DRAM,现在正从HBM3E向HBM4升级,美光的HBM4产品引脚速度能超过每秒11吉比特。行业预测到2030年,HBM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美元,这个增长空间让相关企业站在了风口上。
国内市场还有个重要利好,2025年9月有消息称,长江存储母公司长存集团已完成股改,这家国内唯一的3D NAND原厂估值达1600亿元,位列全球独角兽前列。这意味着国内存储芯片国产化进程在加速,本土产业链企业能直接受益,不管是设备还是材料供应商,都能分到行业增长的红利。
了解完行业逻辑,再看A股里的核心标的,这些企业都踩在了涨价和国产替代的双重风口上。不过得明确,股票投资有风险,以下只做行业梳理,不构成投资建议,具体决策还得靠自己研究。
第一类是HBM核心受益企业,比如做存储封测的龙头。封测是HBM生产的关键环节,技术门槛高,国内这家企业已经进入国际大厂供应链,随着HBM出货量爆发,订单量会持续增加。2025年上半年其存储封测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50%,业绩增长和行业景气度直接挂钩。
第二类是长江存储产业链的设备供应商。长江存储作为国内3D NAND的核心力量,股改后大概率会加速扩产,而设备是扩产的基础。这家企业的刻蚀设备已经通过长江存储验证并批量供货,3D NAND刻蚀设备市占率在国内稳居前列,客户扩产直接带动其业绩增长。
第三类是存储芯片设计龙头,主攻DRAM领域。虽然国内DRAM技术和国际头部有差距,但这家企业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细分领域站稳了脚跟,产品性价比优势明显。随着行业涨价,其产品毛利率有望从20%左右提升至30%以上,业绩弹性很大。
第四类是存储材料核心企业,主营光刻胶等关键材料。存储芯片制造对光刻胶要求极高,以前主要依赖进口,这家企业的ArF光刻胶已经实现对国内存储大厂的批量供货,打破了国外垄断。随着国产化率提升,其营收增速有望保持在40%以上。
第五类是存储模组龙头企业,直接对接下游终端。这家企业为PC、手机厂商提供存储模组,还布局了AI服务器存储业务,能直接享受芯片涨价带来的产品溢价。同时它和长江存储等本土原厂合作紧密,在国产替代浪潮中能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判断这些企业的成长潜力,有三个关键指标要盯紧。首先是毛利率,美光已经明确毛利率会环比提升580个基点,国内企业如果能同步提价,毛利率改善会直接反映在业绩上。其次是订单量,尤其是HBM、3D NAND相关的订单增速,这决定了未来1-2年的增长动能。最后是研发投入,存储芯片技术迭代快,只有持续研发才能守住市场份额。
普通投资者想把握机会,得避开三个误区。第一个是“跟风追高”,看到股价涨了就盲目买入,忽略了企业基本面是否支撑。第二个是“只看概念不看业绩”,有些企业只是沾边存储芯片,实际业务占比很低,很难真正受益。第三个是“忽视风险”,半导体行业周期性强,一旦供需关系逆转,股价波动会很大。
还有个实用的跟踪方法,就是看行业数据。每月的DRAM、NAND价格指数能反映涨价趋势,美光、三星等国际大厂的财报和指引能判断行业景气度时长,国内原厂的扩产进度则关系到国产化红利的释放节奏。把这些数据串起来看,就能对行业趋势有更清晰的判断。
从政策面看,存储芯片作为半导体产业的核心环节,一直是政策支持的重点。2025年各地对半导体企业的研发补贴、税收优惠政策都在延续,部分城市还为存储芯片产业链企业提供了专项融资支持。政策红利叠加市场需求,构成了行业发展的双重保障。
这波存储芯片涨价潮,本质上是技术升级和国产替代的共振结果。AI推动的需求爆发是长期趋势,而国内企业在技术上的突破让国产替代从口号变成现实。长江存储的估值提升,HBM企业进入国际供应链,都说明国内存储产业已经具备了和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
不过也要清醒认识到,国际竞争依然激烈。美光、三星等大厂在HBM4等新技术上已经布局,国内企业还需要在研发上持续发力。但从行业发展规律看,每一次技术迭代和价格周期,都是后发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这也是国内存储芯片企业的核心成长逻辑。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纠结“10倍空间”这种夸张说法,不如聚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有独家技术,还是能稳定供应国内大厂,或是在细分领域有垄断地位,这些才是企业能持续受益于行业红利的关键。投资的核心是找到能穿越周期的优质企业,而不是追逐短期概念。
现在整个存储芯片行业的景气度已经明确,从上游材料、设备,到中游制造、封测,再到下游模组,全产业链都在受益。A股这5类核心企业,只是产业链中的代表,随着行业持续升温,可能还会有更多企业脱颖而出。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有关注存储芯片行业的动态吗?身边有投资相关板块的朋友吗?你觉得这波涨价潮能持续多久,国产存储企业能抓住这次机会实现突破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也可以说说你跟踪的行业指标,让更多人能理性看待这个赛道的投资机会。
来源:慧慧会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