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过,在进入新中国的前夜,中央接收中南海的时候却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因为中南海饱经沧桑,各处早已破败不堪,甚至连居住都很困难,那么我们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还在旧中国时代具有屈辱象征的东郊民巷走了一趟。
此举果然取得了极好的效果,不仅让全国人民振奋,也震撼了世界列强。所有人都知道,旧中国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一个崭新的中国即将到来。
不过,在进入新中国的前夜,中央接收中南海的时候却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因为中南海饱经沧桑,各处早已破败不堪,甚至连居住都很困难,那么我们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时间回到1949年2月,当时解放军已经进城,齐燕铭等十几名民主人士也从西柏坡赶到北平。刚一落地,齐燕铭等人就接到了周总理的指示,要求他们把中南海和北京饭店接收下来。
接到命令后,齐燕铭就犯了难,北京饭店好处理,可中南海情况有些复杂。原因很简单,当时的北平刚刚解放,新旧政权交替很不稳定,很有可能发生意外。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上级的安排下,夏杰和陈群海到中南海办理交接手续,当时军管小组的同志就语重心长的对他们说:你们是中央机关入驻中南海的第1人,责任重大。先初步摸一下中南海的情况,院子里情况复杂,晚上注意安全。
夏杰等人牢记教训,到了夜里也一直保持着警惕。夜间中南海一片漆黑,丰泽园附近的古树和古建楼阁在阴影中隐隐绰绰,好似洪水猛兽,很是慑人。
突然一个黑影穿过,陈群海立刻拿枪追了上去,黑影慌慌张张的逃跑,很快就翻出了不远处的围墙。虽然没能追到贼,但这一变故令人再也无法入睡。
还好,在追捕的过程中夏杰误入一屋,里面居然还找到了一本毛泽东论辩证法,一下子让漫长的夜有了新的乐趣。到了白天,夏杰等人开始探索中南海,结果却是令人叹息。
作为明清两朝皇宫的一部分,众人满眼望去,却尽是破败不堪。当经过春藕斋的时候,只见建筑恢宏大气,可因年久失修,漆彩斑驳,早已褪去了当年的富丽。
还有纯一斋,原本也是一处好建筑,但也是年久失修,以至于在施工的过程中,李维汉出来上厕所时,还不慎落入井中摔坏了腿。
而素有园中之园美誉的静谷,看起来也是山石古木相依相偎,亭台楼阁俯仰遥迓,当年乾隆皇帝还为此题联曰:“月地云阶,别向华林开静境;屏山镜水,时从芳径探幽踪。”可如此妙地,如今院内散落的房宅也是大多破损陈旧。
等到了最华贵漂亮的建筑居仁堂时,这里虽然相较周围卓尔不群,内部陈设也是非常漂亮。但是这里原是傅作义总部所在地,如今和平解放,只见这里停放着几辆军用卡车,很多起义的国民党军官正在忙乱的搬东西,好一片混乱。
再往前走,又发现几排平房,房顶上架满各种天线,这里仍然有傅作义部队的军政人员在工作。总之,此时的中南海,有毛贼觊觎,人员混杂,建筑也是杂草丛生,破旧不堪,想要入住,必须要做一系列的准备。
在勘察完中南海后,夏杰等人立即将情报上报给了齐燕铭。上级很快采取了措施,不仅派人将闲散人员基本清出,安排中央公安纵队警卫一师一团正式驻防中南海,还成立了中南海办事处,准备对中南海进行整顿。
根据当时的记载,中南海办事处任务繁重,大体上有两个方面的工作需要进行。一个自然是中南海房屋的修缮问题,另一个则是对中南海进行清淤处理。
房屋修缮是由周子健负责。经过勘探得知,园内的古建筑比夏杰等人汇报的还要糟糕,原先的国民党在此办公时,他们只用不修,修缮的工程量很大。
周子健立刻布置任务,清查中南海内所有房产的位置、面积和家具设备,制定修复计划,联系修缮单位。
另外他还联系有关部门勘察修复中南海的电路、道路、地下水并安装电话。据统计,到年底的时候,一共修缮房屋2000余间,工程量不可谓不大。
至于对中南海的清淤,那也是一项大工程。经过仔细勘察后得知,当时的中南海杂草丛生,污泥堆积,垃圾遍地,蚊虫满天飞。
当时北平正在流行大脑炎,这种病又恰好是通过蚊子传播,如果不对中南海进行全面的清理,根本无法住人。
在得知了齐燕铭的汇报后,彭真当场拍板,让负责驻防的北平纠察总队张明河带着部队把中南海和北海进行全面的清理和排雷。
在接到命令后,张明河二话不说就带着部队干了起来,期间华北军区也派人来帮忙,派出了一支卡车队和几百名士兵。
不过,虽然人多力量大,但中南海上百年都没有清理过了,池水又黑又臭,战士们依旧干得很辛苦,用了足足三个月才将池中淤泥清出。
根据统计,部队一共清理出淤泥16万立方,而且在清淤的过程中,战士们还挖出了好些东西。
挖到水中的鱼自然不用说,另外还有不少子弹,手榴弹,甚至还有枪。好家伙,看着这些深埋地底的武器,很多战士都从中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感。
不过感叹归感叹,当战士们将中南海清理干净后,这里又恢复了昔日的光彩。
只见在中南海的池水中,晚霞映衬,碧波荡漾,园中草木茂盛,俨然又是一派皇家御苑的模样。不管过去如何,如今已经是新的中南海了。
在做完这一切以后,1949年6月,毛主席和党中央搬进了中南海。和这些被修复的建筑和中南海一样,中国的历史也翻开了新的篇章。
来源:夏目历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