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四川的县域发展版图中,绵竹市正以创新者的姿态,投身于健康四川高质量发展试验县的建设浪潮。绵竹市深挖自身特色,以全域协同为路径,全方位、多维度推进健康建设,不仅在健康服务、生态打造等方面成果斐然,更将城市的文化底蕴、产业优势融入其中,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健康发展
2025健康四川高质量发展试验县建设进行时⑯
在四川的县域发展版图中,绵竹市正以创新者的姿态,投身于健康四川高质量发展试验县的建设浪潮。绵竹市深挖自身特色,以全域协同为路径,全方位、多维度推进健康建设,不仅在健康服务、生态打造等方面成果斐然,更将城市的文化底蕴、产业优势融入其中,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健康发展之路。
筑牢根基,健康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绵竹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健康治理体系,党政一把手挂帅健康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将健康建设嵌入市委、市政府政策考核体系,形成从上到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2024—2025年,医疗卫生财政投入超8.63亿元,为健康服务提供坚实资金保障。同时,总投资18.13亿元的8大卫生健康项目稳步推进,市人民医院第二住院楼、中医医院新院区等拔地而起,大幅提升医疗硬件水平。
在人居环境改善上,绵竹完成167个老旧小区改造,重塑7条道路风貌,打造6个健康口袋公园,让市民步行15分钟就能享受健康休闲空间。交通建设同样可圈可点,德绵城际公交开通、5条“断头路”打通、105公里农村公路修缮,城乡交通愈发便捷。生态环境持续向好,4个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300天,射水河荣获“国家级幸福河湖”称号,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先进集体、乡村振兴省级先进县,为健康生活筑牢生态根基。
升级服务,全方位守护市民健康
绵竹构建起“三甲医院领航+县域次中心支撑+基层卫生院兜底”的三级医疗网络,1家三甲综合医院、1家三乙中医医院引领发展,4个县域医疗次中心打造农村“30分钟就医圈”,让优质医疗资源覆盖城乡。深化“华西—绵竹”医联体合作,19个华西专科联盟、5个省级甲级重点专科注入强劲动力,在国家最新公布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结果中,绵竹市人民医院获评B++等级,跻身全国前20%-35%行列。18家医疗机构传染病直报率100%,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接入远程会诊系统,完成34万余次远程诊断,使基层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级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
公共卫生服务同样实现全域覆盖。“自助健康小屋”遍布城市,构建“15分钟健康服务圈”,慢性病管理贯穿市、镇、村三级。近三年超6000万元中医药专项投入,建成“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城乡居民中医药知晓率、满意率双超90%。妇幼健康得到全周期守护,连续5年孕产妇“零死亡”,2024年婴儿死亡率降至1.6‰;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全覆盖,1788名失能老人享受免费上门服务,14家老年助餐点建成,全力保障“一老一小”健康。
融合发展,健康产业与文化共兴
绵竹立足“医、药、养、健、游”融合,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近2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生机勃勃,玫瑰谷1.2万亩大马士革玫瑰年产值超3000万元,广济镇3500亩道地中药材基地年创收650万元。总投资6亿元的高新区绿色生物科技城加速建设,润格生物、金瑞基业等企业纷纷入驻,金瑞基业抗肿瘤药项目投产后年销售额预计达15亿元,为健康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健康文化传播上,绵竹创新“健康+文化”科普模式,将《健康素养66条》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绵竹年画相结合,制作年画版科普作品、《爱卫顺口溜》等MV,在广场、校园、机关广泛传播。成功建成健康主题公园、健康一条街、健康学校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城市人均体育场地达3.8平方米,超过42.9%的人群经常锻炼,居民健康素养从2018年的15.15%跃升至2024年的34.41%,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绵竹市以全域协同创新为笔,在健康四川高质量发展试验县建设中绘就精彩篇章。从夯实健康根基、升级健康服务到构建健康生态,绵竹将城市特色融入每一个发展环节,为县域健康发展贡献宝贵经验,也让“健康绵竹”成为市民幸福生活的鲜明底色,助力健康四川稳步前行 。
来源:四川卫生健康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