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智创未来,上海5000多名工匠人才给出数智答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20:03 1

摘要:每一滴水珠,都蕴含着奔腾的力量。每一个梦想,都融汇于伟大的时代。9月23日至9月26日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举行回首过去的4天,总有一些瞬间令人难忘。是一件件出彩的大会展品,是一次次精彩的交流发言,是一场场华彩的技艺展示,这些闪光瞬间的

每一滴水珠,都蕴含着奔腾的力量。

每一个梦想,都融汇于伟大的时代。

9月23日至9月26日

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

暨大国工匠论坛

在重庆举行

回首过去的4天,

总有一些瞬间令人难忘。

是一件件出彩的大会展品,

是一次次精彩的交流发言,

是一场场华彩的技艺展示,

这些闪光瞬间的背后,

是群星荟萃的工匠群体。

千工易寻,一匠难求。

工匠人才为何如此珍贵?

对于上海这座超特大城市而言,

工匠又意味着什么?

答案就藏在

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

暨大国工匠论坛中——

让我们跟随一组数据,

走近这些闪亮的名字,

看上海工匠,

何以智创未来!

从10年工匠人才阶梯式培育

看智创未来的土壤根基

从2015年

上海启动“十年千人”上海工匠培育计划,

至今共培育选树了大国工匠20位,

长三角大工匠30位,

上海工匠888位,

区局(产业)工匠4767位。

从58件展品

看智创未来的“数智密码”

王曙群、谢邦鹏、庄秋峰、

姚启明、周平红等大国工匠

带来的展品亮相全总展区。

在上海展区,

53件展品呈现

传统产业焕新蝶变、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未来产业孕育生长,

这些展品中,

蕴藏着未来的“数智密码”。

上海工匠陈伟发明的低频抖动抑制技术,

使机器人运行平稳,

工作效率提升30%,

被誉为机器人“帕金森”专科“医生”。

长三角大工匠朱佳敏团队研发的高温超导带材,

应用于全球首个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

其设施内部温度可以达到1亿℃。

全国劳模、上海工匠吴文巍

研发的“智云供水”系统,

惠及高寒地区广大群众。

从选育有擂台、展示有舞台、转化有平台

看智创未来的创新爆发力

在大会创新成果路演环节,

来自上海的大国工匠金国平

讲述了炼钢从“炉火”到“数字”的转型,

一项创新成果的应用

带来每年节约电耗超1200万度,

年创效625万元的成绩。

全国“五小”创新成果完成人陆健

以“小发明”撬动“大价值”,

他的“小改造”提高电厂安全防控水平,

守住了园区69家用户的供能“生命线”。

……

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

32项

上海职工优秀创新成果

158项

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

“十四五”期间选拔2600项

上海市合理化建议和

先进操作法征集命名活动

“十四五”期间推荐4283项

上海职工“五小”创新活动

征集、命名、奖励、展示、转化

上海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

探索“训赛证用创”模式

这些成果,

被转化为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由本市搭建的职工创新成果

转化交易平台转化1698项,

成交30.72亿。

从为未来育万千匠才

看智创未来的工匠引领力

在大会举办的巾帼论坛上,

上海工匠刘霞作为巾帼工匠代表上台分享,

为了确保焊接转子的误差在1mm以内,

她和团队历经近十年的时间,

焊接了上百副的试验件,

展现了工匠人才孜孜以求的创新精神,

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目前全市共有

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7个,

上海市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1090个,

区局(产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8563个。

这份坚守的信念,

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年轻人。

本届大会设置了“工匠面对面”活动,

10场活动中,

谢邦鹏、魏钧、王伟、秦毅、干文华、

姚启明、徐珺、杨戌雷等8名大国工匠登台,

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

在一次次提问与回答中,

“工匠精神”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

全市拥有全国总工会重点支持的工匠学院4家,

上海工匠学院联盟1个,

上海工匠学院1家,

区局(产业)工匠学院33家,

1000多名各级工匠担任学院兼职教师,

为广大匠人通往“匠星”铺设了一条成长之路!

从“我行 我们行”的助企行

看智创未来的工匠服务力

在大会举办的

“匠心助企 向新同行”上海分论坛上

一组成绩足够亮眼:

“劳模工匠助企行”在上海试点实施2年来,

共组织劳模工匠7131人次,

帮助企业解决问题6699个,

助力职工提升技能14.75万人次。

未来3年,

市总工会将聚焦企业和职工需求,

每年组织1000人次以上劳模工匠

服务超1000家企业,

帮助解决逾1000个技术难题,

帮助超过万名职工提升技能水平。

在本次大会期间,

大国工匠王曙群在一场活动中

与其他省市工匠交流创新成果时曾表达,

多点开花固然好,

在某个领域专精亦有作为,

点明了工匠保持专注力的重要性。

上海工匠,

何以智创未来,

答案也藏于工匠们的“1”中,

他们对待事业的从一而终,

他们钻研技术的一心一意,

他们每个人身上,

都有独一无二的精神特质。

是他们无数个闪亮的“1”,

实现了许许多多创新领域“0”的突破。

闪亮的上海工匠创新人才,

引领我们共创闪亮的未来!

劳动报记者张锐杰/文

劳动报记者展翔/摄影

本期编辑:茅轶婧

来源:申工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