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0日,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培养——北科同学荟交流会(第三期)在北京科学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科学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北京青少年科学基金会、北京科学教育馆协会联合主办,面向北京中学生英才计划学员、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
2025年9月20日,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培养——北科同学荟交流会(第三期)在北京科学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科学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北京青少年科学基金会、北京科学教育馆协会联合主办,面向北京中学生英才计划学员、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学员开展。活动以“接力·成长·共创”为主题,邀请往届学员分享科研经历、心路历程与成长感悟,帮助新学员收获知识、启发思想、积累经验,助力他们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成为更好的自己。本期活动邀请两位来自英才计划的优秀学员,以圆桌对话形式与现场学员展开深度交流。
任天骄:以机遇为梯,赴科研之约
任天骄同学以“机遇”二字为主线,分享了她从参与英才计划到走向全国性科研平台的成长轨迹。她深感“英才计划”为她的科研之路搭建了坚实的桥梁。她动情地表示:“如果没有英才计划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我的研究可能只会停留在一次报告。”回顾这段经历时,她说道:“我最想感谢的是英才计划为我打开的机遇之门。”她鼓励在场的同学们敢于去抓住机会,以机遇为梯,赴科研之约。
潘天屹:以数学建模叩开科研之门
潘天屹同学以“数学之美,英才启航”为题,回顾了自己从初中阶段接触数学建模,到入选英才计划、屡获国家级奖项的科研历程。他多次在北京市及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斩获一等奖并入选2022年英才计划,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韩德仁教授团队的指导下,深入研究了共享单车调度、智能停车路径优化等实际问题。他提到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路走来,最大的感受依然是“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无论是初次接触数模,还是反复钻研优化问题,正是因为心中有热爱,才能在遇到难题时保持耐心、持续探索,并鼓励同学们扎实学习、勇于尝试。
圆桌对话:共话科研乐趣与平衡之道
本次交流会特别采用圆桌座谈的形式,两位优秀学员与同学们共同交流,展开轻松而热烈的讨论。交流议题从“科研中有趣的发现”延伸到“如何平衡科研与学业”“科研对学业的影响”,期间同学们踊跃提问,两位优秀学员耐心予以解答。潘天屹认为,科研与学业并不冲突,反而能相互促进;任天骄则从时间管理角度给出建议,强调“分清轻重缓急,效率自然提升”。
本期“北科同学荟”在温馨而充满启发的氛围中落下帷幕。两位嘉宾的真诚分享,不仅为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与热情。未来“北科同学荟”将继续秉持“接力·成长·共创”的理念,为更多青少年搭建交流平台,助力他们在科研道路上勇敢探索、持续成长,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科学素养的新时代后备人才。
弘扬科学家精神
播撒科学的种子
让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
来源:光明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