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唐春艳: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使者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19:37 1

摘要:“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让他们从小就懂得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这是市第二小学英语教师唐春艳的心声,更是她21年如一日坚守讲台、践行使

“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让他们从小就懂得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这是市第二小学英语教师唐春艳的心声,更是她21年如一日坚守讲台、践行使命的真实写照。

唐春艳

(图片来源 克拉玛依市第二小学微信公众号)

唐春艳自踏上教育岗位起,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使命去践行。她深刻认识到,教育是传授知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精神层面“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在她的课堂中,中华民族一家亲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可触可感的生活实践和情感认同。

唐春艳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创造性地将“四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她系统设计教学内容:一讲祖国悠久历史,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根脉绵长;二讲祖国壮丽山河与丰富物产,唤起学生对共同家园的热爱;三讲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认同;四讲各民族英雄模范和爱国故事,树立团结奋进的榜样。

她善于运用地方实例和互动教学,把宏大的国家叙事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故事。比如,她带领学生了解克拉玛依这座石油之城的发展史,理解多民族建设者共同奋斗的历程;她组织学生诵读民族团结经典、排演情景剧,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脉络。

2024年11月,唐春艳主动请缨,赴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开展送教帮扶。尽管面临环境陌生、资源有限等困难,她仍以饱满的热情,将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带进当地课堂。她不仅上示范课,还组织教研交流、开展专题讲座,与当地教师共同探讨教学难题,分享德育心得。几个月后,许多老师反馈:“唐老师带来的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视野和信念。”

今年5月,在新疆“国培计划”的“一对一”精准帮扶项目中,唐春艳再度承担示范课任务。她以一堂《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与实践》,为全疆教师代表展示了如何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小学课堂。她运用多媒体技术、小组合作学习、情景再现等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参与,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这一课程案例也被多地教研单位借鉴推广,为提升基层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了实践范例。

除了在教学上精益求精,唐春艳更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长期关爱特殊学生群体。她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大家访”,走进学生家庭,尤其关注离异家庭、留守儿童和经济困难学生。她耐心倾听家长的需求,更以实际行动给予支持:为孩子准备生日礼物;组织班级成立互助小组;在传统节日举办文化体验活动……她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不少学生在她细致入微的关怀中重拾信心,许多家庭也因她的努力而对学校建立了更深的信任。

唐春艳常说:“教师的一个小小善举,可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教育的温度”,什么是“党员的担当”。21年来,她始终默默耕耘,不计得失,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引领。

正如她所说,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而她正是用真心换真心、以使命育未来的教育使者。她不仅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爱我中华的种子,更以实际行动推动着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共同进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着未来的希望。

唐春艳,这位来自市第二小学的普通教师,正以她不普通的坚持与热爱,书写着一线教育工作者最美的篇章。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敖清

来源:克拉玛依零距离

相关推荐