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座玻璃幕墙包裹的摩天大楼里,有个账户最近成了整个华人商界的焦点。账户的主人叫宗馥莉,42岁,娃哈哈集团的接班人。9月26日下午,香港高等法院的一纸判决书,让这个神秘账户再次成为舆论漩涡的中心。
香港中环,汇丰银行大厦。
这座玻璃幕墙包裹的摩天大楼里,有个账户最近成了整个华人商界的焦点。账户的主人叫宗馥莉,42岁,娃哈哈集团的接班人。9月26日下午,香港高等法院的一纸判决书,让这个神秘账户再次成为舆论漩涡的中心。
法院驳回了宗馥莉的上诉申请。她想解冻账户的计划泡汤了。
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在这场涉及1300亿家族财富的争夺战里,每一个细节都藏着刀光剑影。
今年2月,宗庆后去世。这位白手起家的饮料大王,留下了一个估值超过1300亿的商业帝国。
按理说,独生女宗馥莉继承父业,顺理成章。工商登记也显示,她已经拿到了娃哈哈集团29.4%的股权。但偏偏,宗家的几位亲戚不干了。
原告是三个人: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听这名字就知道,都是宗家人。他们把宗馥莉告上了法庭,理由很简单——遗产分配有问题。
最诡异的是,他们选择了两个战场:杭州的中级法院和香港的高等法院。
为啥要在香港动手?因为宗馥莉在香港汇丰银行有个账户,里面的钱……具体多少没人知道,但肯定不是小数目。8月1日,香港法院下令冻结了这个账户,理由是“等杭州那边的官司有结果再说”。
最让人琢磨不透的,是法院要求宗馥莉披露账户信息这件事。
按照最初的判决,宗馥莉必须交代清楚:账户里有多少钱?钱都去哪儿了?特别是今年2月2日之后(注意这个日期,正好是宗庆后去世前后),有没有把钱转给第三方?
这个要求有多狠?等于是让宗馥莉把底牌全部亮出来。
但9月26日的最新判决里,出现了一个微妙的转折。法官同意“暂时搁置披露令”,理由是宗馥莉还要继续上诉。翻译成人话就是:你可以先不说,但这事儿没完。
看到这儿,懂行的人都明白,这场仗才刚刚开始。宗馥莉赢了一个回合,但整盘棋还远没到收官的时候。
就在香港法院判决的同时,网上突然流传出一份内部文件。
文件标题很正常:《关于开展2026销售年度经销商沟通工作的通知》。但内容却让人大跌眼镜——娃哈哈要改名了,新名字叫“娃小宗”。
这是什么操作?
有人说,这是宗馥莉在为最坏的结果做准备。毕竟“娃哈哈”这个商标的归属,现在也是一团乱麻。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先把新品牌立起来。
但问题是,消费者买账吗?
“娃哈哈”这三个字,在中国人心里是有分量的。多少80后90后,是喝着AD钙奶、营养快线长大的。突然告诉他们,以后要喝“娃小宗”,这心理落差可不是一般的大。
更要命的是,文件里还特别提到:“耐心倾听经销商的反馈和顾虑,充分尊重经销商的最终决定。”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明显——连内部都没有把握。
回到这场家族纠纷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字:钱。
宗庆后生前的财富,保守估计超过1300亿。这还不包括娃哈哈品牌的无形资产。面对这么大一块蛋糕,有人眼红是正常的。
但让人唏嘘的是,宗庆后生前一直是个低调的人。开一辆十几万的车,穿着朴素,每年的花销据说不超过5万块。谁能想到,这样一个节俭了一辈子的老人,身后却引发了如此激烈的争夺。
宗馥莉的处境更是尴尬。作为独生女,她本该是当仁不让的接班人。但现在,她不仅要应付亲戚们的诉讼,还要稳住经销商,管理好上万名员工,更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住娃哈哈的地位。
内忧外患,四个字概括了她现在的处境。
有业内人士透露,娃哈哈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在元气森林、农夫山泉的夹击下,这个曾经的饮料巨头正在失去年轻消费者。如果再加上家族争斗的消耗,后果不堪设想。
这场官司打到现在,表面上看是宗馥莉暂时保住了香港账户的秘密。但仔细想想,真的有赢家吗?
对宗馥莉来说,即便最终赢了官司,娃哈哈的元气也会大伤。家族争斗的阴影,会像幽灵一样长期笼罩在企业上空。
对那三位原告来说,就算分到了一部分财产,但撕破脸皮的代价是什么?宗家的名声,恐怕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最可惜的是娃哈哈这个品牌。它曾经代表着中国民营企业的骄傲,是无数人的童年记忆。但现在,它可能要改名“娃小宗”,这个略显滑稽的名字背后,是一个商业帝国的无奈。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宗庆后生前说过的一句话:“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更多时间陪女儿。”
如果他泉下有知,看到今天这一幕,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家族企业的传承,从来都是世界级难题。在巨额财富面前,亲情变得脆弱,人性展露无遗。宗馥莉的1300亿保卫战才刚刚开始,但这场战争,注定没有真正的赢家。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那个属于娃哈哈的黄金时代,恐怕真的要结束了。
来源:财经保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